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清代龙纹特征与鉴别(清代各时期龙纹特征)

清代龙纹特征与鉴别(清代各时期龙纹特征)

更新时间:2024-04-09 22:27:42

清代龙纹特征与鉴别

清朝的龙纹整体特征比较秀美,端庄,龙身曲度大,龙头的龙发增多,长披发或者多簇短发。龙的睫毛形态多样,不少被画成倒竹叶形,龙身依然雄壮,但是更显得平和,没有明朝龙纹的那种威压霸气,龙爪与明朝龙爪截然不同,第一趾和其他四个龙趾距离较大,特别是第一个和第二个,呈直线型,趾尖比明朝短,非常尖锐,看起来特别有力道。

康熙时,龙的下颚普遍比上颚要长,颚边有肉刺,舌下垂而舌尖上卷,鬃发分束向后,龙额博山状,呻情凶猛,纤发毕现,俗称“老龙”。鼻子也没有明朝的那么翘了,比较平整(夔龙纹和羽翼龙除外)。龙身多为鱼鳞片纹,并且腹部多有明显的环节纹,形似蛇腹,饱满充盈。龙须大多数向两侧伸展,长且翻转。

乾隆时期,龙的神态变得和善,少了神圣不可侵犯之感,多见于凤合画,意为龙凤呈祥,多二龙抢珠纹,并且大部分的龙纹都呈现程式化的特点。

嘉庆以后,龙纹大量出现于瓷器上,大大世俗化,龙身变得稍细,没有三代的那种生动,富有神采之感。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