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年,骆宾王(约619~687)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
骆宾王,浙江义乌人,“初唐四杰”之一。以“讨武曌檄”而名扬天下,其中“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等名句广为流传。史料记载:公元687年,讨武兵败后,骆“失踪”,不知去向。
687年,骆宾王(约619~687)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
骆宾王,浙江义乌人,“初唐四杰”之一。以“讨武曌檄”而名扬天下,其中“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等名句广为流传。史料记载:公元687年,讨武兵败后,骆“失踪”,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