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启六年(1626)创基。
崇祯四年(1631)建第2层,十三年(1640)建第3层,清康熙元年(1662)建第4、5层,康熙五十六年(1717)方续建第6、7两层,历时91年始合尖。乾隆四十年(1775),改砖刹为瓷刹。
塔为七层八面,楼阁式。砖石结构,以桐油石灰为粘合物。塔体里外都施白垩。塔高45.5米,每两层间有腰檐与平台,腰檐面为斜坡溜水,下部作锯齿迭涩和仿木椽头。平台面敷石板,下部作锯齿迭涩,第l、2层间与2、3层间的平台下无迭涩,只作斜面,石板下置龙纹瓦当和凤纹滴水。
明天启六年(1626)创基。
崇祯四年(1631)建第2层,十三年(1640)建第3层,清康熙元年(1662)建第4、5层,康熙五十六年(1717)方续建第6、7两层,历时91年始合尖。乾隆四十年(1775),改砖刹为瓷刹。
塔为七层八面,楼阁式。砖石结构,以桐油石灰为粘合物。塔体里外都施白垩。塔高45.5米,每两层间有腰檐与平台,腰檐面为斜坡溜水,下部作锯齿迭涩和仿木椽头。平台面敷石板,下部作锯齿迭涩,第l、2层间与2、3层间的平台下无迭涩,只作斜面,石板下置龙纹瓦当和凤纹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