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我国是禁止近亲通婚的,包括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婚姻法也都是禁止的,因为近亲结婚不利于优生,而且后代存在某种缺陷的概率非常高,据统计,近亲结婚的后代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的后代高出150倍!

对于近亲结婚后代基因有缺陷的研究也就近百年时间,中国是1950年有明文规定,而西方要早一些,通常认为大约在19世纪禁止近期结婚的。
虽然这是有国家明文规定的时间,但实际上在我国古代其实早就已经出现了这个规定,追溯起来可能要到春秋末年,大约2400年。
在古代,如果有人违反此禁令,就会被称作“乱伦”,也被叫做“鸟兽行”或者“禽兽行”,在古代那种传统观念里这已经算是非常严重的行为了。

在《左传》里是这么说的“男女同姓,其生不番”,意思是同族的男女结婚,生育的后代不能繁衍。古代的“同姓”是指同族内有血缘关系的人。这跟我们现代医学上所说的近亲结婚容易生下有身体缺陷的孩子差不多的意思,可见,2000年前的古人那个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近亲结婚的危害了,真的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了。
《左氏》里还说“美先尽矣,则相生疾”,这是当时春秋时期子产跟晋平公说的,意思是(同族结婚)感情是会美好和睦,但是会相继生下来带有残疾的孩子。

所以说,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已经意识到了近亲结婚的不良后果了,虽然说那个时候的科学不可能像今天这发达,我们无法想象古人是怎么知道的,也许是在生产生活中发现的规律也不得而知。我们能确定的是,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经知道近亲不能结婚了。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果您喜欢今天的内容可以分享给您的好朋友,大家一起长知识;如果您对今天的内容有任何想,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哦!
赞
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