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海子诗歌多义性

海子诗歌多义性

更新时间:2023-09-17 13:01:45

海子诗歌多义性

与那些风云一时旋即被遗忘的诗人相比,海子是幸运的,他没有速荣的显赫,可也没有速朽的悲哀。海子生前饱尝寂寞,处于生活和艺术的边缘,作品仅艰难地发表50首,死后却声誉日隆,不但诗集接连出版,诗界频繁纪念,而且被推举成20世纪为数不多的中国诗歌大师之一,①甚至有人提议将他每年的祭日定为中国诗歌节。

海子这复杂的际遇逆转无法不令人产生疑惑,是像有人所说率先自杀成就了海子?是海子被遮蔽的诗歌世界真的包孕着神奇的魅力光束?是受众的审美机制出了问题?还是几者兼而有之?我以为海子的确因以身殉诗赢得过许多熟悉或陌生的目光,但他诗歌史地位的升高和他的死亡没有必然联系。他的诗歌创作由于恪守伟大诗歌那种“一次性写作”原则和“甚至超出审美与创造之上”的理想,②常瞩目反可认知性反经验性的神话和审美境界,而少顾及读者的阅读;所以短期内难以获得更多的青睐。但随着时间距离的拉开,人们逐渐发现海子重要得愈来愈无法忽视,他的死亡和诗歌文本不但已成为逝去历史的象征符号、中国现代诗死亡或再生的临界点,而且预示并规定了未来诗坛从执着于政治情结向本体建设的发展向度和走势,任何先锋诗研究绕过他都得不到人们的首肯。这一切理应成为我们进入海子诗歌世界的逻辑起点。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