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表人材
一个人长成什么样是父母给的。18岁之前不要挑剔自己的长相,不要对美有固定的标准。别用第一印象去论定别人,但别人却用第一印象来论断你。不管父母生我什么样,我要让别人很乐意跟我交朋友。'要使自己从内心来改变外貌'。
02:二套西装
跟别人配合是成功的基础之一。随和一点,人生别太自我设限,给自己更大的弹性空间。让别人对我们有好的印象。
03:三杯酒量
做任何事都要适可而止;做任何事都有要适量且量力而行。从人际交往中了解别人的个性。
04:四圈麻将(现代社交活动)
一个人要培养一些适当的社交活动,但不要变成嗜好,赢的要装作没赢,让对方输得有面子,输了装作没输,增加互动的乐趣。常做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交活动,娱乐自己,又可以增广人脉。
05:五方交游
一个人不要故步自封,多结交各种行业的朋友。一个人想要成功,则须建立广阔的人脉,多和异业交流,增广见闻。
06:六出祈山
诸葛亮为灭魏国六次出师,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屈不挠,经得起打击。做人不须常常承认失败或是认输,而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力求改进与补救。因比较重要,只要努力,尽力的曾仕强作品谁的命运谁做主去做,至于结果是如何,则不需太计较。经不起风吹草动,流言中伤的友谊不是真友谊。
07:七术打马
拍马屁的哲学,让别人不易察觉则可尽力去拍,人人皆看得出则不可为之。术--是一种技巧,要合情合理的情况下,常常赞美别人,常利用向人讨教的机会达到赞美别人的目的。一个人要能够常常欣赏别人的长处,赞美别人。
08:八口吹牛
适当的出风头,多为自己营造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英雄不提当年勇,别老吹同样的牛,否则反遭人贻笑。不会赞美别人的人,则别人也不愿意听你吹牛。先看得起别人,然后才看得起自己,先把人做好,然后才把事情做好。
09:九分努力
把事情做好是最基本的条件,做人是做给别人看,做事是做给自己看。一个人努力不努力,只有自己知道,别人是不知道的。做人不以成败论英雄,做事则'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好好做人,是为了好好做事。
10:十分忍耐
心上一把刀,体会忍耐的真义,忍人所不能忍,才是能成功的人。将忍耐培养成习惯。别人让你难堪,则需要先检讨自己。
曾仕强这10个关于中国人取得成功的要素,简洁易懂,却又内含深意,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根本出发,悟透了中国人的民族习性,成为我们迈向成功所首席匪浅的垫脚石。
一、洞识力
洞识力的具体表现,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一个人理清自己的观念,了解自己的性格,调整自己的习惯,培养自己的兴趣,以及判断自己的能力,无非想得到清楚的头脑,以便正确地建立自己的理想。成功的人,一定有自己的理想,说起来理想就是对自己的使命感,使自己坚毅不拔地朝向目标去努力。
二、归纳力
有了理想,就要确立自己的目标。现代人最好采用归纳法来建立目标,首先深入探索自己各方面的需求,获得清楚的认识,才会产生“一定要努力满足自己这些需求”的意识。能够达成的目标,需要强烈的自愿达成意愿。所以目标的订立,采用归纳法,把自己的需求归纳成为自己的目标,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所以培养自己的归纳力,使自己能够明确地归纳出自己的行动目标,明白自己可能成功到什么地步,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说起来便是自己具有充分的信心。
三、包容力
人也和宇宙一样,是一个大系统。其中有人有物,需要精神涵养,也需要物质供应,才能够内外兼顾,而获得真实的幸福。中国人求全,其实是“兼顾各方面”,求得“整全的追步”。不要专心致力于此,忽视了彼。因为彼此对人生来说,乃是同等重要的。各方面合理发展才叫做成功。
四、组织力
现代社会,单打独斗式的成功机会,已经大幅减低。一切都讲求组织,透过群策群力的合作方式,才能够获得成功。成功的第一种本事,就是组织。把所有能够运用的资源,都动起来,发挥有效的力量,才能顺利而有效地达成目标。
五、分析力
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人都需要不断的琢磨,才能够获得成功。然而,怎样琢磨呢?这就需要分析,不但要知己、知人,而且要知境、知机,以充分掌握有利的情势,达到成功的境地。所以,分析力是成功的关键。分析、分析、再分析;研究、研究、再研究。只要心存公诚、努力不懈、成功之门终会为我们而打开。
六、感应力
天时、地利、人和,实际上都是“自己和天、地、人的感应”,亦即互动的结果。人人都具有相当的感应力,可以有效地和天、地、人取得某种程度的互动。良好感应,来自“诚”、“信”和“行”。诚的表现分内外,内为德,外为业。信”,即对自己的成功具有信心。有了信心,具备诚意,这时最要紧的,便是“力行”。否则一再拖延,耽误了大好时光,无法如愿以偿。
七、调节力
理想和实际,经常有一些距离。我们所拟订的成功计划,执行时不免发现事实上有行不通的地方。如果坚持原来的想法,丝毫不愿意改变,有时就会窒碍难行。中国人非常重视“凡事豫则立”,讲求事先周详的盘算。凡事一定要先有周密的计划,才不致仓皇失措。但是由于随时可能出现的变数,所以必须随时调整,到时候看实际情况而改变。这样才能克服困难,达到预期的成果。调节的功夫,正是寻找平衡点的保证。功夫愈高,平衡点找得愈快速、愈合理。理想与实际,凭不断的调节而获得平衡。顺天意调节,大吉大利。逆天意调节,往往自召其祸。人要成功,必须顺着自然法则而调节,千万不要逆天,以免自取败亡。
八、补救力
补救力包含三大要件,分别为“反省”、“知过”与“悔改”。三者连贯起来,构成知过必改的补救力,成为成功的良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人不必害怕犯错,只要知过必改,不再重覆同样的过错,就具备成功的条件。从这个角度看来,多做才好。如果再进一步,做错了赶快设法补救,做到“善补过”,那就更有保障,必然成功了。
九、实践力
知易行难的心理障碍,使得中国人普遍怕“行”。知道很多成功的法则,却迟迟不去实行,充其量只能获得想像中的成功,无法得到真实的结果。我们所知道的成功要领,到底有没有效果,必须切身去实行,才能印证。成功是长期努力实践、有恒奋斗的结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那么,如何实践?思考中的行动,叫做策略;真正的动作,才是策略行动。策略加上策略行动,使自己的想法获得具体的成果,这就是成功的历程。
十、忍耐力
成功的因素,百分之九十九属于性情态度。包括爱、欢愉、乐观、信仰、坚定、镇静、信心、勇气、想像力、主动、容忍、诚实、谦让、热心和坚忍。这一些要素,以坚忍篇成功的最大保障。因为成功者无不由于勇往直前,不怕失败,不颓丧,不甘心让眼前的挫折影响长期的目标。为了超越艰难的挑战,必须坚毅进取,十分忍耐。忍耐是一种美德,也是成功的最大保障。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有耐性。虽然事与愿违,也要坚强忍耐,愈挫愈勇,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洞识力、归纳力、包容力、组织力、分析力、感应力、调节力、补救力、实践力、忍耐力,这些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随着每个人的经历和体验,慢慢领悟、慢慢加深,逐渐具备,这也是一个通向成功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