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中所述内容。两句话应该是颠倒的,原文是:至乐莫若读书,至善莫如教子。用圣贤的智慧、先哲的风范来熏习我们的子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成长茁壮是指日可待的。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可谓应有尽有。虽然这世间并不是唯有读书高,但是书读得多,自然可以言谈时不露怯;聊天时有话题,读书如果读进去浸在其中自然会有无数乐趣,那种乐趣是不爱读书之人体会不到的。这可以说是前半句对读书的解释。 后半句则是说教子的。书中所讲的那些内容和道理其实也就是父母、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的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基本礼仪规范,而感到陌生的是,这些道理,虽然经常有他们的教导,但有些,我们真正做到了的却还真的差之甚远! 这是一本很好的传统道德的书籍。这两句话不要直译,直译就没多大意思了,关键是在书本里边。
古代教子诗有很多,下面这一首就是:教子诗宋 余良弼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幸有明窗并净几,何劳凿壁与编蒲。功成欲自殊头角,记取韩公训阿符。这首诗教育孩子要珍惜时间,大好年华正好读书,珍惜现在可以读书的条件,好好努力。还有一首著名的教育孩子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宋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