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论证论点的方法(中心论点有论证方法吗)

论证论点的方法(中心论点有论证方法吗)

更新时间:2025-01-07 23:37:55

论证论点的方法

论证论点是通过提供证据、事实、数据、例子和逻辑推理来支持一个观点或论断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常用方法来论证论点:

1. 事实和数据:提供相关事实和数据来支持你的论点。这可以包括统计数据、研究结果或历史事件。确保你所引用的数据和事实来源可靠且准确。

2. 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推理来解释你的观点是如何得出的。这可以包括演绎推理(从一般原则推导出特定结论)和归纳推理(从特定事例推导出一般原则)。

3. 比较和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观点或情况,可以突显你的论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比较和对比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观点。

4. 举例说明:提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你的论点。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观点,并使他们更容易接受你的论证。

5. 引用权威观点:引用权威人士、专家或知名人士的观点来支持你的论点。这可以增加你论点的可信度,同时也能为你的论证提供额外的支持。

6. 驳斥反对意见:提出并反驳与你的论点相反的观点。这可以展示你已经充分考虑了不同的观点,并证明了你的论点是最有说服力的。

7. 结构清晰:确保你的论证结构清晰,逻辑严谨。通过使用段落、标题和小标题等工具,使你的论证容易阅读和理解。

8. 避免逻辑谬误:在论证论点时,避免使用错误的推理方法,如偷换概念、滑坡谬误、个人攻击等。确保你的论证基于合理的逻辑和证据。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你可以更有效地论证你的论点,从而提高你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选言证法”、“分解法”、“例证法”、“类比法”和“喻证法”。

论述一:引证法

引证法,又称“直接演绎法”,它是引用一些已为人们认同的真实判断,运用演绎推理形式从论据直接确立论题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论证方法。

引证法是论证中最常用的方法。

例如,“马克思主义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而马克思主义本身不是实践,而仅仅是实践的产物;所以,马克思主义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简单的论证运用的是第二格AEE式三段论,虽然论据只有两句话,但逻辑性很强,因为三段论是必然性推理,而论据的真实性也是无可怀疑的。

引证法的一般模式是:

提示:上式中a,b等是作为论据的判断;“>”表示由这些论据可以逻辑地推出p。

除了“三段论”外,引证法经常运用的推理形式还有“假言推理”等。

权威的言论常常是人们引用的论据。对权威要做具体分析,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科学、学术上的权威,由于有丰富经验和真知灼见,他们的言论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一种观点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是因为它是权威说过的。因此,对任何权威都不能盲从,权威也会犯错误,尤其是在他们不熟悉的领域。

论述二:反证法

反证法是通过证明与论题相矛盾的论断为假,然后根据排中律确定论题为真的论证方法。

例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因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如果我们丢掉这面旗帜,实际上就是根本否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被实践充分证明了的正确路线,就是要放弃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绝对不会同意的”。

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设立反论题——要证明一个论题“p”为真,就先假定一个与“p”相矛盾的判断“非p”为真。

第二步:归谬推演——从反论题出发,加上其它明显为真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明显虚假的结论“q”来(如果非p,那么q)。

第三步:证明反论题为假——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由“q”为假,可以必然推出“非p”为假。

第四步:证明论题为真——根据排中律,“p”和“非p”不可同假,“非p”为假,“p”就必然为真。

上述步骤的基本模式是:

从思维过程分析,反证法总要有上述四个步骤,但在反证法的语言表达中,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些过程。

例如,上例就省略了第三、第四步的语言表达。

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间接论证方法。

论述三:归谬法

归谬法是一种常用的反驳方法。

这种方法由被反驳的判断(对方的论题或论据)合乎逻辑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从而揭露它的虚假性。

例如,“逆境有利出人才”的命题,不但经不住事实(历史的和现实的)检验,而且也经不住逻辑的推敲。试想,如果“逆境有利出人才”的命题能够成立,那么我们为了造就更多更好的人才,就应该为青少年去创造“逆境”了,如此推演下去,“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不都反而不利出人才了吗?真是荒谬之极!

归谬法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要证明一个论题“p”为假,就先假定“p”为真。

第二步:从“p”出发,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明显虚假的结论“q”。

第三步: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由“q”为假,必然推出“p”为假。

上述步骤的基本模式是:

归谬法所使用的主要推理形式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这是它与反证法相同之处。它们的不同之处是:反证法的目的是确立“p”为真,而归谬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p”为假;反证法在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得出“非p假”的结论后,还要根据排中律推断“p”为真(尽管在语言表达中这一步可以省略),而归谬法在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得出“p假”的结论时,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在语言中,归谬反驳的过程可以省略为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例如,“如果这辈子杀什么下辈子就变什么,那么这辈子杀人下辈子就会变成人了”;“如果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么社会上存在的杀人、强奸、抢劫、贪污腐败等等行为不都变成了合理行为吗?”;“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人性本来就是恶的,那么纳粹屠杀大批犹太人的行为,日本法西斯制造的南京大屠杀就都是符合人性的了”,这些语句实际上都是归谬反驳。

归谬法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叫做“导出矛盾法”,即从被反驳的论题合乎逻辑地推出逻辑矛盾来。

例如,古希腊学者克拉底鲁曾鼓吹:“对任何事物所作的肯定或否定都是假的”,这等于说“世界上一切判断都是假的”。对此亚里士多德等人曾给以有力的批驳:如果我们承认“世界上一切判断都是假的”,那么,“世界上一切判断都是假的”这个判断本身就是真的(因为它符合“事实”);如果我们承认“世界上一切判断都是假的”,那么,“世界上一切判断都是假的”这个判断也是假的(根据三段论推理);这个判断不可能既是真的,又是假的;所以,我们不能承认世界上一切判断都是假的。

“导出矛盾法”的基本模式是:

“导出矛盾法”运用的推理形式叫做“归谬式推理”。

归谬反驳是一种逻辑力量非常强而语言表达又非常简洁的反驳方法,在驳论性文章和辩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论述四:选言证法

选言证法,又叫“排除法”或“淘汰法”,这是一种通过否定与论题相关的其它几种判断,从而确定论题为真的论证方法。

例如,想要确定“甲是杀人犯”这个论题为真,可以这样来论证:已知甲、乙、丙三人中必有一人是杀人犯(即“杀人犯或者是甲,或者是乙,或者是丙”或“杀人犯要么是甲,要么是乙,要么是丙”);经公安机关调查,已排除乙和丙是杀人犯的嫌疑;所以,甲是杀人犯。

由于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中否定肯定式都是有效式,所以作为选言证法中的论据的选言判断可以是相容的选言判断,也可以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

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中,这个选言判断常常因为不言自明而被省略。

选言证法也是常用的间接论证方法,它的基本模式是:

论述五:分解法

分解法是将所要论证的论题分解成若干分论题,然后分别加以论证,从而使论题得到证明的方法。

将总论题分为若干分论题有三种常用的方法:“分情况证明”、“分方面证明”和“分类证明”。

分情况证明,就是先穷尽地列举与总论题相关的各种情况,再分别证明在每一种情况下论题都能成立。

例如,本书在证明三段论的导出规则“从两个特称的前提不能得出结论”时,用的就是分情况证明法:如果两个前提都是特称肯定判断,则...;如果一个前提为特称肯定判断,另一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如果两前提都是特称否定判断,则...;总之,若两个前提都为特称判断,则...。

分情况证明的一般模式是:

很明显,这里运用的推理形式是假言选言推理(多难推理)。

分方面证明,就是将论题所涉及的主体分解为若干方面,分别证明每一方面都有某属性,而这些属性的总和可以说明总论题成立。

例如,要证明一部文学作品是一部优秀作品,我们可以先证明它在思想内容上是进步的、深刻的;再证明它在艺术形式上是成熟的、创新的;由这两方面的属性可以推出这部作品是一部优秀作品。

分方面证明的一般模式是:

提示:公式中的q1,q2,q3都是分论题;这些分论题的总和,构成论题的充分条件。

这里所运用的推理形式是联言推理的合成式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在实际语言表达中,公式中的联言判断和假言判断都可以省略。

分类证明,就是将论题所涉及的一类事物分成若干小类,分别证明每个小类都具有某属性,从而使“整个大类都具有某属性”的论题得到证明。

例如,要证明“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就将三角形分成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个小类,然后分别证明“直角三角形三内角之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三内角之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三内角之和是180度”,由于三角形只有这三类,因此论题得到确立。

分类证明的模式如下:

这里运用的推理形式是完全归纳推理。

如果S类的分子数有限,也可以对它的每个分子具有某属性逐一加以证明,所使用的推理形式也是完全归纳推理。

论述六:例证法

例证法就是引用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例使论题得证的方法。

例如,“假说在各种科学的发展中都起着带头、突破、创新的作用。例如,在物理学中,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圆满地解释了黑体辐射,从而引起了整个物理学的深刻革命;卢瑟福在汤姆逊关于原子结构的西瓜模型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三岔路口,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假说,因而促进了原子物理学发展的新飞跃;此外,天体物理中宇宙大爆炸的假说,地球科学中的大陆漂移说、板块结构说等等,都表明了假说的提出预示着科学的新突破,而这种突破的完成,则必将给现有科学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这是关于“假说”一章中的一段话,它引用了光量子假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假说等具体例子,来证明“假说在各种科学的发展中都起着带头、突破、创新的作用”这一论题。

例证法的一般模式是:

例证法使用的推理形式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中的简单枚举法或典型归纳法。

由于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性推理,所以例证法不能独立用来证明科学原理,但它可以用于一般主张的论证。

例证法能使论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支持的强度取决于例子的多少和是否具有典型性。

例证法虽然不能使全称的论题得到证明,却能够使特称的论题得到证明。

如果根据实例得到特称的结论,这时所使用的推理形式就是第三格的三段论,而不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例如,“美国有的总统出身于平民家庭,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有林肯、里根等”,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证明,它的推理形式就是省略了小前提(林肯、里根是美国总统)的第三格三段论。

其论证模式如下:

由于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所以对于一个特称判断的论题来说,例证法可以使论题得到确证。

论述七:类比法

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来证明论题,就叫做类比法。

类比法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比方”,它常被用来作为说服人的手段。

例如,以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保持经济繁荣为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如果台湾与大陆统一后和香港一样实行“一国两制”,那么,也可以保持经济的繁荣。

类比法的一般模式是:

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所以,类比推理不能独立完成证明科学定律或学术论点的任务,但它可以作为演绎证明的补充。

类比推理更多用于对一般主张的论证。

论述八:喻证法

喻证法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也就是用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

例如,“毛泽东说:何以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呢?那就有孙行者对付铁扇公主为例。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柳宗元曾经描写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进贵州去了,贵州的小老虎见了很有些害怕,但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或日本驴子的。目前我们须得变一变,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该例为了论证实行精兵简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解除一些人对缩小自己机构能否对付敌人庞大机构的疑虑,用了孙行者和铁扇公主、小老虎和黔驴两个故事作比喻,以孙行者变成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制服铁扇公主和小老虎最后吃掉大驴子的道理,让人们接受“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的观点。

喻证法最大的优点是以浅喻深,即通过比喻,使一些本来抽象、深奥的道理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从而使人易于接受。

正确运用喻证法的关键在于合理取譬,即选择喻体。

取譬的一般要求是恰当、通俗、生动。

常用的取譬方法有以下几种:一,以寓意深刻的寓言、神话故事为喻体;二,以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为喻体;三,以虚拟假设的事物作喻体。

喻证法的一般模式是:

比喻论证不是必然性论证,因此不能独立应用于对科学定律或学术论点的论证。

喻证法常常作为一种辅助的论证方法与演绎论证、归纳论证结合运用,但在某些特殊的文体(如,杂文)中,它有时也作为主要论证方法单独运用。

不管是作为辅助论证方法还是作为主要论证方法,只要取譬恰当,设喻巧妙,都能取得以浅喻深、寓理于形的效果,这是其它论证方法无法代替的。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