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的来历(亡秦必楚说的是现在哪里)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的来历(亡秦必楚说的是现在哪里)

更新时间:2025-02-04 21:37:30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的来历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一句历史悠久的名言,其产生于反抗秦朝统一的秦朝时代。这句名言最早可见于西汉时期的历史文献,由史学家司马迁在其著作《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

这句名言的背景与楚国大将武安君项燕的悲壮事迹密切相关。公元前223年,楚国大将武安君项燕在蕲县因兵败于秦国,面临绝境的他选择了自杀成仁。在他临终前,他曾振臂高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他对楚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秦国的深深仇恨。

另一种说法是,这句名言出自秦末楚南公,范增在项氏起兵反秦、召开薛城会议时转述给项梁听。据称,当时楚怀王客死秦国,楚人怜之至今,因此楚南公预言即使楚国仅剩下三个氏族,也必将灭亡秦国,以报仇雪恨。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个预言最早是由西汉时期的策士陆贾提出的。他在为刘邦分析天下大势时提出这个预言,坚信即使楚国只剩下了三户人家,但只要这三户人家还存在,就一定能够灭亡秦朝。

无论这句名言的出处如何,其都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决心和信念,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预测。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成语”三户亡秦”的典故出处。这句产生于反抗秦朝统一的秦朝时代名言,出自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意为即使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也能灭掉秦国。比喻即使弱小,团结一致也能成功。它代表了一种情绪化的坚定信念。楚王族姓芈,本支为熊氏,另分为昭(昭阳)、屈(屈原)、景(景差)三氏(三户)。并非后世所指的只是几户人家,几个人。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