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指的是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对典籍的一种分类法。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十类。如“四书五经”、《六经》、《十三书》、《白虎通》等。
“史”是历史典籍,指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十五类。如《史书》、《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子”是指春秋战国以来的诸子之学,即诸子百家及佛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十四类。如《荀子》、《老子》、《庄子》、《论衡》等。
“集”是指古代诗文词赋的著作,即收录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总集、选集、别集。如《乐府诗集》、《古诗集》、《全唐诗》、《古文观止》等。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典文献集成,由清朝官员乾隆年间编纂。全书共3000卷,分为四库,即心部、术部、典章部、制度部。心部指道德、哲学;术部指诗词、文赋;典章部指法律法规;制度部指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等。
《四库全书》收集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文献,包括经典、小说、诗歌、散文、笔记等,内容极为丰富。该书也是中国古典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