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和永乐大典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价值。九鼎是中国古代的礼器,代表着权力和统治,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而永乐大典是明朝官修的百科全书,收录了大量的知识和文化,对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影响。
两者的价值难以比较,九鼎代表着权力与统治,永乐大典代表着知识与文化,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珍品。
首先得了解这两件国宝:
其一: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典籍,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知名度,其价值根本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永乐大典》在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的时候吗,大量丢失,在战争过程中《永乐大典》损毁300余册,现今《永乐大典》分散在世界各地,中国大陆珍藏有161册,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40余册,英国有51册,德国存有5册,台湾有62册,日本也有收集。如此瑰宝竟分散世界各地,令人痛心。
其二:九鼎
九鼎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预示着国家统一昌盛,九鼎相传是夏王大禹而铸,是夏朝、商朝和周朝政权的象征。
关于九鼎的去向,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可知在周朝灭亡之后,九鼎就消失不见了,下落至今仍然是个谜。
总而言之:国宝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