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冰箱>

最不能放冰箱的三种食物(三种食物不能放在冰箱里)

最不能放冰箱的三种食物(三种食物不能放在冰箱里)

更新时间:2022-03-08 17:34:28

“我平时很喜欢吃点咸鱼腊肉,但最近听人说,经常吃咸鱼会增加患癌风险,那我还能不能吃咸鱼呢?”

又临近年关,很多农村家庭都有过年屯点咸鱼腊肉过冬的习惯,前不久回老家,遇到邻居李大妈,她指着家里一堆咸鱼腊肉忧心忡忡地说,这几天刷新闻看到一个湖南老乡经常吃自己腌制的咸鱼,后来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居然查出了鼻咽癌,还是晚期!

这可把李阿姨吓坏了,谁都不想得癌症啊,所以她很想弄明白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经常吃咸鱼真的会致癌吗?今天小李就来跟大家细细说说这个问题!

1、经常吃自家腌制的咸鱼,王大姐被查出了鼻咽癌

湖南的王大姐今年刚好48岁,她一直生活在农村,做点小生意,王大姐人很勤快,平时很少买菜,几乎都是吃的自家种的菜,鱼跟肉家里也没缺过,她尤其喜欢吃自己做的咸鱼、腊肉。

可以说,家里的咸鱼腊肉很多,一年四季几乎都没断过,反正吃完了就做,吃不完就放冰箱。

但是今年夏天的时候,一向小毛病都很少的王大姐,突然感觉身体并不是很舒服,视力变得模糊,还有面部麻木、鼻塞、耳鸣等症状。一开始大姐跟家里人都没当回事,直到各种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开始出现了鼻子莫名其妙反复出血的情况,王大姐才感觉不对劲了,去了县城的医院。

医生听王大姐说明了情况以后,也询问了以前的病历,就安排了好几个检查,拿到结果那一刻,王大姐整个人都蒙了:鼻咽癌晚期。医生仔细询问了她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后,认为问题就出在饮食上——平日太爱吃咸鱼了。

王大姐实在不敢相信自己遇到的一切!虽然平时自己几乎每天都会吃上一些咸鱼,但那都是自己亲手腌制的,只是加了很多盐,并没有加什么添加剂,跟其他人相比,她的口味确实重了点,但也不至于患上癌症啊?

其实,本身吃新鲜的鱼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咸鱼是放了大量盐腌制的,在腌制的过程中,会分解出较多的胺类化合物,而不少胺类化合物是有致癌作用的,尤其是芳香胺,如萘胺、联苯胺等。

而且腌制的鱼在脱水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含氮化合物,我们日常吃的许多水果蔬菜当中也会含有亚硝酸盐,本来只要不过量摄入,对人体的影响就不大,咸鱼当中的亚硝酸盐也会随尿液排出。

但是,当亚硝酸盐在人体内遇上胺类化合物,就很可能会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亚硝胺。而这种物质,是被证实具有致癌性的。而且,咸鱼在腌制和蒸煮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叫“N-亚硝基化合物”的物质,也有致癌性。

2、吃咸鱼真的会致癌吗?真相如何?

前面已经说过了,吃咸鱼确实会增加人体患癌的风险,但在这当中有个很重要的问题,也就是必须达到一定的量,王大姐常年四季大量吃咸鱼,所以才会诱发癌症,如果像大多数人一样,冬季或者平日偶尔吃一两次,那么身体是可以负担的,也能够及时把那些伤害身体的物质排出去。

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吃咸鱼和鼻咽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而且年龄越小,食用量越大、频率越高,患鼻咽癌的风险也会越大。

这一结果在多项研究当中都有证实,科学家对老鼠的动物实验证明,刚出生的小老鼠,如果连续长期为他注射低剂量亚硝酸盐,过去大概一个月时间,小鼠就会患癌症,而没注射的小鼠,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另外,在我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地区进行的病例对照实验当中,也证实了腌制鱼与鼻咽癌发生风险剂量之间的关系,不吃腌制鱼与偶尔吃腌制鱼、经常吃腌制鱼的人相比,不吃腌制鱼人群的鼻咽癌的发病风险是最低的,反之就越高。

所以说,腌制鱼,也就是咸鱼是有致癌风险的。

世卫组织根据不同的情况,将咸鱼列为了第一类致癌物,也就是明确对人类有致癌性,对动物和人体的致癌作用的证据充分。

目前,世卫组织公布的一类致癌物包括120种,常见的有酒精、香烟、腌制食品等等。

有一类致癌物,肯定就有二类致癌物,它分为2A级致癌物,也就是很可能令人类患癌。也就是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但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2B级致癌物:可能令人类患癌,人体或动物实验致癌性证据不那么充分的。

当然,还有三类、四类致癌物,致癌性较前面2级又有下降,这里就不再细说。

不论哪一等级的致癌物,包括咸鱼,都不能抛开剂量跟连续性,致癌物等级划分,更多的是强调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而并不是说哪一种危害程度更重。

3、除了咸鱼,还有3种常见食物也有致癌风险

除了咸鱼以外,生活中还有一些常见食物也是需要尽量少吃的,因为一旦超过人体能负荷的值,很可能会导致“量变变质变”,从而引发癌症。

第一,熏肉、腊肠等加工肉类

目前市面上的加工肉类种类是比较多的,大点的超市都有,但包括熏肉、腊肉跟咸鱼一样,制作过程使用了大量的盐,同时还加入了添加剂。

这些加工肉类,同样也属于一类致癌物,与咱们国家常见的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等癌症的发生是有很大关联的,所以建议朋友们尽量少吃。

第二,太烫的食物

经常能听到老人对我们说,“趁热吃”,这句带有关心的话,本身并没有错,但从健康的角度,咱们并不提倡吃过烫的食物,只要进入口中的食物温度达到65℃以上,就极有可能伤害食管粘膜,久而久之,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

所以在平日自己吃饭或者聚餐的时候,特别是吃火锅、烧烤等现煮现烤食物的时候,最好等食物放凉一点再吃。当然,咱们并不建议平日多吃火锅或烧烤,反复烹调或烧烤的食物,本身营养遭到破坏,也不太利于健康。

第三,发霉的食物

虽然很多人都会否定吃发霉食物,但这里我们所说的发霉食物,并不是说食物整体都发霉了,也包括食物的一部分发霉了,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往往舍不得丢掉家里烂了一小块的水果,发霉的大米、黄豆,或者是有哈喇味的坚果。

虽然这些食物看上去只坏了一部分,但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其实很可能已经被细菌和致癌物污染了,有了黄曲霉素,这种致癌物质,一旦在体内积累多了,那么就极有可能诱发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