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冰箱>

美的冰箱190升大吗(美的190升冰箱长宽高)

美的冰箱190升大吗(美的190升冰箱长宽高)

更新时间:2022-03-07 02:41:10

在中国,冰雪运动的潜力终于开始释放。

过去,受限于气候条件,冰雪运动在中国一直只属于小众,直到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2022年冬季奥运会主办权,与之相伴的还有中国政府的公开承诺:让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根据今年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这一承诺已经在2021年10月兑现。

短短几年间,冰雪运动逐渐走进广大的南方和东部地区,其中包括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几个城市群。截至2020年,中国已经有36座室内滑雪场,超过全球的1/3;2020年,冰雪旅游客源排名前10的城市中,有8个在南方。

△点击上图,或点击文章顶部图片,购买本期杂志。

如果简单概括,很容易把冰雪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描绘成一种典型叙事:重大事件、政策利好、行业腾飞。而《第一财经》杂志想要把这一叙事的颗粒度变得细一点,展现政策推动之外的市场力量。

在本期封面故事的4篇报道中,你将看到一个地产公司如何把冰雪世界变成南方城市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一个创业公司如何把滑雪变成和日常健身一样的生活方式;一个极具消费力的群体如何带火冰球这样一个小众运动;以及,在一个成熟市场,冰雪运动可以怎样与其他商业模式结合。

新路线

——融创带雪南下

开业于2019年6月的广州融创雪世界,占地7.5万平方米,其中雪区面积达5.57万平方米,是排在哈尔滨融创雪世界之后、全球第二大室内滑雪场。

这家融创雪世界的顾客,来自广佛本地的消费者占到6成,其次是来自深圳、东莞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消费者,占比接近30%,剩余的10%则来自湖南、湖北、江西等周边省份。

即便是2020年深受疫情影响,至2021年年底,开业两年半的广州融创雪世界累计客流突破190万人次,平均单日客流超过2500人——这与中国最著名的室外滑雪场亚布力周末的滑雪人数峰值数字相当。2021年国庆假期,这个室内滑雪场创下了单日接待量突破7500人的纪录。这些数据都显示出“南方人”对于滑雪运动的消费热情。

融创文旅计划在全国布局35个室内滑雪项目,其最大的客群就是“南方人”。

这篇报道会介绍融创文旅集团的冰雪项目的发展历程、全面南下的具体策略、建设与运营室内滑雪场的难度,以及未来的规划。

购买新刊即可读到本文。

新消费

——南方人,像去健身房一样去滑雪

模拟滑雪机(亦称“雪毯”)起源于欧洲,最初用于专业滑雪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台配置了滑雪板的跑步机,只不过尺寸更大,滑行面积最小也有30平方米,大的甚至超过60平方米。通常模拟滑雪机前还会有等宽的镜面装置,以便滑行者纠正姿态。

在过去的三四年里,上海陆续涌现100多台这样的“白色大型跑步机”。在深圳、武汉、宁波等南方城市的大型商场里,也有越来越多的雪毯转动起来。

在上海,这股热潮一大半是由SNOW51带动起来的。这个2018年成立的城市滑雪空间品牌目前在上海开出了16家门店,并进驻了北京、宁波、深圳等城市。

在商场里做滑雪有哪些门道?怎么把培训课和“生活方式”卖出去?作为目前南方扩张较快的一个滑雪空间品牌,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我们探讨如何在南方做滑雪生意的一个切口。

购买新刊即可读到本文。

新生意

——火热的冰球

冰球是冬季运动中的“皇冠”。冬季奥运会的赛程表上,男子冰球决赛总被安排在最后一个比赛日上演,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不例外。

出于升学目的而兴起的冰球热,为这项运动在中国积累起了一批极具消费力的受众群体。冰球,在部分家庭眼里正成为体育领域的新“奥数”。

购买新刊即可读到本文。

思路

——滑雪生意在日本

我们的冰雪生意起步了,日本却在寻找新机会。

滑雪热潮在日本大众层面的兴起要追溯到1961年。那一年,北海道Niseko与新潟苗场这两个大型滑雪场正式开业,滑雪流行起来的要素慢慢齐备了。当年,日本滑雪人数首次突破了100万人,日本的滑雪场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代。

日本滑雪热在泡沫经济时代达到顶。泡沫经济的结束让热潮迅速消退。索道等滑雪场基础设施大约三四十年后就需要更新,新一代中坚潜在消费者却一直生活在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期,可支配收入没有父辈当年那么多,休闲娱乐选择却更多了。

现在,这些“滑雪遗产”正在承受设备老化与客流减少等多重压力。而星野——一个酒店集团却在此时发现了新机会。

购买新刊即可读到本文。

除了以上封面专题,在本期杂志中你还可以看到:

运动零售

——迪卡侬的变与不变

《第一财经》杂志曾分别在2013年和2017年报道过迪卡侬,两篇文章的标题分别叫《迪卡侬跑起来了》和《迪卡侬加速跑》,讲述的是迪卡侬当时在中国积极落地更多城市、开出更多门店的的扩张故事——全年开出五六十家新店、高峰期曾迎接过“6店同天开业”的盛况。

根据迪卡侬的一家中国供应商在其IPO招股书中披露的信息,迪卡侬在中国的门店规模一度在2019年超越了300家。2020年以来,疫情影响下,迪卡侬将更多的精力转向门店效率优化和品牌升级。至2022年1月,其官网公布的门店总量已调整至260家。迪卡侬对于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运营,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员工的从业稳定性、门店的高度“自治”以及重视体验式营销——迪卡侬正在用这些方法论应对中国市场的新变化。

购买新刊即可读到本文。

研报

——美的做选择

美的2021年做了几件大事。一是更新经营战略,将原有的四大业务重组为智能家居事业群、机电事业群、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和数字化创新业务五大板块。

另外就是在资本市场疯狂扫货。美的在2021年年初和年中共有两次股份回购计划,回购合计超过130亿元股份,达到史无前例的新高。

美的正在“调速换挡”,以迎来一个新的转型期。这篇研报会为你解析美的的转型策略。

购买新刊即可读到本文。

薪酬福利

——2021年公司人 薪酬福利报告

这一年,公司难,公司人更难。

购买新刊即可读到本文。

本期《第一财经》杂志更多内容: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达在线阅读页面)

编者的话:

中国的冰雪奇缘

○有故事:

冰雪,热!

新路线/ 融创带雪南下

新消费 / 南方人,像去健身房一样去滑雪

新生意/ 火热的冰球

新思路 / 滑雪生意在日本

○有研究:

运动零售/ 迪卡侬的变与不变

薪酬福利/ 2021年公司人薪酬福利报告

实验室/ 人工智能的“智商”已越来越高,那“情商”呢?

研报/ 美的做选择

报告/ 2021年过去,中国快消市场冷静了?

全球/ 伊丽莎白·霍姆斯的兴衰史

全球/ Discord成为 年轻人的社交中心

○有态度:

Goldwin事业部部长、品牌总负责人/ 运动品牌也在生活方式化

崔鹏/ 为什么投资者只要有70分的智商就够了

王俊煜/ 一件新事物的诞生,及其他

David Gelles / 未来应该如何办公

○有腔调:

话题 / 瓜怎么这么好吃

读书笔记 / 治疗发炎的世界 / 黄湘

看世界 / 镇江:从京口到京口 / 朱英豪

世间事 / 周五social小事件 / 富大人

十问 / 贾雷德·戴蒙德:纷争是科学正常发展过程中的现象

漫画 / “东临楼”日常——白辛苦不辛苦

△扫码直达第一财经杂志App

常点在看,更及时获取资讯 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