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饼铛>

双菱电饼铛和苏泊尔电饼铛哪个好(苏泊尔电饼铛最全型号对比)

双菱电饼铛和苏泊尔电饼铛哪个好(苏泊尔电饼铛最全型号对比)

更新时间:2022-03-30 23:23:21

许多人说台州是一座没有底蕴的城

我想他们是没有真正的了解过台州吧

▲ 台州和合公园。

丨台州,请你高调一点好吗?丨

或许,一座城市也是可以有情绪的。

比如台州。

她有自豪。这里是江南水乡,山海水城;是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

▲ 国清寺

▲ 国清寺大雄宝殿四字竖着写表明了国清寺在隋朝时期是享受皇宫待遇的高规格寺院;是皇家寺院;是皇家特权。现今除了北京皇宫的殿额都是竖写的,其他地区没有竖着写的。

她有喜悦。这里是中国制造之都,拥有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文明城市等50多个头衔。

▲ 工业区

▲ 路桥会展中心

她也可以有愤懑不平。如果别人问台州人民,台州在哪里;台州人民一般会说,在温州或者是宁波边上;很多人不知道台州在哪里,反而是仙居、温岭、玉环等地近几年名声在外;

若以后遇到有人再问你:台州在哪?请告诉他:台州在第一眼看见阳光的地方(2000年到达中国大陆的第一道曙光在2000年1月1日6时46分投射在浙江温岭石塘镇)。

▲ 温岭石塘千年曙光碑

▲ 神仙居

正所谓:先有丹邱,再有台州(丹邱寓意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如果你有机会走进台州,静下心来体会;你会发现台州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以及厚重的文化底蕴。

山海之城-台州的来源

▲ 东瓯国

先秦时期,台州在极长的一段历史中都处于蛮荒时代,远离中原文明,居住的都是“土著”瓯越民族以及被楚国打败而逃到这里的越国遗族,就算是后来秦朝统一六国,这里也是正儿八经的偏僻三不管地带。

从中原前往台州要横渡淮河、长江、钱塘江,风浪无休无止,虫蛇满地,怪兽横行。正因为连绵的山脉长期阻隔了陆上交流,因此大海航运则催生了台州乃至浙东南最早的文明——东越国(后称东瓯国)。

▲ 温岭大溪东瓯国遗址

汉武帝时,东瓯国(辖台州)被闽越王侵略,向大汉求救。汉武帝派大将带领军队从海上乘船去救。而后汉武帝为了方便统治管理把台州地域设回浦乡,乡政府就在章安(今椒北章安)。公元前85年,汉昭帝把回浦乡升级为回浦县,县政府也在章安(今温州、宁波、福建部分地区也在章安管辖范围)。至此台州地域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县级行政建制——回浦县。

▲ 网上回浦县效果效果图

魏晋南北朝,中原移民纷纷渡江南下,台州的陆路迷雾逐渐打开;当时台州陆路交通仍相当落后。有个著名的段子讲东晋诗人谢灵运(谢灵运被称作山水田园诗的鼻祖)要来台州旅游,因为找不到路,便从始宁南山(今嵊州嶀浦)到临海一路伐木开道而来;由于动静太大,临海太守还以为来了山贼。从此台州水路、陆路畅通无阻,发展迅速。

▲ 进入台州路线图,制图:傅鼎

在隋初时因为仙居蔡道人(被隋将杨素所灭)反叛抗隋,隋朝设军事镇来弹压叛乱,将县治从章安搬迁至临海;从此往后1400多年,台州的行政中心脱离海港之地的章安郡,定型在临海府,直到1994年变更到椒江(古海门)。

▲ 海门

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

在唐灭隋立国后,台州有四年未入唐版图,是由隋叛臣沈法兴(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沈法兴以诛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占据长江以南十几个郡,号梁王 )统治,唐去郡制推行单名的州制,沈法兴将原临海郡设为海州。唐灭沈法兴后才将海州改为台州,从此台州两个字是正式出现。

▲ 临海府城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康王赵构逃到江南,建立南宋,定都于临安后;金人为了彻底灭亡宋朝,派大军越过长江进攻临安;康王赵构为了保命不得不继续南逃;一直逃到章安港,在章安金鳌山上的寺庙里住了半个多月之后回到临安,才逐渐坐稳南宋江山。

因为这次经历,在南宋局势稳定后,台州的政治地位蹿到了天边,成了辅郡,地位仅次于首都临安;一些重要的科举考试也在台州设分考点,另有朱熹开文风,讲学临海、黄岩等地,台州正式被称为“小邹鲁”( 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

▲ 黄岩孔庙

而临海人谢道清(宋理宗赵昀的皇后)却将台州提升到无比的高度,因为谢道清的缘故,当时有很多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受封台州或来台州做官;后来,金人、蒙古人先后南下攻打南宋,风雨飘摇中,先后有钱象祖、谢深甫、杜范、贾似道、叶梦鼎、吴坚等7位台州人担任宰相,南宋晚期的军政重任几乎全在台州人的手中。在南宋150余年历史里,台州文教鼎盛,出了550多名进士。自此,台州的辉煌,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 灵江;(典故:问津桃源上天台,谢女咏絮灵水边;道是琼台夜月凉,清辉不露霓裳仙。寻人至,婚姻吉,财源进,鸿运来。)

▲ 灵江渔船

命运多舛的台州

三门湾的蛇蟠岛,历来是海盗盘踞之处,正所谓绍兴师爷,宁波客商,台州绿壳(海盗)。在元灭南宋之后的元朝时期,台州路(元人将台州改为台州路)遭到了严重的压迫和剥削,无以活命,只能下海走私求生。

▲ 三门蛇蟠岛,海盗藏宝洞

元朝末年,台州海盗“国精”方国珍(现路桥区洋屿村人,世代以行船海上贩盐为业;因为他的反元义举,而后民间就有民谣唱:洋屿青,出国精。)吹响抗元的号角,率部众五万,于浙东沿海七战七捷,逼得元廷招安他为太尉、江浙行省左丞相、授衢国公印、割据浙东,直至归顺朱元璋。

▲ 方国珍地盘范围

明朝立国之初,就实行海禁,采用朝贡贸易政策,只允许外商以朝贡的名义互市,一应商品也由官府作价收购。明政府以“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垄断海外贸易,同时借此显示自己的国力强盛,却也扼杀了中国最有活力的一股力量。重压之下,民间的走私屡禁不止,这些走私商人或是生活所迫,或是有志难舒,总之,这股民间力量让明政府颇为头疼。

▲ 玉环大鹿岛

“净海王”汪直违明禁而下海,武装走私,被海禁的明政府围剿后亡命日本,汪直入后倭勾引倭寇,连年攻劫明海周边地域,威震东海。他死后,浙东彻底失控,“嘉靖大倭寇”爆发,沿海失业渔民、贸易商、海盗,混合了日本浪人武士组成倭寇集团。

在明抗倭的战争中,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坐镇台州府(今临海),在城墙上修建空心敌台,发明鸳鸯阵,给部队配备火器、战舰等装备,在台州府附近的新河、花街、上峰岭、长沙等地连续九次挫败倭寇;史称“台州大捷”,亦称“台州九战九捷”。之后转战福建等地,彻底消灭倭患。

▲ 台州府

明嘉靖年间北方战事紧张,明王朝调有筑城与抗敌丰富经验的戚继光到京城,全面改造、修筑北方明长城。因此临海现存的台州府城墙亦是北方明长城的示范和模板,且得到了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史学会等机构一致肯定,台州府城墙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 台州府城墙

▲ 台州府古朝天门

大海总是喜欢冒险的人;郑芝龙,福建南安人,走私商中的枭雄。从荷兰人的翻译,到部众三万、大小船只近千艘的海上霸主,郑芝龙只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海商、海盗、官员等不同身份的转换。不过,他一生最得意的“作品”,恐怕还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郑成功。

▲ 郑成功

郑成功继承海上霸业,以东南沿海为根据地,联合台州沿海军民反抗清军,光复台州府,一路打到南京城下。后来郑成功大陆兵败,此后,围绕台州的抗清力量逐渐瓦解。

▲ 郑成功炮台

随后清廷下达残酷的迁海令,无许片帆入海,大海之上几乎再看不到台州人乘风破浪的身影。“迁界”政策一出,沿海居民又不得不背井离乡。康熙时代,台湾统一,迁海令废除,然而闭关锁国政策却是个紧箍咒,台州仍旧困如一潭死水,苦苦挣扎。

▲ 海边的渔民。摄影/车小颠

1949年,解放战争后,东南沿海的各岛屿成为国共角逐的另一战场,国民党派当年雄踞西北的胡宗南,化名为秦东昌,于1951年赴大陈岛成立江浙人民反共游击总指挥部,并以江浙总部为基础,设立浙江省政府。当时有句戏言称岛小机关多,遍地是大哥。

▲ 大陈岛

1955年,为了进一步扫清国民党残余部队,解决其对大陆东南沿海的骚扰,中共决定发起一江山岛之战,将国民党残余部队消灭干净,从此台州海域正式成为新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一江水岛

从古至今;台州这座山海水城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侧重。这从台州政治中心地的设置上能很清楚地看出来,一开始设在海边章安,便于水路和航海,重在利用海洋,完全开放的心态;后来迁到临海城关,依山筑城,以守为攻,趋于保守,海上交通地位降低。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原本是浙东南首府的港口城镇最后会被温州超越的根本原因。

▲ 紫阳街(临海)

制造之都-台州的复兴路

台州人不会放弃任何一次机遇, 20多年前,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台州敢为天下先,把股份制引入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建成了甬台温这条引领台州快速发展的大通道。

▲ 高速公路

此时,浙商身上那种务实与进取的性格,在台州人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台州人以家乡为荣,不躺在荣誉册上睡觉,放得下身段,敢想敢干。

七山一水二分田,先天的不足,使得台州人谋生就靠办企业,民营经济开始在台州大展拳脚;台州99.5%的企业是民营企业,它们的工厂遍布全球。吉利汽车、杰克控股、星星集团、飞跃集团、宝石集团、苏泊尔、双菱集团、海正药业、苏泊尔、钱江摩托、腾达建设、伟星股份、利欧股份等等等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皆出自台州,截止2019年台州已有53家境内外上市企业,居全国地级市第4位。

▲ 吉利-李书福

伴随着工业时代与城市时代的引擎,台州的海洋基因再一次苏醒,台州撤地设市,行政中心从临海城关迁到港口椒江;历史又一次选择了海洋。

▲ 三门湾跨海大桥

和合圣地,烟火人间

在漫漫的复兴路上,台州的经历,如月之盈亏,命途多舛,起伏不定;但它并不能左右台州人对于未来的向往。正如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寒山与拾得对谈所言。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国清寺三贤店(雍正皇帝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圣从此名扬天下,成为中华和合文化的象征)

在和合文化的发展中,台州既是理论创新者也是实践者。改革开放之初,台州人将苏南的集体经济与温州的个体经济和合而成了股份制经济,让台州成为中国股份制经济的发祥地;还是模式创新者——最典型的案例是吉利兼并沃尔沃,有别于欧洲企业的“吞并模式”,李书福提出“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这事实上就是一种“合和并购”的模式。

▲ 台州和合公园

翻阅台州,我们触摸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沉淀;走进台州,我们见证到经济的腾飞,发展的气魄;品读台州,我们聆听到大海的澎湃,转型的号角;畅想台州,我们感受到飞扬的激情,隽永的篇章。

正是这样一座城市,以她独有的人文精神,经济内涵,在东海岸绽放光芒,在山海间驰骋翱翔。

这就是台州,这就是你我热爱的家园。

▲ 蛇潘水道

本文由台州美食志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