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饼铛>

电饼铛插头没拔会起火吗(电饼铛的插头像烧焦了怎么办)

电饼铛插头没拔会起火吗(电饼铛的插头像烧焦了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2-03-30 13:14:42

文 | 凝妈

看到一个网友发表的感慨“你买再好再多的玩具,你孩子还是喜欢玩厨房里的刀叉勺子锅碗瓢盆”,深有同感,2岁的二宝就处于这个阶段,超级喜欢厨房的各种器具。

二宝一不留神就跑到厨房里,拉开碗柜,欣赏碗碟,还要拿出几个来仔细观察,吓得我们赶紧转移注意力,要不然,碗碟都要遭殃了。

二宝已经90多厘米,一抬手就能够到台面上摆放的器具,不管是刀子还是叉子、锅子盆子,他碰到就会拿下来,总是让人担心他会受伤。

看到铲子、勺子够不到,就会向大人寻求帮助,挑选一个最喜欢的,尤其是铲子。拿到铲子以后,还要找个锅子,里面放上几个菜叶,念念有词,铲子翻动,炒起菜来。还要拿着给我们吃,我们就配合他,假装“阿呜”一口吃掉,他就很开心。

二宝看到桌子上有生菜,居然把生菜放进妈妈的水杯里,用一个铲子在里面搅拌,然后拿着菜往妈妈嘴里塞,还说“炒好菜了,妈妈吃吧!”不管是啥都能当成他炒菜的工具,玩得还很起劲。

记得同事家的儿子也是这样,每天都到厨房里,拿出锅子往地上一放,开始各种玩、各种作。每次一玩就玩半天,嘴里嘟嘟囊囊的,还不时邀请大人品尝一下他做的“美味”。

孩子们为啥这么喜欢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呢?又有些好奇了,查询了一些资料,原来孩子这是在玩假装游戏,是有一定心理动机的。

孩子喜欢厨房的锅碗瓢盆,背后暗藏心理动机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2-7岁的孩子到了前运算阶段,儿童能使用符号来理解世界。假扮游戏出现,孩子能清楚地辨别出现实与幻想的不同。

2岁左右的孩子喜欢玩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是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他已经开始使用实物这样的符号,帮助他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或情景的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在7岁左右会逐渐消失。

父母每天要做一日三餐,孩子也要吃一日三餐,厨房的这些锅碗瓢盆每天都被频繁使用,孩子见的多了,也会感觉很神奇,为啥食物经过这些器具加工,就能变成可口的美食呢?所以对他们充满了好奇,也想像父母那样见证神奇。

当他们走进厨房的时候,父母们会担心他们的安全问题,每次看到孩子走进厨房,就会显得格外紧张,还可能会对孩子大吆小喝,孩子就会感觉特别神秘。正应了那句“越神秘的事情就越想去探索”。

2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来到了第一叛逆期,当父母禁止他们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却偏偏要看父母生气着急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需要确定和父母是不同的个体。

德国人类学家卡西尔认为, 人别于动物之根本在于符号,在于文化,人就是符号,就是文化。

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在经历和适应各种文化,逐渐由动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当孩子掌握“ 符号”时, 他们对这个能力很满意,会从中寻找快乐的源泉,体验乐趣。孩子在玩假扮游戏的时候,虚构一些场景,把一个物体的属性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想象、创造出一个新的“现实”,有很多高级心理机能都会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所以,当孩子开始玩厨房里的锅碗瓢盆的时候,说明孩子的认知能力又提高了,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孩子玩厨房的锅碗瓢盆有助于各项能力发展,家长别阻止要支持

孩子玩厨房的锅碗瓢盆,看似不可思议,还有点滑稽,但是孩子却是在发展自己的能力,每一次玩都会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在我们国家,看到孩子进厨房、玩厨房用具会有各种担心,担心孩子有危险,把厨房列入禁区。但是西方一些国家会提倡孩子走进厨房,还会开设烹饪课,带孩子一起做饭。 看过BBC的《I CAN COOK》,就是一个老师带孩子做各种食物,还会亲自到菜地里摘菜,非常生活化,孩子们也都能够融入其中。

在日本,更是推崇厨房育儿,他们允许小孩子随便出入厨房玩耍,上小学的孩子都有5、6年的厨龄,可以为一家人做晚餐。

孩子玩锅碗瓢盆的时候,首先会认识各种用具的名称、材质、颜色、形状,提高认知水平。孩子还喜欢把锅碗瓢盆扔到地上,听到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还用将几个用具相撞,感受“美妙”的音乐。孩子的听觉、视觉、触觉能力都得到发展。

孩子是在模仿大人的动作,学习体会如何做饭做菜,一边动手一边动脑,对精细动作、思维能力、创造力都是很好的提升。孩子在大人的许可下,享受玩的过程,也会喜欢上厨房器具,为以后学习简单的家务做准备。

孩子在用锅碗瓢盆炒菜做饭的时候,为了不和现实的情况混淆,他们要使假装和现实分离,假装和现实不断切换,可以提高元认知的发展,从而提高心理的可塑性,为以后的社会角色做好铺垫。

孩子一边玩一边自导自演、自言自语,在父母的配合下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孩子的语言能力、观点采择能力都得到发展,这些能力提高以后,这项自娱自乐的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再次促进认知能力发展。

孩子玩锅碗瓢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如果禁止孩子玩,就错过能力发展的好机会了。所以要给予支持,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只有这一个关键时间段,也就是2岁-7岁这几年的时间,错过也就很难再有了。

孩子玩厨房的锅碗瓢盆要注意安全

当然,孩子玩锅碗瓢盆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们要小心保护孩子。家里的电饼铛坏了,就给二宝当玩具,二宝用它来炒菜,但是又好奇地扣上盖子,结果控制不住力度,盖子啪嗒落下来,正好砸到他的手指上,指甲盖瞬间变红了,二宝哇哇大哭起来。当时特别自责,应该好好陪着他一起玩的。

为了避免孩子出现安全问题,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

刀具等锋利的用具放到高处:把菜刀、水果刀、削皮刀等各种锋利的刀具放到更高的地方、或者台面的进深处,防止孩子碰到这些刀具。孩子分不清刀具的正反面,会拿着锋利的一面用刀背去切东西,就会伤到手。孩子动作不够协调,拿刀具的时候拿不好也会伤到自己。

怕摔的物品保护好:家里的盘子、碗、锅子很多都是陶瓷的或者玻璃的,特别怕摔,孩子没轻没重,喜欢到处乱扔东西,这些器具到他手上肯定就是破碎一地了,碎渣子会伤到孩子。给孩子准备一些塑料的或者不锈钢的盘子,让他玩这类器具,就能很好地保护孩子。

不要让孩子动煤气:注意关好煤气总阀门,孩子打火的时候也不会泄露煤气。因为煤气泄露以后,气味难闻,而且遇到火源会起火,危险程度非常高。最好是跟孩子说明煤气的危险,不要让他去动旋钮。

不要让孩子带电操作:每个家庭都有很多电器,有时候电器的插头没有拔下来,孩子就会去操作,万一漏电、烫伤都非常危险。所以家里的电器也注意拔下电源,不要让孩子带电操作。

不要让孩子动热水瓶:热水瓶中装的都是沸水,孩子万一碰到热水瓶,盖子脱落,滚烫的热水落到孩子身上,就容易烫伤,孩子的皮肤娇嫩,伤害会特别严重。所以,也要把热水瓶收到很高的地方,不给孩子机会碰到。

结语

孩子喜欢玩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是心理年龄发展的必然产物,代表孩子认知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一般集中在2-7岁,错过不会再有。孩子玩锅碗瓢盆可以提高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能力等多种能力,我们要注意保护孩子这个兴趣,促进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同时,允许孩子玩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