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饭煲>

电饭煲自动组装生产线(电饭锅中层自动生产设备)

电饭煲自动组装生产线(电饭锅中层自动生产设备)

更新时间:2022-04-03 13:02:19

伊莱特每月生产电饭煲近200万台,年销售额超20亿。图为伊莱特电饭煲生产线。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近年来,伊莱特启动了信息化改革、打造智能工厂。图为伊莱特智能化生产线。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10月14日,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开幕,瑞康电器是中山参展企业之一。此时,距离瑞康电器在广交会上完成第一个出口订单已经过去了19年。如今,连续参展的瑞康电器不仅拥有了自主品牌,每年出口非洲的产品销售额达1亿元。

“出海淘金”的瑞康电器是中山家电产业集群借助广交会舞台拓展市场、升级发展的缩影。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城市,家电产业是中山产业出口的主力军。据中山海关统计,仅2021年上半年,中山市出口机电产品总值就超过750亿元,同比增长26.9%,占同期全市出口总值的七成以上。而广交会更是中山家电产业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在参加第130届广交会的中山企业中,家电、照明、五金制造领域企业最多。

受疫情影响,第130届广交会由三期改为一期,线下展缩减至约2万个。展会之外,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货运受阻以及电力供应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作为广交会“常客”的中山家电业也加快步入深刻的调整期。

●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雷海泉

出海

广交会助推“中山制造”走出去

广交会开幕前夕,忙于布展的瑞康电器董事长罗礼南又接到了来自非洲大陆的外贸新订单。与以往通过展会与经销商签单不同,这张订单是来自他远程招聘的非洲本地外贸团队。

罗礼南聘用的数十个外贸团队遍布刚果、喀麦隆、加蓬、南非等40个非洲国家。他们走街串巷为罗礼南开拓非洲市场。去年疫情期间,外贸企业普遍业绩下滑,瑞康电器却实现了销售额同比增长15%。

瑞康电器落户于中山东凤,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全自动家用稳压器、智能指纹锁、家用空气调节器等“新家电”的公司。“我们90%产品销往非洲、中东等80多个国家及地区。2020年,我们出口到非洲的产品销售额近1亿元。”罗礼南说。

早期的广交会是中山家电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关键平台和渠道。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广交会的展位“一位难求”。中山市东凤镇工科商务局局长龙炎源表示,上世纪90年代开始,力高电器、万里通、德普等多家东凤企业已陆续赴广交会参展,但彼时的中山分团展位较少,中小企业要参展,仍要委托外贸公司租赁展位。

即便在1999年,国内一批获外经贸部授予自营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首次以独立的企业身份在广交会亮出自己的品牌。直至21世纪初,大部分广交会展位资源依旧掌握在外贸公司手中。2002年,罗礼南首次赴广交会参展。在广州火车站,他租赁了半个展位摆放产品,站在旮旯角的罗礼南几乎无处落脚。

凭借广交会平台,随后几年的罗礼南不仅收获了稳固的常客,更开启了非洲市场开拓之旅。历经近20年,从适应当地生活到建立当地的朋友圈,从早期售卖稳压电源到如今售卖家用空气调节器,从自己跑业务到搭建非洲本地外贸团队,从1个国家的小订单到40个国家的大订单,罗礼南带着“中山制造”在非洲市场闯出一片天地,实现产品年均出口量增长15%。

瑞康电器是千千万万中山企业乃至广东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持续深化的缩影。而广交会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第129届广交会上,“一带一路”采购商的邀请量约占总量的50%。中山海关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山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势头良好,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系更为密切。1—8月,中山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达293.5亿元,同比增长24.1%;而广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也实现了20.9%的增长。

“数以万计的海外采购商带着订单参展,广交会依旧是中山企业扩展外贸出口销售的重要渠道。”龙炎源认为,未来的广交会不仅是企业展示形象、实力的平台,更能为企业接触全球供应商提供渠道,帮助中山企业了解行情、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

强链

培育家电产业的“链主企业”

位于中山东凤的广东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下称“伊莱特”),厂房占地30多亩。从路边望去,其貌不扬的一家工厂,每月光生产电饭煲就近200万台,年销售额超20亿元。作为广交会的老牌参展企业,伊莱特已连续多年成为全国出口量前3的智能电饭煲供应商。

在伊莱特电器智能家电制造基地,生产原料和成品的叉车来回穿梭于仓库和生产车间内。由上百个零件组成的家用电饭煲,在伊莱特生产线上组装,只需要短短17秒。

这就是近年来,伊莱特生产制造智能化的缩影。

一直以来,伊莱特副总经理李成武坚信,生产制造的智能化、信息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企业内部各个生产环节信息没有连通,导致各环节信息滞后,管理者很难及时发现问题。事后发现问题,企业的损失已无法挽回。企业外部,生产厂商和原材料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割裂,全靠经验备货和送货,经常导致产品和原料积压,仓库爆仓,造成企业损失。

近年来,伊莱特启动了信息化改革、打造智能工厂,彻底改变了生产现状。如今,坐在办公室的李成武打开手机终端,就能实时看到订单情况、生产情况。从日报、周报、月报中分析数据,管理者能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受疫情影响,近两年家电制造业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从去年的复工缺人、生产链断裂、内销爆单、出口反弹,再到今年的原材料涨价、海运缺箱、芯片紧缺、生产限电,制造业全面承压。

虽然生产智能化、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精准控制成本。但当整个小家电行业面临共性难题时,大企业依旧拥有更大的议价空间,更高的抗压能力。面对巨大的市场波动,以伊莱特为代表的中山家电制造企业也在谋求出路。

2021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山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构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生态。

“中山制造业转型升级困难,产业链的问题最突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认为,“中山制造业上下游的研发链、供应链和配套链仍需完善。要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需往产业链两端发展,让‘微笑曲线’向两端延伸,形成一条从研发到制造,再到市场推广应用的完整链条。这是一个城市产业发展,培育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的关键。”

注塑厂、冲压厂、线路板厂、压铸厂……近年来,伊莱特不断投资建设专用件厂房、建设空气炸锅等新生产线、收购兼并烤箱生产企业等优质项目,扩大产品品类及生产规模。加快产业“补链建链”,伊莱特正朝着小家电产业链“链主企业”的目标迈进。一个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小家电产业链生态或将成型,它将带动家电企业更灵活地捕捉市场需求,抵御变化莫测的市场风险。

博弈

内外市场“两条腿”走路

10月上旬,连续两个台风影响广东,中山阴雨绵绵,某家电产业园生产厂房内一番火热的生产场景。

“这两周都没有停电,必须争分夺秒抓紧生产。”毛朝辉在该工业园内经营一家家电制造企业已近20年,受限电影响,近两个月来,他不得不放缓生产节奏。最近一周,天气转凉,供电压力下降,加之当地部门加大用电保障力度,工业用电得到稳定供应,生产节奏又快了起来。但毛朝辉心里还是没有底,他坦言,今年是他入行以来感到压力最大的一年。除了用电,原材料价格和出口货运价格上涨等因素也对家电制造业带来冲击。

“不太敢接单了。”李强也是中山北部镇街的一名家电制造企业经营者,原材料价格的变化超出了李强的预料,其中玻璃上涨幅度最大,截至目前,涨价幅度已超过100%。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但成品价格却跟不上,这让他对接受新订单更谨慎。

除了面临生产端的压力,市场端也受到冲击。第三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家电零售市场零售额增速为12.3%,但同比2019年,零售额却下降10.3%。

出口市场也在承压前行。毛朝辉所在的企业外贸业务占总体业务的近四成,出口产品包括空气炸烤箱等,主要面向美国和法国等欧美国家。今年以来货柜价格上涨,最高峰时货柜价格超过2万美元/柜,且“一柜难求”,昂贵的物流成本让他的企业出口订单趋于停滞。

出口困局下,毛朝辉将目光转至国内市场,将原来的一些出口订单产品转为内销。但内销市场也不易。国内消费市场较为成熟,市场竞争激烈,转战国内市场需投入更多精力。为此,毛朝辉专门组织了团队,研究国内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同时借助各类消费平台的大数据,更精细化开拓国内市场。

“再难也要迎难而上。”面对着各种困局和新形势,毛朝辉更加坚定了求变的决心。在他看来,企业转型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和投入,但仅靠企业自身难以突围,转型需链条联动和各方协同,实现整个链条和产业群的升级。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

在全球经贸规则博弈日趋激烈背景下,疫情导致全球经贸合作壁垒持续增加,新科技革命推动新领域规则、标准不断出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依靠内外市场“两条腿”走路,将成为中山家电制造企业未来参与全球博弈的重要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