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暖器>

五十年代老式电暖器(冬天老人用随身小型电暖器)

五十年代老式电暖器(冬天老人用随身小型电暖器)

更新时间:2022-01-20 12:39:03

今天是入冬以来最冷的,有木有?

俗话说,北方的冷是物理攻击,干冷,多穿衣服就可轻松防御;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湿冷,穿再多衣服都没用,得要抗击湿冷的冬天!今天小编和你一起忆当年:苏州人是如何度过寒冬的~

一、老苏州的取暖神器

1、孵(bu)太阳

大冬天里bu太阳(晒太阳),是老苏州人最原始、最简单的取暖方法:

2、汤婆子

现在家家都有热水袋,其实老苏州更习惯用汤婆子取暖。铜制汤婆子,光滑圆润,小巧精致,冲了热水捧在手心,全身温暖。汤婆子是越重要好的,因为是铜质的,所以热水灌进去,能捂好久。不过一定要裹一层毛巾,不然很容易烫伤~

奶奶有两件御寒的“宝贝”——汤婆子,那“汤婆子”通体黄澄澄、金灿灿的,嘴小肚大,导热性能好,灌上开水,烫得不能碰。奶奶给它做了个套,用起来既保暖又不烫手,晚上睡觉前把这家伙放进被窝里,焐一焐,进被窝时,别提多享受啦。

小编说:这捧着的不是取暖器,是暖暖的童年啊!

3、浴罩

这个有印象没?小时候冬天洗澡专用,挂上去之后,就和浴室效果一样,暖和~不过现在家里都是浴霸,很少有人再用了。

铜质的火钵子如今已成收藏品,撑起浴帐在大澡盆里洗澡

过去条件有限,冬天总会觉得格外寒冷,尤其在冬日洗澡,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大概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浴帐开始逐渐流行起来,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可算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小时候爸爸、爷爷冬天会去澡堂子泡澡,但家庭中的女性依然多在家中洗澡,记得小时候冬天洗澡,是一件颇为“浩大”的工程,妈妈会早早地把煤炉拎到浴室里,一边烧水一边把浴室烘得暖暖和和的,等到几瓶热水准备好以后,再挂上浴帐,热水往大澡盆里一倒,整个浴帐都显得热气腾腾,这时候再洗澡就显得舒服了很多。

4、大澡堂

冬天最受大叔们喜爱的地方,一待一个下午

5、烫一壶酒

6、煤炉

小时候没有空调的时候,最喜欢看的就是这种渐变,一块煤球从黑到红,一家人围着煤炉子取暖。现在还烧煤炉的基本没有了。

7、盐水瓶

上等好物~私以为此物最好的使用方式就是捂脖子,枕在上面真的超级舒服,体型也超级合适的~如果家里有颈椎不好的,冬天也可以用盐水瓶多捂捂。我妈妈回忆说:那时候每到冬天,爸爸都会到医院跟医生要两个盐水瓶,灌上热水再用护袖一套,两头用皮筋扎紧,冬天有了它,再也不用担心进冷被窝了。

8、脚炉

除了暖脚,还有小伙伴表示一起还在里面煨过黄豆和蚕豆,还能放爆米花,黄豆...很好吃哦...

9、老棉鞋

大街上都是UGG,UCG,UCC ... 什么羊毛一体,其实都比不上以前的手工老棉鞋,10块钱一双,价廉物美~

记得,棉衣、棉裤、棉鞋都是奶奶操心,老人家早早地就把他们旧年的棉衣拆洗了,然后重新絮上棉花,一针一线地缝起来,袖子短了就用旧布或袜套接上一截。

一双新棉鞋也是不能少的,奶奶一有空就糊骨子、纳鞋底、做鞋面,怕他们冻着,奶奶总会把棉花絮得很厚,虽然样子有点儿土,但穿的时候很暖和。

10、老棉袄

记忆最深的还是老棉袄。

好像是刚一进入初冬,老人们就忙着做老棉袄了。一件棉袄,头年穿过了,秋后拆洗后,再重新做,就叫做“翻新”。

也有些人家,头年穿过的棉袄,不再翻新,只是到再穿时,拿出来晒一下,如此,老棉袄领、袖上的渍垢不得除去,只好明晃晃地亮着,好似故意去照亮旧年的故事。

11、羊汤

每年秋风起,大家小巷的羊肉店就开起来。冬天的晚上,冷飕飕的,去喝一碗羊汤再入睡,那是再好不过了~

没有神器,也能取暖!

找处墙根“挤油渣”

家里取暖有“火钵子”、有煤炉,但到了学校可就没这个条件了,不过对于二三十年前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自有一套“欢乐取暖法”。

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一节课下来往往已经冻得手脚冰凉而麻木,这个时候响起的下课铃声在耳中就显得如此美妙而悦耳,老师的一声“下课”话音刚落,调皮的男生已经冲出教室站在墙根底下,很快“两派”队伍就已经排列就绪,不知谁喊了一声,“两派”队伍的“人马”就倚靠在墙根下向着对方的位置挤啊、挤啊……在努力占领对方“领地”的同时如果还能“放倒”几个对手那就更欢乐了,哄闹声、欢笑声,能从一排教室的这端传到那端。这就是“挤油渣”。

男生爱“斗鸡”女生爱跳绳

在冬日的暖阳下“挤油渣”,不仅能让冰冻的手脚快速回暖,甚至还能很快热得冒汗。不过在学校“疯”得快活,回家以后蹭得一身的墙灰少不了挨上一顿臭骂或是几巴掌,如果不幸把衣服磨出了洞,一顿“板子”那是怎么也躲不了了。除了“挤油渣”,“斗鸡”也是男孩子们在冬季热衷的取暖运动,双方单腿曲起用手扶牢便开始向对方“进攻”,直到一方曲起的那只脚落地或是摔倒。

对于文静点的女孩子们来说,自然看不上“野蛮”的“挤油渣”或是“斗鸡”,她们最爱的取暖运动是跳绳或者跳橡皮筋,几个要好的女生下课前便会约好跳绳、跳皮筋的小组成员,蹦蹦跳跳之间也能收获温暖与欢乐。

二、老苏州的取暖变迁

1、手炉:

旧时民间,大户人家取暖用手炉,它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制,与脚炉相对而言。那些精致的手炉都是可以传代的,炉盖上镂空雕刻着各种图案,精致生动。有的手炉还满身刻花,炉底及提梁处有作坊或人名款识。

2、汤婆子:

汤婆子在二十世纪前半叶开始普及,并被广泛使用到今天。汤婆子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注入三分之二60至70摄氏度的热水,然后,用厚布等包起后放入被窝,以避免直接碰触肌肤。放入了汤婆子的被窝整夜热呼呼的,早晨起来后,其中的水尚有余温,还可以用来洗脸、洗碗等。

3、热水袋:

终于进入便捷时代,橡胶热水袋的出现让笨重的汤婆子可以安心的躺在柜底退休了。热水袋的便携性能,逐渐代替了铜手炉、汤婆子等多种取暖用品。

4、电热毯:

有了电热毯以后,热水袋退居二线。只是早晨醒来,感觉口干舌燥。

5、空调 取暖器时代:

迈入空调时代和取暖器时代,可以在室内穿单衣了,好是好,就是太费电,太干燥。大马路上要风度不要温度的比比皆是,都急匆匆想着到室内吹暖气呢。若在自己家,还得算算电费多少钱,得看看一个月的电费账单。

6、地暖:

地暖是指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输送到地板下的水管散热网络,通过地板发热而实现采暖目的的一种取暖方式。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

--------------------------

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苏州情调”

微信号:szs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