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电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电视发展的历程及经过)

电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电视发展的历程及经过)

更新时间:2021-12-03 10:57:29

《三网融合时代的电视竞争与规制》由科学出版社于2021年4月出版。该书由东南大学胡汉辉教授等著,是国内从经济学视角分析电视竞争以及规制重构的第一本专著。

本书的作者胡汉辉教授是一个乐于为学科发展做无名英雄的学者,21世纪初他曾主持“产业经济学译丛”的翻译工作,带领其团队出版了《电信竞争》、《产业竞争博弈》、《领先之源》、《网络型产业的重组与规制》等佳作,以及纳入“现代经济学译丛”系列的《现代产业组织(第四版)》,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的管制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

三网融合时代的电视竞争与规制

胡汉辉 徐敏 吕魁 万兴

责任编辑:魏如萍

长按识码

即刻购书

科学出版社

(以下内容节选自《三网融合时代的电视竞争与规制》绪论部分)

我们似乎正深陷一个处处是“电视”的时代,不仅仅是“电视机”越做越大、越做越薄、甚至屏幕可以弯曲,而且随身所携的手机让我们时时、处处观看电视节目成为可能。曾几何时,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三足鼎立,各司其职,承担着不同的信息基础设施职能。但今天,无论是有线电视运营商,还是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商似乎都在“玩”电视——IPTV、OTT TV等。而且,许许多多、简直无以计数的消费者也在“玩”网络视频——自己拍一段视频,哪怕只有几秒钟的画面,再上传至互联网。

科技的发展,驱动着三个原先互相独立的网络逐渐走向融合,统一于以分组交换为基础的信息通信协议、统一于以半导体为核心的终端硬件。今天,“看电视”更确切地讲应该是“看视频”——越来越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更多的在地铁里、办公室、甚至是行走的路上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一类的移动设备欣赏着原本只在电视大屏上播放的精彩。传统的电视终端本身也不再仅仅像“看电视”那么简单,更确切地讲是“用电视”。例如,华为的智能显示屏在增加了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后,甚至有望成为家庭新的家居设备操控中心。

我国的“电视”行业可谓前所未有的热闹,参与者熙熙攘攘。市场上除了传统的有线电视台网外,BAT(目前我国互联网公司的三巨头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和腾讯Tencent的首字母缩写)旗下的“爱优腾”(百度的爱奇艺、阿里巴巴的优酷视频、腾讯的腾讯视频),华为、小米、海信、海尔和创维,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都成为新的进入者。群雄逐鹿的电视竞争时代已经来临。

我们有理由相信,学术界继“电信竞争”之后,也会加强对有关电视(网络)产业的合作与竞争——不妨统称为“电视竞争”——问题的研究。因为我们在这一新的时代看到的已经不仅是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之间,例如移动电话运营商和固定电话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而且是以往的电信运营商和曾经的电视运营商及互联网服务商之间的竞合。在这些竞争及竞争性合作中,将既有传统行业间的竞合,又存在新兴行业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同时,在产业链环节还存在异质性的进入。来自多方面的竞争和合作的存在将既提高质量又降低价格。有线电视产业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发展会大大拓展三网融合的研究空间,数字内容产业、特别是有线电视内容产业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发展,势必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三网融合中竞争与合作的重点。

读者对象

谁是本书的读者?这实际上是一本介绍电视竞争大众化问题的书,书中充斥着关于抖音、爱奇艺、搜狐视频、Netflix(奈飞)、AT&T等中外“泛通信”企业的典型案例,以及从网络融合视角对这些经典案例的生动解剖。这本书适用于媒体从业人员,也适用于高等院校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

自媒体时代到来,传统媒体面临更为广阔的竞争大潮。如今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本书大量鲜活案例向大众描绘了我们所处和即将面临的时代,因而本书也同样适用于所有人,而不仅仅是那些媒体专业人士。因此,它不仅适用于希望研究媒体业的特定读者,也适用于那些希望更加深刻了解自媒体时代的更广泛的读者群体。若你属于后者,则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引入了一套适用于媒体业竞争的经济学原理和定量、定性工具,你将会在思考和学习中培养经济学思维,并且提高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分析产业竞争的能力。表1展示了两类读者之间的一些基本区别。

表1 读者之间的差异

无论你属于哪一类读者,我国“电视”行业可谓前所未有的热闹,参与者熙熙攘攘。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主角,“你创作的,就是头条”。电信网、电视网和互联网的网际竞争与合作波澜壮阔,电视竞争将有助于你更深刻地了解泛通信业的产业竞争、网络融合以及企业商业模式革命,更聪明地做好自媒体时代的亲历者和参与者。

内容组织的逻辑结构

在网络融合的背景下,电视竞争出现了不少不同于以往电信竞争的新问题。根据我们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竞争典型问题的理解,本书将分为三个部分。在绪论之后的第一部分包括1~3章,主要讨论电视竞争的由来与发展,网络融合的背景与发展,以及网络融合背景下的电视竞争;第二部分包括4~7章,主要讨论区别于电信竞争的几个特别的网络竞争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与经济和社会规制有关的问题,包括8~10章。

具体而言,第1章讨论电视竞争的由来与发展,从电视业的发展,到中国电视业的发展与制度变迁;第2章回顾网络融合的背景与发展,从世界范围的网络融合,再聚焦到中国网络融合的发展,简述了我国三网融合的电信产业基础和互联网产业基础,以及我国网络融合综合改革的起步过程,及其对文化发展的意义;第3章讨论网络融合时代的电视产业分析,为后续的特定问题分析建立相关的经济学法理基础。

关于四个典型的电视竞争问题的讨论放在4~7章。其中落地费的竞争与双边市场问题为第4章;模数转换的竞争与技术升级问题为第5章;纵向差异化与平台间竞争问题为第6章;电视和宽带的捆绑销售与多产品竞争问题为第7章,第6、7两章主要讨论跨产业竞合关系的变化。

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与电视竞争有关的经济和社会规制问题,其中网络融合时代不对称规制的特殊性与进入者保护问题为第8章;网络电视的内容竞争和自我规制问题为第9章;最后的第10章展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视竞争与规制体系重构问题。

本书频繁地提到三网融合、网络融合、产业融合等概念。相对而言,这三个概念的外延一个比一个大。三网融合通常指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以及下一代互联网的融合,是网络融合的一种特殊情形。网络融合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的融合,如移动网络与固定网络的融合。本书讨论电视业涉及的网络融合主要体现为三网融合。因此,除第10章外,如非特别指出,本书中的网络融合通常指三网融合。

表二 网络融合时代电视业的竞争与合作

就一般意义而言,网络融合仅仅是基础设施的融合,而产业融合包含的内容更多。基础设施仅仅反映了产业供给侧的一部分,而供给侧除了基础设施的融合外,还有技术的融合、产品的融合等;产业的融合还有需求侧的融合。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并不深入讨论产业融合问题。本书所涉及的产业融合通常与电视业的发展相关。

总之,新时代的电视竞争问题十分迷人,值得我们去探索。

内容简介

《三网融合时代的电视竞争与规制》主要讨论有关网络融合时代电视竞争的大众化问题,《三网融合时代的电视竞争与规制》关于网络融合、产业合作、落地竞争、模数转换、纵向差异、捆绑销售、进入保护和规制政策等问题的分析,颇具独特、新颖等特点,富有启发性。《三网融合时代的电视竞争与规制》结合《中国好声音》、抖音、爱奇艺等真实案例,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定量、定性工具,分析群雄逐鹿的电视竞争时代的典型问题。《三网融合时代的电视竞争与规制》不但包含鲜活生动的案例,而且不乏严谨的经济学模型,并突出了各类模型对电视竞争焦点问题的适用性和诠释性。

本书目录

绪论 1

第1章电视竞争的由来与发展21

1.1 电视业概述 21

1.2 电视产业与电视事业 30

1.3 我国电视业的发展与制度演化概况 32

第2章网络融合的背景与发展43

2.1 世界范围的网络融合与企业重组 43

2.2 我国网络融合的电信产业基础 55

2.3 我国网络融合的互联网产业基础 59

2.4 我国网络融合综合改革的“起步” 66

2.5 我国网络融合的文化发展意义 75

第3章网络融合时代电视产业分析81

3.1 技术融合、网络融合与产业融合 81

3.2 消费者行为 85

3.3 企业行为 91

3.4 政府作为 105

3.5 电视市场的经济学特性 113

第4章落地的竞争与双边市场问题122

4.1 问题概述 123

4.2 消费者接入费和广告播放不受规制时的情形 132

4.3 规制模式下的分析 134

4.4 区域竞争形态下的落地费问题 139

4.5 结果与分析 146

第5章模数转换的竞争与技术升级问题 149

5.1 问题概述 150

5.2 不同市场状态下的模数整体转换模型 157

5.3 模数转换中的消费者福利变化 163

5.4 结果与分析 165

第6章纵向差异化与平台间竞争问题168

6.1 问题概述 169

6.2 变量外生情形下的纵向差异化平台竞争 178

6.3 变量内生情形下的纵向差异化平台竞争 182

6.4 结果与分析 190

第7章电视和宽带的捆绑销售与多产品竞争问题 192

7.1 问题概述 193

7.2 网络融合下的双寡头多产品定价模型 200

7.3 多产品的捆绑竞争 207

三网融合时代的电视竞争与规制

科学出版社 视频号

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