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中韩三星电视怎么样(中韩三星电视100寸价格很低)

中韩三星电视怎么样(中韩三星电视100寸价格很低)

更新时间:2022-03-08 06:02:53

文 | AI财经社 孙浪

编辑 | 赵艳秋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从手机到电视,三星似乎正一步一步从中国撤退。

9月7日,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三星电子发言人表示,公司已决定于今年11月关闭位于天津的电视工厂,这是三星目前在中国的唯一电视机工厂。对于这一决定,三星方面称这是其生产设施“持续努力提高效率”的一部分。

有分析人士认为,三星关闭电视工厂可能与其电视产品在华销量持续萎缩有关。据中怡康统计数据,三星电视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为41万台,比去年同期减少8.33%。有媒体报道,目前三星电视在中国及周边国家销量订单已不抵三星天津电视工厂的产能。

事实上,在近两年,三星在中国工厂关闭的消息频频现出。2018年底,三星关闭了位于天津的智能手机生产厂,2019年关闭了位于广东惠州的智能手机生产厂,今年8月三星表示将停止其在中国最后一家PC工厂的运营。而在日前,三星则宣布天津电视工厂将要关闭,至此,三星在中国仅剩苏州的家电工厂、半导体后道工厂和西安芯片工厂。

一家又一家的工厂被关闭,其电子产品的存在感也越发稀薄,似乎三星在中国的落寞已成定局。但是已深耕中国市场28年的三星真的会就这样离开中国吗?

三星中国“败退”之路

三星与中国的渊源要追溯到1992年,那时中韩建交,于是三星瞄准这一机会,直接在惠州投资5200万美元成立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开启了在中国的征程。

一开始三星在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那时的手机巨头,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企业都比三星更胜一筹,中国国产手机企业也形成一片突围之势。在重重夹击下,1993 年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甚至喊出了," 除了老婆孩子不变之外,一切都要变" 的口号。

于是,三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大刀阔斧变革创新与版图扩张,其在手机研发上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就这样过了十年,三星终于开启了在中国的“腾飞”之路。2013年,三星以18.7%的市场占有率登顶中国市场最大手机品牌商宝座。

尝到甜头的三星,在接下来的一年更是将重心放在了中国。据《财经》报道,截止2014年8月,三星集团旗下已有23家公司进入中国,在中国的员工超过12万人,占全球总数的30%。三星电子在中国拥有13家工厂、7家研发中心和1家设计中心,研发人员达7000人。仅2013年,中国三星在深圳、西安新成立了3家研究所。

但三星手机在中国的巅峰期却不长。2014年以后,国产手机品牌开始奋起直追,一步一步蚕食着三星用十年争抢来的市场份额。其中,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依靠线上渠道和高性价比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在2014年超越三星成为中国市场第一。

到了2015年,三星更是被挤到中国市场第六名的位置,排在小米、华为、苹果、OPPO、vivo之后。但这时,以三星的全盘实力,若想要扳回一城并不是不可能。

但在2016年,三星Note 7爆炸事件中,让三星在中国失去口碑。想要重回手机老大的位置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了。

据悉,事发后,三星对中国市场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态度,在全球召回Note 7中不包括中国市场,从而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最终,还是因为国家质检总局约谈三星中国后,三星才有了道歉以及对国内消费者提供补偿的举措。尽管如此,失去的品牌形象,已无法挽回。

那时,国内的手机大战正酣,在关键时刻,三星竟然犯了如此错误,对于一直虎视眈眈的其他手机品牌来说,可谓正中下怀。有不少人因此选择换掉了三星手机,或者说直接换掉了这一品牌。到现在,不少人提起三星手机,第一个想到的还是爆炸事件。

三星的负面口碑再加之国产手机的加速发展,使得三星的市场份额不断下跌。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三星手机中国市场份额保持在3%左右;而到2017第四季度,三星手机的份额跌至1%,一直延续至今。在中国90后年轻人中,三星手机已无存在感。

而三星电视的境况相较于手机要好些,但同样不容乐观。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9年三星电视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只有100万台,份额也只在2%左右。相比较而言,小米电视2019年在中国的出货量超越了1000万台,是三星的十倍。

不断下滑的市场份额,已然难以支撑三星在中国的工厂运转,“撤退”似乎势在必行。

走了低端,来了高端

除了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外,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也是三星“撤离”中国的重要原因。

现在,包括三星在内的多家跨国企业都开始将眼光投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市场。其中越南和印度因其较低的工资水平而被选中。毕竟4500元人民币在中国只将将够支付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但在越南则可以雇佣3-4个普工,印度也可以雇佣2个。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说道,“目前,电子类产品大多趋于同质化,生产材料、设备等成本基本相差不大,整体产品的利润率也并不高,那么能多控制一点人工成本,就意味着企业的整体净利润要高一些。这是企业盈利导向的必然选择。”

据媒体报道,去年三星在印度扩建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工厂。扩建完成后,三星新工厂产量预计将增加一倍,达到近1.2亿部。同时,三星在越南各地亦设立了8个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手机与电子零件等。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分析,三星关闭中国制造工厂,转而将其开往东南亚,实际上并不是退出中国市场,而是根据市场升级的需求,在制造业转型浪潮中顺势而为。其在中国也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结构演变。总结下来就是,低端的三星组装厂走了,高端的三星研发中心和工厂来了。

事实上,三星在华高尖端产业投资比重已从2012年13%上升到了2019年的72%。在陆续关闭低端制造工厂的同时,其先后在苏州,西安和天津部署了半导体生产工厂,全球领先的车用MLCC工厂和动力电池生产线等高端制造项目。

此外,三星曾在关闭惠州手机工厂时,发表了一份声明称:“三星在华产业布局已经转型为符合中国政府指导方向的高端制造产业,近6年在华高端产业持续投资,金额超200亿美元,远高于产业调整的金额,今后也将持续在华进行高端产业的投资。”

或靠芯片布局扳回一城

从目前来看,在三星的投资布局中,芯片项目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实际上,三星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企业之一,经常与英特尔交替坐着全球芯片老大的宝座。

而三星也早在8年前已开始在中国布局半导体芯片产业。AI财经社了解到,自2012年以来,西安半导体存储芯片一期项目以100亿美元的投资额,一直保持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纪录,也是陕西乃至西部地区引进的最大外商投资高新技术项目。

而到了2019年,三星再次追加80亿美元投资建设半导体项目二期工程,在今年3月,二期工程第一阶段项目产品顺利下线,这批产品也代表了世界存储芯片领域尖端制造技术。

据环球网报道,三星电子在西安已累计投资超过2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11亿元)建立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存储芯片基地,形成了从研发、设计到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由此可见,三星半导体芯片基地已成气候。

据了解,目前,中国是三星除韩国以外、拥有最多研发子公司的地方。重点聚焦于半导体、显示、通信、软件等高科技领域,老旧产能已经逐步淘汰,位于价值链高端的产业成为三星近年来投资布局的重点。

曾在智能手机战争中失败的三星,或许可以在“芯片”、显示等上游布局中赢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