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夫妻二人都出轨的电视剧(夫妻都出轨了电视剧)

夫妻二人都出轨的电视剧(夫妻都出轨了电视剧)

更新时间:2022-03-06 13:27:33

美国导演里,有这么三位令人瞩目的“30后”老将——

一个是“东木爷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他已执导43部电影,手握四座小金人,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年过90依旧身处创作第一线,最新一部作品已经进入后期阶段。

第二位则是电影、电视剧齐开花的“雷老”雷德利·斯科特。

尽管40岁才成为导演,但雷老已经执导56部作品。

耄耋之年的他,作品日程排到了2030年,简直让所有想要提前退休的打工人汗颜。

第三位导演更加高产,从上世纪70年代起,几乎每年执导一部电影,拿过四座小金人,却从来不屑去亲自领奖。

唯一一次在奥斯卡露面,还是为了给经历过9·11事件的纽约打气。

他估计是导演里最会表演脱口秀的、脱口秀演员里最会玩音乐的、乐手里最懂电影艺术的——伍迪·艾伦。

伍迪·艾伦的个人生活,就是一出好莱坞抓马大戏。

他有两任前妻,两任前女友,现任小他35岁的妻子宋宜,是他的前女友与前夫领养的女儿(法律定义上不算继女)……

年轻时,伍迪·艾伦混迹于小剧场、小酒馆,练就了一身脱口秀功底,张嘴就是机智段子。

前女友黛安·基顿获得美国电影学会终身成就奖的典礼上,伍迪·艾伦就作为特别嘉宾,以黛安为主角来了段脱口秀,逗乐了一众好莱坞明星——

“她明明说她爱我,结果说完这话,吃饭的时候就吐了,我要早知道她会吐,就带她去便宜的必胜客了……”

不过,抛开这些美式段子,伍迪·艾伦其实是好莱坞“最不美式”的电影导演。

他的作品并非流水线般的合家欢喜剧、特效史诗、超英大片,而是充满个人思考与表达,颇受欧洲电影大师的影响。

爱情、婚姻、性、死亡、精神分析、宗教、文化、政治……都是他电影里高频出现的元素,而且他毫不吝惜对费里尼、布努埃尔、伯格曼等大师的热爱,有机会就疯狂致敬。

江湖上流传的伍迪·艾伦对小金人的不屑,其实早就在他的作品里显露出来。

我给大家聊过的甜茶主演的《纽约的一个雨天》,就是典型的伍迪·艾伦式电影——

主角是个有点神经质的知识分子,故事背景一定是纽约、巴塞罗那、巴黎这种处处流淌着电影质感的城市,人物关系经常触及婚外恋,但导演从不站在道德制高点进行评价。

故事情节没有好莱坞式的跌宕起伏,而是随着主角的视角,展开一次精神之旅。

所以,尽管出演过伍迪·艾伦电影的男演员,外形条件、表演风格都大相径庭,但他们最终呈现出来的角色,都明显带有伍迪·艾伦本人的个性。

而他片中的女演员显露出的魅力与气质,也很难再被其他导演复刻模仿。

某种程度上说,伍迪·艾伦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努力拍同一类电影。

尽管观众们已经熟谙套路,但他每年还是能给影迷带来点不一样的新花样。

比如《午夜巴塞罗那》里搞三人行,《午夜巴黎》里玩穿越,而到了最新拍的《里夫金的电影节》,他又一股脑地致敬了多个电影大师。

男主角莫特·里夫金,是个放弃电影教学、转做作家的教授。

最近他正憋着劲儿,要创作一部“比肩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旷世之作。

莫特的妻子是好莱坞的电影公关,正忙于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的宣传工作,男主便以家属的身份,从纽约出发一同前往。

这里顺带提一句,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与“欧洲三大”一样同属国际A类电影节,最初只有西语电影参赛,后来影响力才辐射至全球。

陆川的《南京!南京!》、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都获得过此电影节最高奖金贝壳奖。

不过,对于片中的男主来说,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并不能吸引他的兴趣。

他甚至认为这种活动发展到现在,不过是明星的商业秀场。

之所以跟随妻子前往,是因为他怀疑妻子跟合作的导演客户有一腿。

结果求锤得锤,男主在电影节期间,全方位感受到了妻子的不忠——

比如,妻子声称第二天工作日程爆满,没办法跟他碰面吃饭。

可一个熟人却告诉男主,妻子其实没那么忙,而是跟那个导演去海边散步了。

又比如,妻子叫着男主一块去看经典老片,同时叫上了导演。

他们两人在昏暗的影厅中手贴着手,搞得男主根本无心看电影,只觉得旁边的风景很扎眼。

再比如,导演去酒吧客串鼓手表演,邀请男主和妻子去捧场。

结果演奏期间,妻子在台下和导演眉来眼去,男主这个正牌丈夫又变成了多余人……

电影节还没结束,男主就明白了妻子正与自己渐行渐远。

这事儿让他越想越气,胸口一阵阵发闷,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一家诊所问诊。

没想到医生是个美女,不仅在纽约留过学,还跟男主有共同的爱好,特别喜欢看经典的老电影。

一番问诊下来,男主瞬间被医生吸引,头不疼了眼不花了,检查报告都一切正常。

这让他很是沮丧,因为身体健康意味着之后再也没机会去找医生了。

在被妻子冷落的几天里,他开始想方设法找机会接近医生。

于是在影片后半段,上演了伍迪·艾伦电影的经典桥段——已婚老男人与年轻女性的浪漫之旅。

不过这两人的交往,最终保持在了友情范围,他们相互倾吐婚姻的烦恼,反思如何应对各自的感情困境。

片中最让影迷惊喜的,是伍迪·艾伦通过黑白画面展现了男主的脑内剧场。

他回忆了过去的情史、家庭环境、与妻子的日常,还臆想了一下跟医生可能发生的情感走向……

每一个黑白段落,都戏仿了伍迪·艾伦最喜欢的经典电影——《公民凯恩》《八部半》《祖与占》《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精疲力尽》《假面》《野草莓》《泯灭天使》……

影片结尾,男主决定与妻子和平分手,他的脑内随后上演了《第七封印》里的经典场景——与死神下棋。

扮演死神的,是《无耻混蛋》里的瓦叔。

在他的提点下,男主似乎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整体看来,这部《里夫金的电影节》似乎不那么接地气。

尤其是在超英大片席卷全球票房的当下,费里尼、伯格曼、布努埃尔这些上世纪电影大师的名字,再也无法轻易唤起年轻影迷的热情。

导演在片中对电影节极尽吐槽和揶揄,比如任何电影都开始讲究推“导演剪辑版”;

比如记者只关心女明星的花边新闻;

比如半吊子文艺片导演张嘴就是空虚的艺术理论……

电影似乎完全褪去了当年的艺术气息,变得更加唯利是图,这对于伍迪·艾伦这辈经历过黄金时代的创作者来说,难免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但其实仔细想想,老爷子的吐槽也并非空穴来风。

想当年,出席国际A类电影节红毯的中国影人都是“巩皇”这个级别的演员,而如今电影节红毯成了一项明码标价的产业,只要是人类,没有作品也一样可以做“毯星”……

那么到底是电影变了,还是现在的观众们对电影的品味变了呢?相信每个小伙伴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从这个角度来说,伍迪·艾伦这些80多岁的导演们依然在拍他们心中的好电影,我们这些影迷也依然出一部追一部地看,也许都不是为了改变当下的电影环境,而只是为了不要让这环境改变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