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中国式家庭悲剧电视剧(农村家庭悲剧电视剧大全)

中国式家庭悲剧电视剧(农村家庭悲剧电视剧大全)

更新时间:2022-03-07 07:48:18

中国人长期以来的情感压抑,不在于不理解,而在于不沟通。

当诸多复杂的情绪共同构筑成一个独立的人格时,人与人之间隔阂的产生,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偏向于用逃避作为解决办法。于是,即便是遮风挡雨的家庭,即便是朝夕相处的亲人,都会在长时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中走向分崩离析。这就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会有那么多老死不相往来的亲人,会有那么多为了利益反目成仇的亲人。

抛开被常规思维定义的概念,在我看来,真正的家庭,并不是基于血缘而被迫组建的原始状态,而是在信任基础上让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达成共识的文明状态。

只是,在当下很多影视剧中,对于血缘这一层面的过分渲染,往往让组建起家庭的核心元素被刻意忽略掉,而过分夸大原生家庭痛处的同时,却并没有尝试着找出问题的关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只会让荧幕外的观众在情感上越来越走向冷淡,而非亲密。

不过,对于这部国产电影来说,站在悲剧的角度寻找希望的可能,利用重组家庭的矛盾探讨亲情的本质,最终在时间的沉淀中,以个体自我认知的觉醒完成了群体情感的融合,我说的这部电影便是在1999年上映的《过年回家》

有人可能会质疑故事内容中因为一张五元钱就能引起命案的真实性,可是,当重新站在故事发生的那个年代,然后,好好审视这个临时拼凑的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成员时,就会慢慢打消这种质疑,因为,建立在物质匮乏之上的情感将就,会在不断隐忍中产生出各种负面的情绪,而长期存在的信任危机又会造成交流通道的封闭。

电影里,离异的男人带着女儿和离异的女人带着女儿临时组建起了基于生存欲望的家庭,可始终无法克制的个人私欲让群体生活处处充满猜忌,而无法达成的思想共识则摧毁着个体的情感寄托,于是,两个女儿就一直把逃离这个家当做了追求的目标。

所以,心机很重的于小琴,个性张扬的陶兰,各怀鬼胎的双方父母,都是造成这场悲剧的凶手

当观众在同情和压抑的情绪中与电影里每个人物都产生情感共鸣时,突然就会明白,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重组家庭,血缘从来都不是判定家庭关系的唯一标准,能够维系家庭稳定的前提,就是在不断交流和沟通中,完成相互的情感信任,完成自我需求的充分认识,完成他人需求的充分尊重。

1

说实话,看《过年回家》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是会不自觉地想到是枝裕和执导的《小偷家族》。虽然,二者在故事内容上并没有任何的重合,但是,却在主题上拥有高度的相似,那就是两部电影基本都在探讨什么是家庭和什么是亲情这个概念。

当然,因为中日同受东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对于家庭理解中存在的共性,无论是《过年回家》的张元导演,还是《小偷家族》的是枝裕和导演,他们两个都试图跳出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去寻求一种带有突破性的现代化的家庭新理解。

首先,“过年回家”这个电影名字就带有一定的误导性,它利用中国人对于新年的极大热情,包装出了一个略带压抑的犯罪题材故事。标题和内容存在的反差,给了观众情绪上的起伏,这样就具有了很强的代入感。

我个人是很喜欢这个电影名字,因为再结合故事内容来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带有的满满的希望味道。十七年的牢狱之灾,选择在阖家欢乐的气氛中完成肉体和情感的回归。陶兰和后爸的和解,与其说是救赎,不如说是对“家”的一种执念,这种执念已然成为了生活的信仰,始终是无法割舍的情感羁绊。

影片最开始那两分多钟的跟拍镜头,为观众展示出了在外买菜夫妻的和谐生活,此时的画面是稍显明亮的,可是,当随着两人从楼梯进入房间后,画面就变得暗淡了许多,只有从窗户缝隙中透入的自然光,才能勉强看清楚整个家的布局,这种利用前后不同光线对整体氛围上的营造,已经埋下了这个家庭存在的潜在矛盾

二次结合组建的夫妻关系只是为了能够在生存中找个依靠,这种不纯动机的存在难免会影响个体生活到群体生活的转变。而于小琴和陶兰作为姐妹,也只是跟随父母结合的被迫选择,所以,她们在相处中总是会猜忌和提防私欲膨胀和价值扭曲也慢慢形成。本应该作为引导的父母却始终缺席,当于小琴因为五元钱嫁祸陶兰后,这个家庭所有人隐忍的情绪终于爆发。

其实,在影片中的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出这个家庭各自为营的对立。为了谁的女儿能够多吃一块肉他们会暗自较劲,拼命往自己女儿碗里夹肉,为了谁的女儿不干活这些琐碎小事,他们会指桑骂槐的互相指责。

本已经是一家人,本应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却始终无法从情感上认同彼此,这种暂时性的苟且试图得到长久性的稳定,完全就是一种妄想。我想,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重组家庭,能够在自我认知前提下完成群体的思想共识,这才是一种现代化的家庭理解。

故事前半段的矛盾重重在陶兰误杀于小琴后趋于缓和,而在我看来,整部电影的高潮部分应该是在影片中间那段,也就是陶兰得到三天回家过年的特赦后寻找家庭新住址的过程。

此时,导演的重点已经不在于宽恕和救赎,而在于对传统家庭和情感的现代化解读。在这部分情节中,特意安排了一个女警作为陶兰的精神指引者,她负责送陶兰回家并且从中调解家庭矛盾。可在我看来,这个女警的出现明显有点画蛇添足的意思,如果能够让陶兰一个人来完成十七年后对家庭的回归,在不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找到熟悉的情感寄托,那才是真正的思想成长。

十七年的时间让一切都变得物是人非,可创作者们却固执地想要让陶兰寻找到新家的住址,表面上来看是在找那栋住着家人的房子,可实际上却是带着观众去亲身体会,去亲自理解,为什么不管时间如何变化,人总是会对于家拥有着割舍不断的眷恋。

从十七年前陶兰计划高中毕业被分配工作后对家的彻底逃离,到十七年后从监狱出来后对家的重新回归,她不仅仅要面对自己的母亲,还要去面对失去亲生女儿的后爸,我想,这种回归就已经不是单纯的救赎这么简单,更多的还是从思想上真正认知到家存在的意义。

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重组家庭,牵挂的存在并非只是因为它能够遮风避雨,而是因为里面藏着因为放弃自我的一部分而成全的整体和谐。

封闭和猜忌带来的是隔阂和矛盾,交流和信任带来的是理解和共处,那种表面上的圆满并没有抽离出本质上的撕裂,情感的建立从来都应该是思想上的共鸣。没有谁对谁的赎罪,也没有谁对谁的释然,因为家不应该只是冷冰冰的建筑,更应该是精神安放的归宿。

2

张元的《过年回家》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中国传统家庭的纪录片,因为故事内容的悲剧性让观众从旁观者角度审视别人,因为真实情感的共鸣性让观众从参与者角度审视自我。当随着陶兰经历时间洗涤后对于家庭重新回归的行动路线,慢慢开始结合自己生活实际重新认识家庭和亲人时,或许会有所感悟的。

结尾处,当陶兰再次见到白发苍苍的后爸时,她说“我在监狱里总是想要梦到自己的亲生父亲,可是却偏偏出现在梦里的是你”,我突然明白过来,原来之前所有悲剧的铺垫就是为了此刻能够敞开心扉的好好沟通。当自我封闭的交流环境被打开,当彼此的信任开始建立,此时,情感的羁绊已经不再是不是朝夕相伴,而是时刻惦念。

这种惦念,让原本独立的个体开始尝试放弃一部分自我的东西,以此来成全整个家庭情感的融合,所以,我不会觉得陶兰最后撒谎承认当年五块钱是自己偷的事情显得突兀,也不会觉得后爸选择将芥蒂深埋心里重新拥抱这个女儿显得刻意。

电影的基调是阴暗的,人物是悲凉的,可传递出来的主题却并不是消极的,一种从开始被压抑的情感终究在最后得到了发泄,绝境中的自我成长,绝望中的希望找寻。时代裹挟中的小人物总是不断被命运压榨,表面看到的是痛苦和悲剧,可跟着人物在时间中走了一遭,就能感受到电影表达出的温情和希望。

在我看来,那丢失的五元钱其实还代表着利益纠缠,也代表着私欲放纵,这是导致这个家庭的分崩离析的症结。虽然电影没有明确指出物质对于家庭关系的破坏,可是很多细节都在有意无意的暗示这点,比如因为吃肉问题的争吵,比如居住环境的狭小,所以,多年后陶兰承认五元钱是自己拿的这件事后,我想,此时没有利益纠缠的关系,或许才算是情感上真正的升华。

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重组家庭,能够摆脱世俗的影响,真正从思想上达成共识,从价值上相互认同,从情感上相互扶持,这才是对于“家”真正的现代化解释,也是迈入文明状态的表现。

《过年回家》从头到尾都充斥着压抑的情绪,利用贴近真实生活的画面展示和细节刻画紧紧牵引着观众,如果能够去掉女警刻意的说教,或许就会更具有现实教育意义,这大概是张元为了电影能够上映做出的某种妥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