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民国妻妾成群的电视剧(民国妻妾斗的电视剧)

民国妻妾成群的电视剧(民国妻妾斗的电视剧)

更新时间:2022-03-09 03:41:02

颂莲说:“我就是不明白女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女人到底算个什么东西,就像狗、像猫、像金鱼、像老鼠,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

1989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年仅26岁的苏童在他独居的阁楼中开始构思一部名为《妻妾成群》的小说。他以超乎女人的细腻笔触给我们刻画了一个年仅19岁的大学生颂莲悲凄的妾侍生涯。

小说中,50岁的富商陈佐千娶了四个女人作为太太,其中刚娶不久的美娇妾颂莲,她学识不浅、样貌清纯,本来可以宠冠内宅。可她偏偏孤傲不逊,不甘寂寞且又渴望自由,最终只能在众多妾侍的争宠中疯癫痴狂。

01、《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搬上大银幕

1991年,这个一夫多妻的故事被张艺谋搬上了大银幕。张艺谋将这座幽暗枯寂的深宅大院的故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由于电影剧情出彩,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提名。

作者苏童曾说,《妻妾成群》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旧时代女性故事”,或者是“一夫多妻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痛苦和恐惧”的故事。而在电影中,张艺谋将颂莲的“痛苦和恐惧”转化为封建男权至高无上对女性的戕害。

十九岁前的颂莲,出身虽不算大富大贵,但也接受了高等教育。可惜父亲生意失败,家道中落让她不得不辍学另谋出路。在嫁人与做工之间,她毅然选择了嫁给富贵人家做妾。

年轻娇美的颂莲,初进陈家家门时,朝气蓬勃、气势惊人。然而,作为大学生的她,竟不知这陈家大院看似富贵荣华,其实处处充满危机。

大太太毓如大智若愚,私底下却玩弄权柄;二太太卓云满脸堆笑,背地里却暗箭伤人;三太太梅珊张狂无畏,可叹她却红杏出墙私通外男。

危机重重的宅院中,让颂莲不得不筑起心理防线。虽说她胜在年轻貌美,但终究是抵不过这宅院的明争暗斗。不到一年的时间,颂莲就被逼魔怔了。

02、颂莲失宠原因,小说比电影更具震撼力

从美娇妻到疯妇人,颂莲在这一年的之间经历了一个大拐点。这个拐点让她一夜之间失去所有宠爱,沦为陈家笑柄。

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张艺谋将颂莲的失宠演绎为利用“假怀孕”挽留陈佐千,事情败露惨遭封灯冷落。

实际上,在小说中并没有“假怀孕”这一说。在原著《妻妾成群》,颂莲一年内跌落宠妾神坛,直接原因是50岁的陈佐千因四个太太,身子骨承受不住,早早就衰竭冷淡。

更令人不齿的是,陈佐千还要求颂莲作出折辱的事情。

“她明白在陈佐千身上发生了某种悲剧......她摸了下陈佐千的脸说,你是太累了,先睡一会儿吧。陈佐千摇着头说,不是不是,我不相信。颂莲说,只要你高兴,我没有不肯的道理。陈佐千的脸贴过去,咬着颂莲的耳朵,他先说了一句话,颂莲没听懂,他又说一遍,颂莲这回听懂了,她无言以对,脸羞得极红。她翻了个身,看着黑暗中的某个地方,忽然说了一句,那我不成了一条狗了吗?”

颂莲的拒绝,让陈佐千恼羞成怒,从此,颂莲在陈家的地位一落千丈。陈老爷再也不去颂莲那里,久而久之,颂莲因恼成恨,最终精神失常,扭曲疯癫。

小说这个细节,直言不讳地披露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悲哀。女性地位之低下,只能忍辱负重依附于男人,而长久以往,心中的那根弦便随时绷断。

改编为电影,张艺谋则通过点灯侍寝来展现女性地位的低贱,但颂莲命运的大拐点,小说显然要比电影更具有震撼力和悲剧意味。

03、“最会写女人”的男作家苏童,连莫言都望尘莫及

在那个颓靡的宅院中,耽于美色的陈老爷逐渐倦怠萎靡,美丽阴柔的太太们愈加变本加厉。

不得不说,作为男子的苏童将女性的心理与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小说《妻妾成群》以拟古典的语言展现了南方女子的悲催命运,令人动容,更让人反思。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苏童作品中对女性的把握,我觉得好像是天生的,所以有的作家真的需要天分。对女性微妙的情感把握准确,是我望尘莫及的。”

2006年,《妻妾成群》入选“二十世纪小说一百强”,小说还被翻译为英、法、意、挪威等语言,在全球销售。年仅26岁的苏童一举成名,被誉为“最了解女人、最擅写女性的男作家”。2015年,苏童更是凭借着惊人的笔触获得茅盾文学奖及百花文学奖。

如果你想领略一下苏童颓靡且富有美感的“南方写作”,窥探民国时期封建礼教下妾室的隐秘生活。一定不要错过这本比张艺谋的电影还精彩的《妻妾成群》。只要48元,一顿饭的钱,就能让你领略茅盾文学奖得主的震撼笔力!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