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妻妾争夺财产的电视剧(子女争夺财产类电视剧)

妻妾争夺财产的电视剧(子女争夺财产类电视剧)

更新时间:2022-03-08 14:25:40

1

很久以前看过电影版的《白鹿原》,电视剧《白鹿原》也断断续续追了一些,又刷了一遍电影,有了很不一样的感触。

陈忠实笔下的田小娥其实是那个时代下女性悲剧的缩影,在那样动荡不安,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人所求的不过是吃饱肚子,活下去。

在这一基本需求都很难被满足的情况下,没有几个人会有心思去寻求情爱,田小娥却不合时宜的追寻作为女人的爱和幸福,最后只能以悲剧收场。

田小娥的父亲是个落第的秀才,开了家裁缝铺,按说也算小门户里的殷实人家,给女儿寻一户日子还过得去的老实人家的年轻后生,过个丰衣足食的小日子,完全不是什么难事。

但不知是出于爱财,还是对功名的执着心,偏偏把她给了一个武举人为妾。武举人年轻的时候估计身体还行,年纪大了,有心无力了,有纳妾的财力,却没有办事的能力了。

电影里田小娥说他只会揣揣摸摸,正经事一回都没办成,没意思透了。偏偏这个武举人不知从哪得来个滋阴补阳的偏方,让田小娥把枣放在那个地方,泡一夜,第二天拿出来给她吃。

正是怀春的年纪,每天要经受这样的磋磨,却得不到真正的满足,该多么渴望一个真正的男人的出现啊。

在那个时候,只要家里有钱,养得起,八十岁的老头还能纳十八岁的妾,买回来放在家里,每天看着也是养眼的。

但对于这些女人来说,用大好的年华为男人的虚荣和占有欲陪葬,虽然衣食无忧,却要守活寡,一辈子也体验不到女人真正的幸福。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就要让这些女人断绝自己的欲求,禁锢自己的天性,在这种反人性的操作下,造就了无数的悲剧。

田小娥就是其中的代表,出于对真正的男性力量的渴求,她总是跟着武举人下地去看麦客割麦子。

那些麦客身上的肌肉是鲜活有力的,流出的汗是热腾腾的,这样的场景是她乐于见到的,这种男人生命的力量,能让她暂时忘记腐败衰落的气息和肉体。

这些麦客中间有黑娃,她看到了黑娃,黑娃也看到了她,一种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原始吸引力出现在他们中间。

对一对正当年的男女来说,这种吸引力是难以抗拒的,很快他们有了第一次。在秦腔的嘶吼声中,他们交付了彼此,这是黑娃的第一次,也是田小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

结束之后他们的表情带着无法言说的满足感,也许他们都没有想到,彼此的滋味会这样美妙,这样让人欲罢不能。

他们食髓知味,不知疲倦的抓紧一切机会去体验那种快乐。麦子快完了,麦客也快要走了,田小娥风清云淡的说,明年麦子还会熟的,再来割么。

故事到这里,不过是一个甘寂寞的姨太太和一个色胆包天的麦客偷情的故事。

也许是最后一夜,即将分离的不舍让他们胆大妄为,在麦垛上寻找刺激,结果被发现了。

黑娃被吊起来打,田小娥上了夹指的刑具,在这种情景下,搬不上台面,败坏了道德风气偷情便上升到了为爱抗争的高度,为心爱的人受苦是一件多么幸福而骄傲的事啊。

其实很多时候,爱情都是在这样的压迫之下产生的。如果他们的偷情没有被发现,黑娃回了白鹿原,也许不到下一年麦熟的时候,他爸和白嘉轩就给他寻了媳妇,田小娥盼望一阵,失望一阵,也就继续过她的安生日子了

田小娥真的是个极其倔强的女人,那样的重刑之下都不曾说一句服软求饶的话,认准了的事情就绝不低头,做了的事情也绝不后悔。

她也是个极其真性情的女人,一旦动了情,就九死不悔。最终,她跟着黑娃回了白鹿原。

她以为从此能堂堂正正的做正房,进祠堂,和自己的男人踏踏实实过日子。没想到,等待她的,是比泡枣守活寡更悲惨的命运。

2

她和黑娃的事情传到了族长白嘉轩的耳朵里,一辈子身正腰直的白嘉轩不许他们进祠堂上族谱,这意味着他们在白鹿原没有了容身之地。

黑娃的亲爹鹿三也是个正直倔强的主,又对主家白嘉轩忠心耿耿,任何事情,伤害了主家,比伤害了他自己都更让他难受。

黑娃逃亡他乡生死不知,他还能容田小娥活着,主家的儿子白孝文因为田小娥落得卖身当兵,他才彻底起了杀心,下了杀手,要了田小娥的命。

鹿三把黑娃和田小娥赶出了家门,最后在白孝文的帮助下,在村外的一座破窑洞安顿了下来。

谁也没有料到,这座破窑洞将会成为鹿子霖给了白嘉轩致命一击,改变了他最重视的儿子的命运的地方。

如果能早预见到,一辈子不曾弯下腰的白嘉轩,是否会为了自己的儿子做一次妥协,同意黑娃和田小娥的婚事,让他们进祠堂拜祖。

黑娃带着田小娥以另一种方式进了祠堂,他参加了鹿子霖的儿子鹿兆鹏组织的共产党农协会,并成为了主干,闹革命。

他们闯了祠堂,毁了族谱,砸了族碑,黑娃的这一举动是在向白嘉轩发起反抗和报复。

可黑娃不知道,阻止他和田小娥的并不是白嘉轩一个人,而是千百年来的宗祠制度和道德礼仪,白嘉轩只是一个代表,他和田小娥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即使到了最后,田小娥惨死,被烧成灰镇压在六角塔下,他心中的复仇对象只有白嘉轩,他一直认为白嘉轩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当然,以黑娃的见识和眼界,他看不到更多的东西,但对于自己一出生就要比主家矮一头,就要像鹿三一样终身做牛做马,为主家的一点小恩惠感恩戴德,他是感到愤怒和不平的。

所以他要远走他乡去做麦客,要靠自己的力量赚钱娶媳妇,而不是等待主家的恩赐。

他遇到了田小娥,并把她带回了白鹿原,编了一个当家的去世,几房妻妾争家产,把最没战斗力的一个塞给他抵工钱的故事。

这足以让他在白鹿原挺直腰杆,扬眉吐气,让所有人都知道,即使不靠白嘉轩,他黑娃自己也能讨上媳妇,而且还长得盘亮条顺。

然而他的计谋被白嘉轩戳破,不仅不让他进祠堂,还让他在白鹿原没有了立足之地。他的愤怒和不平终于有了一个合理的出口,可以名正言顺的针对白嘉轩。

田小娥死后,他带人闯进了白嘉轩的家里,打折了他的腰,这一举动有多少是为了田小娥,又有多少是为了他心中的愤怒和不平呢?

田小娥所追寻的爱情在黑娃身上是落空的,黑娃对她是有爱的,但在黑娃心里,更重要的还是要证明自己,要打败白嘉轩。

他闹革命,当土匪,都是为了要证明自己不靠白嘉轩也能挺直腰杆做人,要在某一方面胜过白嘉轩,让他看得起自己,获得和他平起平坐的资格。

这大概是中国底层的劳动人民最早崛起的平等意识,和斗争意识吧。但这些都和田小娥无关,她想要的,不过是堂堂正正的嫁给一个男人,好好过日子。

黑娃闹革命被抓,又跑路之后,田小娥对他的归来抱有很大的希望,为他做了一个女人能做的所有的努力,甚至不惜委身鹿子霖。

日子越来越不好过,黑娃归来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她不得不依赖鹿子霖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3

白鹿原上无数双男人的眼睛在盯着田小娥的破窑洞,其中也包括白嘉轩的儿子白孝文。

但没有人敢擅自行动,除了一个叫二豆的傻子,傻子总是站在对面的土坡上冲着田小娥的窑洞大喊大叫,说一些下流的话。

有一次鹿子霖在的时候刚好撞上,被吓的不轻,田小娥跟他说二豆常来骚扰,他怕二豆撞破他俩的事到处乱说,就设计收拾傻子。

结果二豆和田小娥都被抓进了祠堂,那时候白孝文已经接了他爹族长的位置,由他来处理并执行惩罚。

看到这一节,我很为田小娥感到不平,既然不让她进祠堂,不承认她是白鹿原的人,现在又为什么要用族规来处罚她呢?这不是又当又立吗?

白孝文的嫉妒,不甘,无法发泄的欲望通通发泄在了田小娥身上,他用带刺的荆条狠狠抽打田小娥,通过这种方式他体会到了某种征服的快感。

挨了打的田小娥听了鹿子霖的挑拨,准备勾引白孝文,以此打击白嘉轩,让他在白鹿原上再也抬不起头做人。

第一次的勾引很成功也很失败,田小娥站在看戏的白孝文身后只说了一句话“你跟我来吗,想来就来吧。”白孝文就跟着她来到了一个堆玉米杆的僻静处。

田小娥解了裤带靠在玉米杆垛上的时候,白孝文显得很紧张很局促,并没有任何动作,田小娥主动贴上去的时候他很慌张的拒绝了。

此时田小娥并不知道白孝文的拒绝是因为他不行,并不是不想要。不知道她靠在垛子上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她和黑娃在麦草垛上的缠绵,改变了她人生的一次欢愉。

事情并没有结束,在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白孝文扛着一根柱子去给田小娥顶窑洞,窑洞上有个裂缝,他担心会塌掉。

那天晚上,白孝文留在了田小娥的窑洞里,也向她坦承了自己不行的事情,此后,他又很多次来到田小娥的窑洞,尽管依然不行。

鹿子霖的目的达成了,他领着白嘉轩站在傻子二豆曾经站过的那个土坡上,亲眼看着白孝文走出了窑洞,衣服的扣子还没扣好,而送他出来的田小娥敞着怀,露出里面的大红肚兜。

白嘉轩气急攻心,晕了过去,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回了族长之位,当着全族人狠打了白孝文一顿,然后分了家。而田小娥也因为这件事和鹿子霖彻底翻了脸,开始自己种地养活自己。

神奇的是,没了亲爹庇护的白孝文又一次来找田小娥的时候,居然行了。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作为男人的快乐,也标志着他终于长成了一个男人,而不再是事事靠爹的小男孩。

为了这种快乐,也为了让田小娥快乐,白孝文卖了房子,卖了地,最后在大饥荒的时候,为了田小娥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他卖了自己。宁愿卖身当兵也不愿意向白嘉轩低头求救,这算是他的终极反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黑娃和白孝文都在田小娥身上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并借助田小娥来反抗白嘉轩,这个白鹿原上父权的代表,以此来证明他们自己。

那么,他们对田小娥有没有爱呢?我想是有的,只是这种爱并不如田小娥给予他们的那么纯粹。

这大概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吧,男人的爱总会掺杂很多因素,也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女人总是为爱而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