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皇宫争霸古装电视剧大全免费(古装宫廷电视剧免费观看大全)

皇宫争霸古装电视剧大全免费(古装宫廷电视剧免费观看大全)

更新时间:2022-03-06 18:16:27

大家好

我是乌鸦上尉

最近香港的TVB电视台

公布了2018年的十大剧集

咱们内地的《延禧攻略》

成为了香港去年的收视冠军

上尉不由得想起来

这部在去年火遍全国的剧

也被日本引进了

不过日本的电视台很奇葩

他们把剧名改成了

《璎珞·紫禁城燃烧的逆袭王妃!》

燃烧?逆袭?

……

这名字,一股浓浓的中二风扑面而来

不过你还别说

日本人的风格就是特别中二

还经常带有一些浪漫情怀

最近几年里

日本从我们这里引进的古装剧

都被改成了这种风格

比如《甄嬛传》被改成了

《宫廷争霸女》

海报上配的字是:

宫廷剧的最高杰作

终于登陆日本!

《琅琊榜》被改成了

《琅琊榜,麒麟才子起风云》

左边还配了一行小字:

超越孔明的谋士!

还有《妖猫传》这部电影

本来因为电影里有日本的空海和尚

很适合引进到日本

但是最后,他们还是改出了一个

极为中二的名字

——《空海·美丽王妃之谜》

配的小字是:

天才和尚挑战杨贵妃之谜!

还加了一大堆浮夸词

什么绚烂、豪华、空前绝后

生怕人家觉得不够夸张

我:

不光是电视剧

日本在放体育节目的时候

也喜欢给我们中国的选手们

起一些中二爆表的绰号

比如世乒赛的时候

日本电视台就做了一个

日本队对中国队的预告片

在预告片里,日本人把我们称为

“最强乒乓帝国!”

张继科被称为

“帝国的绝凶虎”

马龙化身为

“帝国的破坏龙”

大满贯传奇张怡宁变身为

“最强女王张怡宁”

还有奥运会的时候

中国队的游泳健将们

也逃不过被日本电视台取绰号的命运

屡破纪录的孙杨被叫做

深海的大魔王——孙杨

帅气的宁泽涛变身为

“东海的龙太子——宁泽涛”

洪荒少女傅园慧变身为

“愤怒的大海啸”

他们还用上了

非常热血激昂的配音

愣是把中日乒乓球对决

解说出了一种

决战紫禁之巅的感觉

我:

就连我们朱日和军演

蓝军旅的旅长满广志

也成了日本论坛里的

帝国的陆军之花

朱日和的绝凶虎

满广志旅团长阁下

这还不算完

日本人也不只是对中国人这样

日本有点名气的政客

也都被日本网友们起了外号

比如安倍的祖父岸信介

因为作风放荡,行事奇葩

被叫做满洲之妖、昭和的妖怪

安倍因为处理宗教问题不当

被网友叫做

“自灭党教主——安倍晋三”

我:

日本人为啥对“中二外号”

这么执着呢?

其实,这还要从

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说起

在咱们古代的时候

日本文化免不了

要受到中国文化的辐射

有时候,日语能表达的意思有限

想表达得有内涵、有深度些

经常得借助中国的汉语

在唐朝的时候

日本人要借鉴中文

就是通过读中国的唐诗

图:日本嵯峨天皇手书的白居易诗

唐诗是日语借鉴中文的第一个工具

因为是通过诗歌学习的

所以日本的文字表达

免不了变得很浪漫、委婉

图:这本《文华秀丽集》,是日本首次尝试

用更精炼、艺术化的文字表达情感

后来到了明代

中国的话本小说

又传到了日本

日本的文豪就提倡:

“看小说学汉语”

而他们选的第一部“汉字教材”

就是。。。《水浒传》

俗文之书虽多,但如能读通《水浒传》,其余则势如破竹,故《水浒传》可作唐话的教习之用。

——日本江户时代大儒荻生徂徕,1705年

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

不是个个都有绰号吗

哎,日本人就把这个习惯给学走了

图:严格地说,传入日本的“水浒传”

是南宋说书人整理的这本:

《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

在日本人写的《水浒传人物事典》里

作者就考证过

以前日本人起绰号

总喜欢用外貌、所属阵营

但梁山好汉的绰号

那叫一个丰富多彩!

用历史人物、神话怪兽

再加上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

什么小李广花荣啊

青面兽杨志啊

黑旋风李逵啊

赤发鬼刘唐啊等等等等

《水浒传》传入日本之后

梁山好汉们起绰号的法子

让日本人耳目一新

开拓了日本“绰号文化”的思路

图:这位日本作者,对梁山好汉外号的考证非常详细

于是,日本人一发不可收拾

在日本战国时代

无论是统治一方的大名

还是大名帐下的武将

都开发了自己的绰号

日本大名的外号

一般都是“地名+霸气的生物”

比如“奥州之龙”伊达政宗

“越后之龙”上杉谦信

“甲斐之虎”武田信玄

”美浓的蝮蛇”斋藤道三

“东海的巨人”今川义元

而武将的外号

一般都是“鬼或虎 姓氏或出身地”

为啥前面用鬼作前缀呢?

因为大家都怕鬼呗

比如,“鬼半藏”服部半藏

“鬼武藏”森长可

“虎加藤”加藤清正

还有就是各种“第一”、“无双”

最牛的叫“日本第一”、“战国第一”

实力次一级的

就叫“西国无双”、“东国无双”

图:西国无双立花宗茂

他们把自己的绰号写在军旗上

用来壮声势

彰显人物的地位和勇猛

让对手害怕自己

不敢轻易打自己领地的主意

到后来甭管是哪个村哪个店的

也都学了这一套

搞出了什么“越后第一”、“信浓第一”

照这么算,上尉我在东北老家

也能整个“蛤蟆塘第一”

到民国后,侠客和他们的绰号

在中国的市场就比较小了

然而,“绰号文化”在日本

反而遍地开花

成了重要的宣传噱头

比如日本军部有个军官

叫做阿部规秀

他的绰号叫“名将之花”

就是日军宣传部门搞出来的

图:阿部规秀开花没开几天,就被八路军炸死了

另一个日本军官

山下奉文的绰号“马来之虎”

也是日本宣传机关的杰作

因为日本媒体觉得

这种绰号朗朗上口,生动形象

非常方便读者记住

后来,他们还给八路军起

让士兵照着背

日本记者波多野乾一

专门编了本《延安水浒传》

他按八路军将领的能力、性格

对照水浒传人物故事

搞了个“延安108将”

于是,华北日军说起八路军

都记得是:

及时雨毛泽东、智多星周恩来

玉麒麟朱德、大刀彭德怀

一直到现在

日本的绰号文化都长盛不衰

咱们奥运选手的“中二”绰号

就是这么产生的

在我们看来

这些绰号可能有点中二

还略微有点尴尬

但是在日本人看来

这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

就像我们逢年过节的时候

有人也忍不住学古人吟诗作对一样

偶尔玩一玩还挺浪漫的

我们自己有时候也这么干

比如去年冬奥会的时候

日本选手羽生结弦夺冠

因为他的表现太出色了

咱们央视的解说员在点评时

化用了《洛神赋》里的词句

把羽生结弦的高超技巧

讲解得跃然纸上、无比生动

他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索契冬奥会冠军在平昌周期面对四周小将们的挑战,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羽生结弦,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选手。他取得今天的成就,值得全场观众全体起立鼓掌的回馈。

——央视解说员 陈滢

很快,消息就传到了日本

一位日本网友自告奋勇

把解说词翻译成了日语

虽然这翻译不太准确

也少了中文的韵味和内涵

但还是把一群日本观众

看得如痴如醉,兴奋不已

刚发出来几分钟,就有2万多点赞

日本新闻还专门做了报道

大多数的日本观众都在感叹

中国语言文化的丰富

居然能有这么优美的表达

有的夸起了中国的历史积淀

还有的要求,日本转播时

一定要把咱们的解说员请过去

给日本电视台做个示范

其实,不管是唐代的古诗

后来的绰号

还是羽生结弦的解说词

其背后反映的

都是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

我们强盛时

日本学习我们

近代,中国实力衰弱时

我们也曾以日本为“文化窗口”

通过他们学习外面的先进知识

图:清末的留日中国人里,走出了一大群革命元勋

科学家、文学家,推动了中国的进步

汉语里有个概念,叫“日语借词”

是日本翻译了外国文献后

我们又从这些日语词拿来

用在汉语里的

汉语里这样的词

大约有700多个

图:“共产党”一词,即是直接用的日语词

而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中国文化随着经济腾飞

抖音、电视剧、游戏等产品

让中国文化有了新的面貌

图: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在海外大受好评

一大群外国观众疯狂留言点赞

如果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和日本在内的所有国家

在世界的舞台上PK

你给我起中二绰号,放动漫

我给你做古诗讲解,推电视剧

这不就是最好的

“世界文化大融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