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电视机最近播放记录没了(电视突然播放记录没了是怎么回事)

电视机最近播放记录没了(电视突然播放记录没了是怎么回事)

更新时间:2022-03-14 17:58:51

1972年2月,随着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发表“上海公报”,“冰封”20多年的中美关系开始解冻,两国打开交往大门。

在美国媒体眼中,尼克松访华可谓“惊世骇俗”,比登月都令人震惊。尼克松此行是否如他本人所说那样“不虚此行”?给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带来哪些重要影响?50年后,穿越半个世纪的历史烟尘,重抵历史现场,翻捡当年的舆论记录,仍能感觉到历史的心跳。

震惊、兴奋、新奇

1971年7月,当尼克松宣布将应邀访华的公告后,美国媒体称之为“尼克松震撼”。

对于当时的美国人来说,这次访问的意义不亚于登月,甚至比登月还要惊天动地。

“如果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或许都不会让全世界的观众如此大吃一惊。这几乎是令人震惊的。”《华盛顿邮报》当年在一篇社论中如此写道。

当年的随行记者、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芭芭拉·沃尔特斯在回忆录中说,尼克松总统说过,这次中国之旅的意义不亚于登月。

从亲历者、当事人的回忆以及美国媒体的一些报道中可以发现,将尼克松此行与“登月之旅”相比拟,含有多重意味:对于美国来说,当时的中国就像月球一样,是一个遥远、陌生、未知的异域,因此,尼克松此行多少带点神奇和冒险色彩;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截然不同,美国人感觉与中国完全是两个世界,就好比地球与月球;当时正值冷战期间,尼克松以强硬的反共立场而闻名,现在却要前往“赤色中国”,令人难以置信。

对于美国记者来说,能够成为随行记者无疑是幸运的。多年后,提起这次访问,这些记者们依然很兴奋。

“NBC竟然选中我去,简直是个奇迹。因为各大电视台都派出了最资深的明星记者。平面媒体记者的名单也很吓人,个个如雷贯耳。”芭芭拉·沃尔特斯在回忆录中说。

《华盛顿邮报》最近发表纪念文章说,那时所有美国顶级记者都到场了,包括《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记者,以及著名电视新闻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等。沃尔特·克朗凯特还带上了电热袜,用来抵御中国北方的严寒。

由于访华媒体团有人数限制,美国合众国际社摄影记者德克·霍尔斯泰德说,当时,为了能参加这次访问,人们甚至愿意将自己的母亲推下飞机。

美国广播公司的汤姆·贾里尔透露,一些媒体总裁、副总裁、执行制片人等,为了加入随行人员名单,冒充音效师和电工混入其中。

捕捉每一个细节

深知这是一次历史性访问,在尼克松启程前,美国媒体就已预热。

《纽约时报》在1972年2月20日报道了“尼克松致斯诺的信在日内瓦公布”,同时以“登月之旅”为题报道“中国之行”。《纽约时报》还以正楷简体毛笔字“尼克松在中国”6个汉字,作为新闻图片。

《华盛顿邮报》在2月19日刊发大篇文章,评论 “中国加入世界”“尼克松希望与中国建立持续联系”等意义……

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中国的第一天,《纽约时报》记者马克斯·弗兰克尔发回报道:“尼克松总统今天早上抵达北京,标志着美国和中国之间一代人敌对的结束,并在一个最强大国家和一个人口最多国家之间开启一种崭新的但仍不确定的关系。”

来到中国后,在美国记者眼中,很多事物都是新鲜、奇妙的,他们饥渴地捕捉着每一个细节。

他们敏感地注意到中国在欢迎、接待方面的用心和节制。

尼克松飞抵北京后,马克斯·弗兰克尔在报道中写道,除了外国记者及其翻译以及几十名中国官员外,北京机场只有一支500人的仪仗队欢迎美国来客。在尼克松抵达前几分钟,升起了两国国旗,但这座城市没有特别布置,也没有像往常一样聚集着成群的市民、农民或小学生前来欢迎,就像中国通常会为关系良好的外国政要来访所准备的那样。

他们看到尼克松为周恩来脱下大衣时,立刻把这一瞬间摄入镜头,传回国内,在电视上播放,产生了极为轰动的效应。

2月24日的《纽约时报》采用了一张特别的照片——尼克松满脸笑意地帮周恩来脱下大衣,图片标题为“好客有了回报”,意指回报周恩来在欢迎晚宴上特意安排乐队演奏了尼克松心爱的美国民歌《美丽的亚美利加》。

他们对中国传统美食和文化深感兴趣。“尼克松与尼克松夫人笨拙地用筷子,享用了非常丰盛的晚餐,有椰奶炖鸡,以及新疆哈密瓜。”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尼克松用过的筷子,很快就被多伦多环球邮报的驻华记者约翰·伯纳斯“顺手牵羊”。

媒体还采用了新技术手段来报道这次访问,用最直观的方式把新中国呈现在美国人眼前。“这次访问是一个轰动的故事,尤其是对电视来说,它传回了一个被隐藏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国家的影像。”《华盛顿邮报》在纪念文章中写道。

当然,对访问中的爆炸新闻和标志性事件,媒体报道更是火力全开。

2月21日,毛泽东与尼克松会晤后,《华盛顿邮报》说,该报头版和全美报纸都刊登了两人会晤的照片。

2月28日,奠定中美关系正常化基础的第一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发表后,《华盛顿邮报》与《纽约时报》全文刊登公报。《洛杉矶时报》等美国媒体强调“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历史的“回响”

当年,虽然没有社交媒体,但是尼克松访华的话题热度极高,引来众多美国媒体“围观”。多数媒体认为这次访问和两国元首会晤具有历史性意义,表达了对中美交往的渴望;同时也不回避双方差异,但对两国关系未来抱有希冀。

1972年2月21日,《纽约时报》刊发一篇题为《总统在中国》的评论指出,“尼克松总统访华是一座历史性里程碑。美国总统首次在任期内访问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史无前例的事件既证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也证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世界最强大国家之一的新地位。无论这次访问的结果如何,仅是访问这一事实就表明双方最高领导人愿意抛开古老的偏见,并开始努力寻求能否建立一种新的互利关系。”

“美国人和中国人在未来几天获得的互相了解,只是一座狭窄的跨越无知鸿沟的桥梁,但这是一座很有意义的桥梁。由于两国在历史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世界观,甚至在日常生活模式上有着天壤之别,要完全熟悉和相互信任绝非易事,也不会一蹴而就。然而令人鼓舞的是,即使是美国人和中国人在过去几个月中的有限接触,也已产生一些积极的结果。”

“这是一场超大规模的政治奇观。一周的笑容虽然无法洗去20多年的恩怨,但这次访问可能会打开一些通道,借此讨论一些以前只能空喊口号的问题。”《克利夫兰老实人报》写道。

《纽黑文纪事报》也有同感:中美之间的分歧不是一次访问就能弥合,但是这次访问尝试迈出了第一步。

《圣路易斯快邮报》兴奋地表示,许多美国人可能是第一次以友好的目光看待共产主义中国。“这本身就是国际友好关系的一个显著进步,也是一个令人鼓舞的预兆。”

有的评论还认为,中美开始接触对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似乎是一个好兆头,(两国)最终会找到共同点,从而极大地增加世界和平的机会。”《费城问询报》评论称。

“接下来的几天很可能预示着世界和平的转折点——或者至少是大国之间的谈判,如果要避免更大规模的战争,(两国)就必须建立联系。”《托皮卡州立杂志》说。

有些评论虽然对访问成果不抱很高期待,但是对访华认为值得一去。

《夏洛特新闻报》写道:即使访问唯一的结果是在这个孤立的国度中敲开一道裂缝,这次冒险也是值得的。

“开端既预示着巨大的成功,也预示着巨大的困难。”《底特律自由新闻报》指出,尼克松先生提到的“共同长征”……这个想法值得记住。正如总统所说,这是一次不可错过的难得经历。

不过,也有声音对中美关系前景抱着谨慎观望的态度。

“美中两国目前还不可能建立友好关系,即使要建立像过去10年美国和苏联煞费苦心所建立的正常外交关系,也需要时间和大量努力。”《辛辛那提询问报》写道。

“虽然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两国在和平道路上能走多远还有待观察。”《波士顿环球报》说。

《洛杉矶先驱报》对中国也没放下警惕之心:正在发生的事情可以被视为北京方面经过深思熟虑的重大举措,以帮助其实现作为一个活跃的世界大国的持续目标。“微笑的龙比发火的龙有很大的进步——但它仍然是一条龙。我们最好不要忘记这个事实,哪怕是片刻。”

其实,50年后的今天,回望“改变世界的一周”,外媒纪念报道也包含不同声部,但也不乏理性的声音,指出美国人是从尼克松访华开始了解中国,两国今后仍会选择合作道路,这些声音仿佛50年前积极、希望之声的“回响”。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廖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