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十部哭笑不得的电视剧(10部无法超越的电视剧)

十部哭笑不得的电视剧(10部无法超越的电视剧)

更新时间:2022-03-07 06:31:32

有这样一部华语佳作。

2019年首播第一季,全集放出后评分稳拿9.1,横扫颁奖典礼拿下最佳迷你剧集奖、最佳迷你剧集女主奖、最佳迷你剧集导演奖等多项荣誉。

时隔两年后第二季回归。

首播收视3.59%,创2021周播台剧首播收视记录。才一集评分就飙到9.1分,几乎所有观众都打出五星好评。

什么剧这么招人喜欢?

必须是这部最新回归的《俗女养成记》第二季。

故事主角名为陈嘉玲,人如片名所言,是个俗女——

40岁时毅然和男友分手,毅然辞去董事长助理工作。看似洒脱回到家乡重头开始,实则焦虑不安,不知道之后的路应该怎么走。

看起来,已经完结上一季故事中陈嘉玲的人生已经步上正轨:有了新男友,也找到了新工作。

但生活永远是一地鸡毛——

第二季中陈嘉玲仍旧需要面对各式各样的生活难题:有装修新房的不易,更有对「女性必须结婚生子吗」这一问题的思考…

和第一季一样,本次回归《俗女养成记》仍旧是残酷温暖而又治愈的叙事风格。故事真实、笑点泪点自如切换,「现实时空和过去时空」两条叙事支线交替进行以展开整个故事,经常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如当下现实时空中,陈嘉玲正在装修自己的新房子。因为想要装修成最喜欢的样子,所以从墙壁粉刷到家具选择,全部事情都亲力亲为。

但大家都懂的,陈嘉玲做事总是横冲直撞。一不小心,就被新房院子里的蜜蜂叮得浑身是包,焦急匆忙赶到医院后还被医生误以为是「被家暴」。

鸡飞狗跳场面,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上一秒,是装修房子被蜜蜂叮事件。

下一秒,泪点来得猝不及防。

因为选沙发审美不同的问题,陈嘉玲和父母产生激烈争吵。

陈嘉玲生气离开:“你们不要再管我的事了!”而后画面切到父母视角——

在父母眼中,已经40岁的陈嘉玲仍旧是需要担心小孩。

不声不响,赚足观众泪点。

又如过去时空中,刚上国中小陈嘉玲和母亲的斗智斗勇。

母亲离家时偷偷看电视,在母亲快到到家时火速关掉。仓惶着回到书桌面前写作业的身影让所有观众感同身受,直呼:同一个场景同一个童年。

因为母亲没有上过国中的缘故,所以对陈嘉玲的要求特别严格,直接导致陈嘉玲变得叛逆,渴望逃离。

回应陈嘉玲的,是母亲的哽咽。

因为吃过没有文化的苦,所以不愿意让陈嘉玲经历和自己一样的遗憾。

所有严厉与批评,都是为了让陈嘉玲过上更好的生活。

诸如此类和亲情有关群像,剧集中还有很多。如一家人在桌上吃饭时的吵吵闹闹、陈嘉玲临睡前和奶奶的亲密聊天、在家跳无厘头舞蹈被爸爸妈妈抓现场的尴尬、以及以为男友要给自己求婚紧张得吃不下饭,结果男友只是代替保管戒指的阴差阳错笑点…

《俗女养成记》以现在过去两条叙事支线交替进行的形式,使陈嘉玲年少时期和当下中年时期形成对比。

年少时父母的爱,使其成长为有勇气面对动手、裸辞等一系列生活难题的坚强大人。

回到家乡重新开始后,和家人们一同生活极具烟火气息的日子再度成为陈嘉玲的「坚强后盾」,让其有勇气开展新的人生篇章。

但需要注意的是——

陈嘉玲有勇气开展新的人生篇章,这之中来自家人的关心只是一部分促进因素,最大原因,还是来源于陈嘉玲自身的「自我挣扎与救赎」。

在年龄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懵懂提出“做女人真的没有一点好吗?”的深刻问题,早早开启自我意识觉醒。

生活中更是毫不在意周围人眼光。

不害怕他人对其年龄的审视,勇敢反击「女性到了中年就一定要结婚生子」的守旧观念。

在陈嘉玲眼中:年龄不是问题,单身不是过错。相比于社会大众对自己的要求和评价,更在乎自身的喜怒哀乐和心之所向。就算是已经80岁,也有权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从中引申出个人意识,乃至是对于人生意义的讨论。

某种意义上来说,陈嘉玲是世界上所有女性的缩影。

从第一季故事到刚刚回归的第二季故事中,我们看见陈嘉玲的勇敢,同时也看见陈嘉玲对当下焦虑和困境的审视:虽然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未知未来,但真正面对是还是有一些胆怯。

这让陈嘉玲这个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真实,所呈现出的故事也更加贴近生活。

就像豆瓣上网友所说——

“人生下半场就是不断和自己和解、和父母和解、和曾经那么多执念及不甘心和解。”

与其说观众们想要活成陈嘉玲,不如说观众们是想要从陈嘉玲身上获得勇气,重新「做自己」。

这样意义深刻让人又哭又笑的优质好剧,当然是不容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