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邓超最扎心的三个电视剧(邓超最好看的三部剧)

邓超最扎心的三个电视剧(邓超最好看的三部剧)

更新时间:2022-03-06 17:34:36

作者 | 心海一隅

“我爱你爸爸,我想你爸爸,爸爸你回家,

没有你的话,我就睡不着,我太爱你了,太太太爱你了!

爸爸,我等你回来,没有你就像没有了一切……”

演员邓超在8月9日晚上,在微博晒出儿子等等和女儿小花写的两段文字。

这么真切而又炽热的表达,

把等等和小花对自己的爱表达得可爱又有趣。

难怪邓超忍不住要晒出来,

还配文说:

“凡尔赛。普及一下。”

邓超配得上孩子这样的表白,

因为他除了工作之外,

所有的时间都用在陪伴一双儿女的成长上。

这让我想起另一位爸爸霍启刚。

7月22日,“跳水女皇”郭晶晶出发去日本,

参与东京奥运会的评委工作。

郭晶晶在微博说,老公霍启刚比她还紧张,

不仅准备了整整一箱洗手液,

还东奔西走准备防疫消毒用品,

甚至自嘲是“司机阿霍”。

然而,在夸奖霍启刚的同时,

郭晶晶也坦言:

“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有点不放心孩子。”

到底是还当妈的心重啊!

这让我想起罗振宇曾在某综艺节目中说过:

“世界上最没用的母婴产品是爸爸”。

话虽然很扎心,但却揭露了爸爸们在带娃过程中容易“失职”的现象。

其实说到底,要想赢得孩子的心,

一定不要做以下三种爸爸。

毕竟孩子不傻,他们会感受得到爸爸是否爱他。

缺席孩子成长的爸爸,挣再多钱也不称职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北辙南辕》中,

杜世钧作为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平时工作比较繁忙,

因此老婆司梦只能全职在家带一儿一女。

他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应酬,

几乎没有在家吃过晚饭,更不要提陪孩子了,

司梦直接吐槽他是“云配偶”。

难得一回喝完酒回家早,问儿子作业写完没有,

儿子说,还有一篇《我的老爸》的作文不会写。

司梦直接指导儿子这么写:

“我的爸爸叫杜世钧,白天他去上班我就上学。

晚上他下班回来,酒气熏天昏昏欲睡。

我不知道他怎么看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看他。”

杜世钧不高兴地说:

“有你这么指导孩子的吗?”

并且自告奋勇地去指导儿子,

结果一转眼就在躺椅上睡着了。

后来,司梦让杜世钧周四去给儿子开家长会,

他直接拒绝说下午有两个会,

司梦气得说自己家是典型的“丧偶式育儿”。

然而杜世钧从来没有认识到,即使他挣再多的钱,

也抵消不了缺席孩子的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新发布的《当代父亲的育儿真相——2021年已育男性人群洞察报告》显示:

超六成的已育男性人群表示,

父母双方应投入同等的时间和精力来养儿育女,

其中,有超八成的90后爸爸对该看法表示同意。

但是,观念的转变只是第一步,

真正能够做到有时间、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爸爸还要懂得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真正行动起来才是王道。

邓超前一段时间发微博说:

“别的孩子睡前是讲故事,小花是要求打扑克。”

配图上是父女俩快乐地玩扑克的样子。

爸爸工作再忙,也要每天早起跟孩子一起吃早饭,

聊一聊一天的安排;

周末带孩子去公园、书店、博物馆转一转,

爸爸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陪伴。

孩子一转眼就长大了,

爸爸不要再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天了。

要知道感情是陪出来的,

想要让孩子跟自己亲近,陪伴必须实实在在。

不懂得教育的爸爸,再为孩子好也不合格

《当代父亲的育儿真相——2021年已育男性人群洞察报告》洞察报告还指出:

70、80、90等各个年龄段的爸爸,

对孩子的育儿知识关注度也不一样,

但其中“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培养”这一项是所有爸爸最关注的一项。

只是,一贯以“严父”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的爸爸,

并不一定能跟得上教育形势的发展,以及对孩子成长环境的评估不足。

导致不懂得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

并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知乎上有个高中生求助说,

他经过努力,好不容易从190名进步到50名。

但是爸爸却一直说:

你的学校不好,你这次只是运气好。

这名高中生沮丧地说:

只要考得差就是他没有努力,

而考得好又会对他指手画脚。

好像读书是很简单的事情一样,

我都不知道怎么跟爸爸说话了。

多少爸爸跟这名高中生的爸爸一样,

喜欢居高临下地对孩子说话?

自己口无遮拦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还责怪孩子不懂事。

甚至,在父子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

爸爸还会标榜自己为孩子好。

其实他们根本不懂得,

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

给予充分的尊重,才是教育的前提。

其实,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很多,

爸爸根据孩子的个性脾气和性格特点,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孩子才会真正信服对方。

曾看过一则视频,爸爸在一张悬空的白纸上,

放上一摞钞票,钞票立马掉在桌子上。

而把白纸一层一层折叠后,这摞钞票就稳稳地放上去了。

爸爸问一旁的儿子是什么道理?

儿子说:

“白纸经过折叠后,受力面积增加,所以承重能力变强了。”

爸爸说:

“不对,应该是“没有经历过挫(戳)折,给你钱都拿不稳。”

儿子一边笑一边点头,表示认可爸爸的话。

这是一种很巧妙的教育方式,

懂沟通、有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说: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

区别不同情况以施肥、浇水,这叫“因材施教”。

爸爸们如果能学着柔软一些,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

以鼓励尊重为主,以沟通交流为要,

才能培养各方面出色的孩子。

不会爱孩子的爸爸,再多宠溺也不够格

听过一句话: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

都知道应该如何爱孩子。

相对于亲力亲为照顾孩子的妈妈来说,

大部分爸爸可能心里觉得自己是爱孩子的,

但是到底如何爱孩子,更是需要懂得章法和原则。

暑假里每天晚上,我儿子都会跟小区里的一帮孩子,

骑着自行车满小区横冲直撞,我总是担心他会摔倒,

就跟着他身后喊要注意安全。

有一个大概7、8岁的男孩,

因为跟不上趟就哭了起来,

男孩的爸爸就说:

“咱不跟他们玩,爸爸带你去小区外面的马路上骑!”

一旁有热心妈妈提醒说:

“马路上不能骑,不安全的。”

可是爸爸还是带着淘气的男孩走出了小区大门。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一辆电瓶车撞到男孩时,

爸爸根本来不及保护男孩,

导致男孩膝盖被撞破了,手掌也被擦掉一块皮。

男孩哭得那个伤心啊,爸爸更是垂头丧气。

爱不是不分场合的宠溺,而是有原则有方法的爱护,

爸爸就算再爱孩子,都要懂得正确的爱到底是什么。

想起前几日,因为儿子没有认真弹钢琴,

我告诉他,需要多弹半个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挪到爸爸身边,

企图让爸爸帮他跟我来说情。

老公看了儿子一眼,想让我别这么较劲,

但最后还是对他说:

“还有两周时间就要考级了,每天练满两个小时是老师的规定,

妈妈让你遵守规定,你就要做到才行。”

苏联教育家安东·马卡连柯说:

爸爸懂得如何和妈妈站在一个战队,也是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一环。

跟妈妈在教育理念上保持一致,在教育过程中互相配合,

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真挚的爱,

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稳定健康的家庭氛围。

爸爸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孩子成人成才,

给予孩子正确的爱,是爸爸的职责所在。

期待所有的爸爸都能够从这一刻开始,与妈妈一起行动起来,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End——

作者:心海一隅,自由撰稿人,儿童心理学研究者,怀揣热爱生活的心,手写洞察人性的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