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历史和电视剧的差别(历史正剧与普通电视剧的区别)

历史和电视剧的差别(历史正剧与普通电视剧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2-03-09 04:41:3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视频不在华美,有真知则名;文章不在名气,有灼见则灵。这儿有独立思考,无人云亦云;这儿绝不蹭热点,绝不炒夹生。学习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

我们这个节目主要是学习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的场所,因此很有必要搞清楚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这样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中国文化,有的放矢地传播中国文化和弘扬中国文化。

中西文化区别的文章浩如烟海,有不少见地很好。我发现这些文章在中西文化本质不同上的论述均有不足或不准确情况,所以我要在此与大家探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谈谈我的见解。

文化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文化也是在不断的演进变化过程中。由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各种主要文化都在互相影响,体现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就为认识文化的本质特征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如果谈本质区别,也只能从定性上来谈论,没有定量的考察,或者也只能从一些具体的现象上来谈论,不一定能触及本质。另外各人的经历、所学和角度均有不同。所以,这就会形成很多答案。因此,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来考察文化现象,比如需要从文化的概念来考察文化现象;需要从文化的源头来考察文化现象;需要从文化产生的地域来考察文化现象;需要从文化的特质来考察文化现象;需要从文化的典型代表来考察文化现象;需要从文化发展进程来考察文化现象。如果单纯从某个方面来总结中西文化的本质区别,可能并不准确,还有可能走入误区。

第一,从文化这个概念来说,“文”的本义是花纹。因为花纹总是画在物体上的,所以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后的“演化”和“分化”。“文化”最早出现在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中,“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从文化冲突来呈现的,而文化冲突最激烈的形式就是战争。

英文中的文化“culture”,源自拉丁文cultura和colere,本义为“耕作”、“栽培”、“养育”等,在印欧语系kwel字根,则有翻动土地、运转与耕作之意。后来,在西方人对“culture”一词实际使用中,它的涵义不断扩展,以致于“culture”的后来的涵义不仅包括土地的“cultivation”(耕作)即农业,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家室中植物的栽培,宠物的驯化,个人技能、人格、品德和心灵的“修炼”功夫,以及人际间关系和友谊的培养。在西方人的心目中这些活动被人们理解为“low culture”,即是低级文化。另外还包括艺术、科学以及观念的狂热“cult”即对诸神祉的关注、照料、供奉和膜拜。这些活动在西方人的眼中被视为“high culture”,即是高级文化。

从中西文化概念的不同,我们可以得到几个认识。当时中国人认为,人的活动就是文化,军事冲突均由文化冲突而来。当时西方人认为农业才是最早的文化形态,但是这个文化属于低级文化。

第二,从中西文化的源头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呢?或者说,中国有代表性的文化源头在哪里呢?那么非《易经》莫属。据《史记》记载,中国文明最早出现于三皇五帝时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了解的伏羲、女娲、尧舜禹那个年代。《易经》的起源也是在这个时期,所以如果用文字符号来形容中国文化的源头,那么《易经》可以称得上文化的根源。《易经》是中国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哲学的总源头。自古以来就是诸经之首,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科学中的科学。孔子阐述了《易经》的理论,写出了《周易》。《周易》也就是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这也是儒家学说的开始,因此也可以说儒家文化就是从《易经》传承而来。

西方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呢?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一个是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二个是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三个是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而这三大文明都汇总于基督教,并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构筑起庞大的文化体系。

从文化的源头,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主要就是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区别。

第三,从中西文化产生的地域来看,中国文化主要是产生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而西方文化主要是在环地中海区域,属于典型的海洋文化。中国文化植根于大地,西方文化漂泊于海洋。中国文化希望在田野,西方文化希望在彼岸。中国文化眼睛向内,着眼当前,未雨绸缪,西方文化眼睛向外,觊觎外部,伺机抢夺。西方谚语:一个人做生意,两个人开银行,三个人搞殖民地。这个谚语正是反映了眼睛向外,觊觎外部这个特征。

第四,从中西文化特质来看,在社会学中,文化特质就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或基本要素。文化既可以用物质产品表现,也可以用非物质产品表现。物质产品比如中国人吃饭使用筷子,西方人吃饭使用刀叉。比如中国人姓名是姓前名后。西方人则相反。礼仪方面中国人作揖、鞠躬,西方人拥抱、亲吻。这些区别非常多,有些人用这些文化特质来区别中西文化的本质,显然是没有找到文化的本质属性。关于刀叉的使用,实际上是将狩猎和捕鱼的工具直接当作餐具使用,只是缩小和精致了,说明分工还不发达,还没有发展到使用筷子阶段。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西方文化确实是海洋文化。中国很早就使用叉子当作餐具,其历史约4000年,真正使用餐具即筷子的时间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餐叉直到战国时仍在用,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

第五,从中西文化的典型代表来看,儒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包括《易经》《易传》在内的《四书五经》,基督教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旧约》和《新约》。

既然我们知道了文化的典型代表,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中找出主要的不同点,这儿只说两点。

首先,在对人性的认识上,儒家文化认为人本性善,基督教文化认为人本有罪。这也是中西文化思想根源上的本质区别。《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shuò)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人性虽善,但后天不进行教育、引导是要变坏的,强调学习教育的重要。因此,人本性善,教育为要,且皆可以为尧舜,为圣贤。基督教文化认为在GOD面前,人本有罪,这就是原罪说,通过赎罪悔罪,不仅要赎原罪,还要悔过现世的罪过,才可以改变命运,进入天堂。人本性善与人本有罪,是指人的由来;教育为要与赎罪悔罪,是指做人的手段;成为圣贤和进入天堂,是指做人的目标。所以因由来的不同,导致手段和目标的不同。

其次,在思维方式上,中国文化以辩证思维为主体,而西方文化则是以逻辑思维为主。《易传·说卦》说“观变于阴阳而立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个反映了中国人辩证思维的方法论。辩证思维是一种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而在单纯的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两者的关系是辩证思维属于整体思维的范畴,而逻辑思维属于局部思维的范畴,主要是归纳判断,属于低级层次。辩证思维一定是建立在逻辑思维基础之上的思维,而又避免了逻辑思维的局限性。国内有些公知,说中国人不懂或缺少逻辑思维,那是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懂什么是逻辑思维,更不懂中国自古就有的高级层次的辩证思维。

说西方文化以逻辑思维为主,实际上还抬举他们了,只是由于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而已。比如逻辑思维根本就推导不出万能的神的存在,比如神使者与雅各布摔跤的故事。神使者于是说:“从现在起,你别叫雅各布了,改叫以色列:意思是战胜神使者的人,因为你跟神使者摔角居然没有输”。这件事情违背简单的道理:神使者不是凡人,不可能战胜不了雅各布。如果战胜不了雅各布,说明神使者就是个凡人。如果神使者是凡人,那么神也就是个凡人,至多是个奴隶主或奴隶主的总代表国王而已。

第六,从中西文化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文化中儒家文化与道教、佛教高度融合,外来的佛教已经中国化,产生了禅宗,发展出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文化,近代又引入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与西方文化及马克思主义的交流和冲突中,外来的马克思主义已经与中国的实际即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已经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中基督教文化,经过16世纪的宗教改革,适应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伴随着基督教与资本的相互作用,基督教的向外扩张性与资本贪婪的本性决定了两者的高度一致性。基督教借助资本力量向外扩张,资本借助基督教向各国输出,最终产生了被资本控制的披着民主和科学外衣的基督教文化。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筷子为主要特质的农耕文化;是以《四书五经》为典型代表的儒家文化。如今中国文化是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以毛泽东思想为主要精髓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以刀叉为主要特质的海洋文化;是以《新旧约》为典型代表的基督教文化。如今西方文化是经过改革后的,适应资本需要的,以西方民主和科学为标榜的基督教文化。

认识了中西文化的差别,我们再来看西方世界如何看待、对待中国,就容易理解了。

西方人之所以不断打压中国,是因为他们自己认为他们是高级文化,所以白人至上,中国是农耕文化属于低级文化。西方民族本是以海洋文化为主体的海洋民族,由于他们的生存主要是依靠捕捞这种攫取方式,而不是生产方式,关注点不是自身的发展,而是外部世界,别人的存在,所以他们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冒险精神。他们信奉一神教的基督教,这也是他们向全世界强力推行所谓的普世价值的根本原因,为此,他们处处排斥异己、奉行非白即黑、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理念,不断通过侵略,来掠夺他国,并将此进行美化成推广西方民主的普世价值,成为侵略有理。他们本身原本有罪,而赎罪悔罪,客观上有其积极意义,但其目的,不是为了别人生存的更好,而是自己能否进入天堂,格局其实是非常狭小的,境界其实是根本没有的。由于可以赎罪悔罪,那就可以不断的犯罪。基督教为他们的侵略、抢夺、殖民、说谎、欺骗等等一系列恶行,打开了方便之门。

因此,西方文化实际上是一种落后文化,从餐具的使用上,从思维方式上,从攫取的生存方式上,从赎罪悔罪的目的上,都可以看出来。如果这种文化掌握和控制了世界,那世界将会变得怎样?

2022年2月13日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