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几年后最火的电视(五年前有哪些热门电视)

几年后最火的电视(五年前有哪些热门电视)

更新时间:2022-03-07 06:53:41

《鱿鱼游戏》爆火之后,有记者问导演黄东赫,什么时候拍第二季。

黄东赫说,暂时没打算,为了第一季熬得牙都掉了,要休息下。

结果,这才几个月,二三季都安排上了。

没办法,网飞给得实在太多了,掉一口牙也值了。

不止《鱿鱼游戏》,如今的网飞对韩国的投资已经到了狂撒钱的地步。

前段时间公布的片单就是最明显的信号。

近20部作品,蓄势待发。

足以看出,2022年网飞把注基本全压在了韩国市场上。

谁会成为《鱿鱼游戏》之后的大爆款?

网飞和韩国的合作会走向何方?

我们一起聊聊——

>>>>预测:谁会是2022爆款

>>>>影:

NO.1《杀死福顺》

主演阵容亮眼,戛纳影后全度妍,韩国忠武路“三驾马车”之一的薛景求压阵。

还有个特别出演,黄政民。

故事讲述A级杀手“吉福顺”,在公司续约前卷入纷争。

可以预见片中打戏占比大,动作爽片无疑。

导演卞成贤之前执导过相同题材的《不汗党》,打戏亮眼,可惜剧情格局不大。

所以,不用担心,即便编剧拉垮,也能保障打戏。

NO.2《卡特》

《恶女》《我是杀人犯》的导演郑秉吉新作。

故事讲述,病毒猖獗的韩半岛,失去记忆的特工“卡特”进入了一段激烈的追击战。

剧情跟《谍影重重》有些类似。

背景有《釜山行》那味儿。

主演周元硬汉风十足,表演靠谱。

如果反响惊人,大概率会跟上续集。

NO.3《夜叉》

故事讲述在中国沈阳活动的海外特工队队长和被降职到国情院的检察官,一同寻找朝鲜失踪高层。

中国、韩国、朝鲜。

牵扯三国特工争斗,敏感指数爆表。

导演罗贤之前执导过《登陆之日》,也牵涉多国,但效果一般。

能不能成为《暗杀》一样的好作,悬。

NO.4《首尔大作战》

以1988年汉城奥运会为背景,讲述上溪洞车手们盗取VIP秘密资金的故事。

《速度与激情》 《夺宝联盟》即视感。

导演文贤盛之前执导过《朝韩梦之队》《王的记事薄》,并没有动作类型片执导经验,且过往成片效果一般,让人捏一把汗。

不过,主演刘亚仁的演技是个绝对保证。

剧情再拉,他的表演一定会值回票价。

NO.5《贞伊》

网飞深度绑定导演延尚昊新作。

《釜山行2》拉垮之后,延导终于放弃了丧尸题材。

这一次,他瞄准了科幻。

影片讲述了未来机器人、人造人之间的故事。

值得一提,该片请到了影后姜受延出山。

姜受延,韩国演艺圈大前辈。

韩国历史首位世界三大电影节影后,韩国首位片酬过亿的女演员。

能请到她出山,要不就是剧本确实不错,要不就是……网飞给的还是太多了。

>>>>剧:

NO.1《僵尸校园》

又双叒叕一部丧尸剧。

该剧改编自2012年的漫画《极度恐慌》。

故事讲述不知名病毒侵染校园,被感染之人成为丧尸,仅存的学生不得不寻求生路。

原著故事恐怖氛围拉满,对绝境之下的人性描写极为现实冷冽。

如果早几年拍百分之百成为绝对爆款。

但如今有了太多丧尸题材,观众难免疲乏,能不能爆多了些未知。

NO.2《纸钞屋(韩版)》

这个项目简直是爆上加爆的爆款种子。

原版《纸钞屋》是《鱿鱼游戏》前网飞收看人数最多的非英语剧集。

阵容表里,有《鱿鱼游戏》的主演朴海秀。

强强联合,足见强劲。

除朴海秀外,阵容适配度也是一绝,刘智泰饰教授、金允珍饰里斯本、全钟瑞饰东京、金智勋饰丹佛、张允珠饰内罗毕……

导演金弘善执导过《鬼客》《Voice》,氛围感达人。

编剧柳勇在近期作品一般,但曾写出过经典韩剧《狗与狼的故事》,还是有实力的。

而且,根据目前释出的概念预告大胆猜测,该剧应该是和原版并行叙事,形成一个宇宙。

纸钞屋宇宙,我看行。

NO.3《苏里南》

一经公布就立马掀起热议的超强阵容:

河正宇、黄政民、朴海镇、张震、秋瓷炫……

导演是执导过《柏林》《特工》的尹钟彬,河正宇的老搭档了。

网飞给这部剧拨出了350-400亿韩元的制作费,创下了亚洲电视剧历史上单集投资最大纪录。

故事讲述一个抓捕南美毒枭的秘密行动。

看来,这么高的制作费不止于演员片酬,说不定还有多地取景的原因。

NO.4《快递司机》

故事改编自同名漫画,讲述大气污染严重的未来,只有靠快递可以活下去。

剧情设置偏向暗黑乌托邦,属于一个高概念。

导演曹义锡之前最成功的作品是《绝命跟踪》,警匪追击这样的动作片。

而对这种高概念设定曹导没什么经验。

如果《快递司机》走向是像“速激”那样,那这部剧立马爆率翻番。

NO.5《少年法庭》

故事讲述讨厌少年犯的刻薄法官,在法院遇到的各种少年犯事件。

原本该剧期待值一般,最近释出的预告片给人不小惊喜。

整个预告的紧张氛围拉满,质感不错,颇有当年大爆款《信号》那味儿。

再加上不老影后金惠秀的表演。

赌一把,大概率会成为今年的话题之作,类似于《窥探》《恶魔法官》。

以上10部影剧是爆款的种子选手。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作品。

电影有,《解禁男女》《20世纪少女》……

剧集有,《黑色的新娘》《安娜拉苏玛娜拉》《Somebody》《模范家族》《恋爱大战》……

大家期待哪一部?

欢迎留言提名。

>>>分析:网飞韩流,各取所需

“网飞从不发表任何意见,只给钱。”

《王国》编剧的一句发言,让网飞荣膺世界最好的甲方。

第一季成本超支,第二季预算爆表,面对《王国》的烂摊子,网飞没一句怨言,痛快拿钱堵窟窿。

“有钱事少”成了网飞开拓海外市场的绝对杀器。

即便是财团霸占、文化市场高度发展的韩国,面对这样的诱惑也很难拒绝。

看似 “土财主”人傻钱多,其实人家精明着呢。

集中力量大撒钱,为了守住海外市场,也为的是守住网飞根基。

一直以来,网飞盈利是个老大难问题。

自创办之初,长期债务年年扩大,每年的财报公布日,基本就是网飞叫衰日。

近日,网飞发布2021年财报,虽有盈利,但股价当日暴跌21%。

暴跌皆源于财报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新增用户预期。

网飞给出了250万,连业界预期的一半都不到。

流媒体的用户天花板终究还是来了。

其它流媒体股价都在下跌,迪士尼6.9%,亚马逊6%……

唯独网飞跌得最狠。

没办法,其它流媒体还有后台支撑,网飞完全是孤军奋战。

它唯一依靠的只有用户订阅量。

这也让“250万”成了一个危险的信号,网飞还有优势吗?

2.22亿付费用户,全球最大流媒体;78%,美国市场渗透率最高……

目前看来,网飞还是流媒体届绝对霸主。

但劣势步步逼近,网飞必须寻求转机。

涨价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可一旦涨价,必然会损失一部分用户。

而其它几家流媒体早已虎视眈眈。

最大劲敌,IP大户迪士尼,Disney 上线5个月就能达到网飞七年的用户数。

一旦松懈,Disney 势必会迎头赶上。

以前,网飞还满不在乎,现在也有些慌了:

“随着世界各地的娱乐公司开发自己的流媒体产品,竞争在24个月中愈演愈烈,这种增加的竞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边际增长。”

用户都是多情的,谁家有好内容就去谁家。

但凡其它流媒体出现爆款,绝对会拉走网飞一大批用户。

开拓国际市场是网飞缓解困境的一条出路。

好在亚太地区是网飞业务收入增长最快的地区。

尤其韩国市场,投资回报率最大。

网飞2018年在韩国设立办事处,第二年《王国》问世,当年就夺得《纽约时报》年度十佳,豆瓣年度评分最高韩剧。

去年的《鱿鱼游戏》制作成本只有2140万美元,带来的收益约为8.91亿美元,相当于成本的40倍。

超乎想象的“鱿鱼效应”创造了网飞股价上市历史新高,网飞掩饰不住兴奋地宣布,“《鱿鱼游戏》是我们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视节目。”

网飞联席CEO里德·哈斯廷斯参加财报发布会采访身穿《鱿鱼游戏》服装

如今的网飞严重依赖爆款续命,而唯一可能给它创造奇迹的只有韩国。

“文化立国”政策确定后,韩国的文化市场高速发展,趋于成熟。

演员好用且合适,腕儿再大,片酬加在一起也只占制作费的10%。

即便被诟病没什么文化基底,但架不住韩国文化工作者的学习能力。

综艺看日本,电影学中国,融会贯通,早早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或许,韩国不是最好的文化创作者,但一定是最好的文化融合家。

如此一看,韩国简直是网飞的一块儿天赐试验田。

同样的,韩国也需要网飞。

网飞入驻之前,韩国文化市场隐隐走入一种自我复制的刻板窠臼。

网飞就像一条鲶鱼,让濒于死气的韩国文化市场又有了生机。

大成本的《王国》,敏感兵役话题的《D.P》,一直没能力尝试的科幻题材《胜利号》……

多次试炼后,出了一部最成熟的文化工业爆款《鱿鱼游戏》。

即便一万个瞧不起《鱿鱼游戏》也不得不承认,韩流早已开始侵蚀世界。

举个例子,韩流乐团。

据The Hollywood Reporter报道,男团防弹少年团给韩国GDP贡献了近50亿美元,占韩国整体GDP0.3%。

BBC将防弹少年团称为“21世纪的披头士”,《卫报》称“防弹少年团是第一个到达西方音乐产业最顶峰的韩国组合”。

不仅如此,处处都是韩流侵蚀的迹象。

新版牛津词典增加26个韩语单词,美剧里演员开始逛韩超吃韩式泡面,韩国演员成为好莱坞各大IP的强力候补人选……

当年《寄生虫》的操盘手李美敬曾说,“我梦想的世界是,全世界的人每周吃一次韩国菜,时常听韩国音乐,一年看两次韩国电影。”

以前觉得可笑,现在竟一步步成了现实。

韩流和网飞能如此默契,追根究底,走的是一个路子——快节奏的侵蚀。

网飞工业化的输送文化项目,把爆款DNA刻进每个作品里,配合铺天盖地的营销策略,用最快的节奏霸占用户最多的时间。

打破行业规则的“一次性放出”,让追剧成为了不到一周就能完成打卡任务。

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咀嚼。

还没等观众反应过来,下一个“爆款”就砸来了。

这般快节奏的攻城略地,效果恐怖。

文化作品不再是时代的感悟,是排列组合的结果,搞烂的《爱死机》就是最大的报应。

韩流也是如此。

艺人沦为工具人,韩国娱乐圈已经成为一个默认的吃人行业。

看起来文化输出是到位了,但文化和现实的割裂愈加明显。

就像《鱿鱼游戏》,明明讲的是反抗资本,如今反而成了资本狂欢的底牌。

如今,韩流与网飞联手,看似强强联盟,创造一个个文化奇迹。

同盟的背后也不过是塑料情谊的相互利用。

网飞需要韩流来赚得转型内容的长期发展,韩流需要网飞的海外布局做广泛宣传。

各取所需,打的还是资本小算盘。

问题是,两方目的看似不同,实际上也在暗暗争夺文化阵地。

输出的网飞韩片慢慢变成了“美式骨,韩式皮”,内敛的东方温情难再受重视。

网飞呢,给别人做了嫁衣,把韩流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推到了全世界。

最后,谁会被谁吞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