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40一50年代的农村电视剧(50年代老农村电视剧)

40一50年代的农村电视剧(50年代老农村电视剧)

更新时间:2021-12-29 18:37:49

生产队,大集体,社员;这些字眼是一个时代的标签,或者是一个时代的片段,只不过这些片段将那个时代的距离拉得有些长;长的给那一代人的脑海里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或激情满怀,或苦楚辛酸,或刻骨铭心,或一声叹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小三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这期间究竟发生了哪些事?这个时代究竟融合了什么样的历史缩影?在本文字里行间,五个场景,我们一起去重拾那个时代的大集体生活记忆!

大集体时代是人民公社时期的产物,那时候农村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大集体生产单位,过去称为生产大队;生产大队再按照人口,或土地规模划分成几个或十几个生产小队,每个生产小队辖有十几户或几十户人家,这个生产小队就是大集体时代最小的生产单位了;每个生产小队设有生产队长,副队长,记分员兼会计,保管员,饲养员,妇女队长等管理岗位,而每个生产队成员就是社员了。

生产小队虽然是那个时代最小的管理单位,但它有独立的工作场所,一般在每个小队的社场周围建立小队部,用于队部开会,记分员记工分,和队长安排农事等;在队部隔壁,建有饲养棚,饲料室,仓库,以及饲养员值班室等;在特定时期,每个队部还设立大厨房,建立了大锅灶,用于集体吃大锅饭;而队部的这些基础设施,一般都用院墙或篱笆围挡起来,这就是当时人们习惯称谓的队部场院;这个场院是整个生产队最为热闹的地方;因为从早晨开始,队部的铃声会召集社员从四面八方到此集中,然后接受队长的安排,开始一天的劳动;等到晚上,再回到队部记工分;那个时代的农村,很多地方没有通电;而队部常有喂牲口时点亮的马灯,所以队部就是那个时代农民晚上主要集中的地方,所有的夜生活也主要围绕队部开展。

一,记工分场景

大集体时代的劳动是以工分制记工的,也就是集体劳动评工计分,按月累积,到了年底时凭着工分累积分粮分物等;因此工分对每一位社员来说是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涉及每一位社员的衣食温饱;生产队时期有一句顺口溜说:“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足以显示那时候的工分对社员的重要性;因此每一位社员也看重每一次记工评分,但每一位社员分配到的农事种类不一定相同,劳动强度,劳动质量,以及劳动结果也不完全一样;所以,等到了收工之后,社员们需要来到队部,看队部如何评定当日的记工。

当时的记工主要是队长依据每个社员的劳动强度,劳动质量和劳动态度;并结合性别,年龄,劳动技能和集体威望等因素,综合衡量和评定每一位社员的工分;但在评工过程中,往往会掺杂一些队长的主观评定,因此在记工过程中会发生不少争议;比如相同劳动力,相同的劳动过程,劳动质量几无差异,但生产队长给评出的工分却三六九等;这就引起了评分低的社员不满,因此要求复评;而复评过程中会引起其他社员的攀比,于是一场记工过程会延续到半夜也没记出个子丑寅卯来;因此,过去的生产队时期的农民,晚上的很多时间是用来参与记工评工的。

二,学习场景

那时候,晚上学习也是大集体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公社时常会安排队部学习上级指示精神,也为农民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意识,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加油鼓劲;所以,每个队部都会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安排社员学著作,学老三篇,学大寨精神,忆苦思甜,讲心得体会等,当然也包括生产动员,和阶级教育;有时年轻的社员要聚在一起,学唱革命歌曲,排练样板戏;比如红灯记,白毛女,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洪湖赤卫队等;有时候有些节目还要到公社参加汇演评比,或者到其它村交流演出;而这些学习过程几乎不会脱产,一般白天参加集体劳动,晚上年轻人到队部场院,靠挂在马厩上的马灯照亮,边学边练。

而到了农闲时间,很多大队部开办了扫盲班;那时候的农民文化知识有限,有些人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所以大队依据上级指示精神开设了扫盲班,凡是有识字需求的,或者被安排参加识字班的社员,在吃过晚饭后,统一到队部或小学校参加识字学习;而参加识字班的成员以年轻社员居多,比如姑娘,小伙子聚在一起,表面上是来学习的,私底下小伙子拉下姑娘的手,姑娘偷偷塞给小伙子一个舍不得吃的鸡蛋也是常有的事;总之,那个时期的学习,也是农民夜晚生活的一部分。

三,夜战场景

夜战一般发生在农忙时期,或者赶农时,赶天气而采取的一种加班生产过程;比如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都会发生夜里加班生产的夜战场景;因为麦子堆积在麦场上,而预报近期会有大雨,如果麦子长期堆积在一起,再遇上连阴雨,麦子会发生霉变腐烂过程;造成损失,是所有人不愿看到也不愿接受的;所以,生产队长会依据气候情况或者上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麦子脱粒颗粒归仓;参加生产队大夜战,几乎能劳动的生产队员都要赶到麦场,接受队长的指派;就连孩子们也要接受力所能及的委派。

夜战开始后,生产队的场院上被各家带来的马灯照的灯火通明;有人抱麦捆,有人铡麦秸,有人挑草,有人落麦糠,有人垛垛子;那时候的脱粒机稀缺,一个生产队只有一台脱粒机,如果所有人都围着一台脱粒机转会窝工;所以队长会安排一部分有经验的老农,另外开辟一块场地,用牛拉碌碡,或者人拉碌碡的方式压场脱粒;而一部分妇女会在队部的大灶房里忙活,烧一大锅米粥,蒸上几屉馒头;即使没有菜,劳累一夜的人们吃粥咽馒头也吃得有滋有味;所以,生产队时期的农民,也有一部分夜晚的时间,被夜间加班劳动所占据。

四,看电影场景

大集体时期,看电影是那个时期农民少有的夜生活内容之一;因为公社到每个大队放电影,都是有一定计划性的;轮到哪个大队,哪个大队就派人到公社将放电影设备连同放映员一起请来;放电影的设备主要有放映机,荧幕,和发电机;电影设备拉来后,有人帮助埋上两根竹竿,升起荧幕,等候放映员吃饱饭开始放电影;放电影的日子,大队会提前通知小队,由队长通知各队社员看电影。

所以,在放电影的那天,队长也会安排早一些收工,人们吃罢晚饭,搬个小板凳到麦场上等候放电影;放电影的日子,也是孩子们最为高兴的时间,有的孩子在太阳还未落山之前,就搬来板凳放在荧幕之前最中央的地方占据最佳观看位置,然后回家吃罢晚饭和小伙伴一起再返回放电影的地方;电影未开映之前,孩子在会场追逐嬉戏;大人们也相互聊天,也有姑娘小伙子在会场隔着人群眉目传情;不时有大叔开着大嫂的玩笑,被大嫂拧着耳朵求饶,引来阵阵哄笑。

五,牲口棚夜聊的场景

生产队时期的夜晚,在记完工分之后,在没有学习任务和夜战任务,且没有电影可看的日子里,生产队的饲料棚就是社员最喜欢呆的地方;因为饲料棚里堆放着生产队喂牲口的草料,比如晒干的草棵,麦秸,豆秸等物;而这些饲草比较柔软,人坐在上面或趴在草堆里,不仅暖和,有时还能扒拉出一两粒未打净的豆粒,含在嘴里也顶饿;那时候的生活不像现在富足,有些家里被褥不宽裕的年轻人,常钻在牲口棚的草垛里兑付一夜,有时候一个草窝能趴好几个年轻人。

那个时期,人们之所以爱往生产队的饲料室钻,还有一个原因是,常常喂养牲畜的饲养员都爱讲古;冬日的晚上,人们到饲料室聚齐后,饲养员先来讲一段历史故事;然后在众人的要求下,再讲一些带有颜色的故事或经历;等饲养员起身给牲口添加草料的时候,人们开始天南海北大侃胡聊一通;当饲料棚传出酣声的时候,大多已近半夜,性尤未尽的人也只能沉沉睡去,一夜无眠。

概述

其实,生产队时期的农民,晚上所干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搞编织,纳鞋,串门子,偶尔打打扑克下下棋;饿的时候,到田间找些能够填饱肚皮的农作物等;只是一晃多少年过去了,有些那个年代的人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即使还健在的那代人,大多已上了年纪;再回想那个时代的生活,有人记忆犹新,有人不愿提起;因为那个时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三十年的历程,即漫长又短暂,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所以我们理解那代人经历过的那些事,也祝愿走过那三十年的那一代人在如今的岁月里康健安好!

#2021生机大会##2021加油带头人###冬日生活打卡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