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为什么电视机的评价那么多(现在还有普通的高端电视机吗)

为什么电视机的评价那么多(现在还有普通的高端电视机吗)

更新时间:2022-01-01 11:04:52

“90%以上的电视剧都存在买收视率的情况,收视率造假是困扰影视行业的一颗大毒瘤。”在接受《法治日报》采访时,金盾影视中心主任李学政向记者透露,今年4月,他参与投资的一部电视剧在卫视播出,这部剧一共卖了1个多亿,却花了9000万元买收视率,“挣的钱全部花在这上面了。”

收视率造假并不是什么“新闻”,有不少制作人都公开表示购买过收视率。作为评估电视节目的代表性指标,收视率本该经由第三方机构独立调查得出,这决定了收视率评价标准的公信力。然而,现实中,不论是制作方、电视台和广告主的自觉“合谋”,还是像李学政这样被迫裹挟其中的影视人,最终都会使本该客观的收视率统计,变成掺杂私心和利益的商业交易。

除了样本户被污染、统计数据遭篡改,被明码标价的收视率,更侵蚀着影视行业的良好风气。如果制作方把大量的创作收入,都用在收视率造假上,势必影响对作品的投入,所得收益也不能很好地投入到其他创作上。当花钱买数据的做法成为“潜规则”,收视率便丧失了反映作品真实影响力、引导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作用。恶性循环之下,影视创作容易变得短视功利、粗鄙庸俗。这种不良风气,对那些真正用心创作的作品也不公平。

收视率造假成风、难以根治,一方面源于该利益链条上各方势力的盘根错节。利益关联的各方既是压力的传递者,某些情况下也是无法逃脱的受害者。为了更好进行利益捆绑,一些迫于经营收入压力的电视台会和制作方以收视率为注,签订“对赌协议”。在此过程中,不乏数据造假机构推波助澜,将买卖收视率做成一门生意,并以此迫使制作方花钱买“好看”的假数据。

另一方面,收视率长期主导电视节目评价体系,为影视剧行业埋下了“唯收视率”的偏颇导向。人人喊打“唯收视率”,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甚至还有原媒体界人士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2011年10月,广电总局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不得搞节目收视率排名,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搞末位淘汰制,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排名衡量播出机构和电视节目的优劣”。

之后,国内首个收视率国标《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出台,明确提出收视数据不是节目评价的唯一指标,不能揭示节目的思想性、艺术性,应避免收视数据在市场分析和节目评价中的滥用。这些意见准则点明一个常识,那就是“唯收视率”的做法并不可取。即便收视率的调查过程不被污染或干扰,想要在固定样本中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也存在较大难度。此外,新媒体的视听环境,同样影响着节目评价的维度,仅仅依靠传统的数据统计,必然无法跟上互联网形势。

“唯收视率”是一种盲目极端的数据崇拜,在评价机制上,它和其他领域的“唯流量”“唯发行量”“唯票房”“唯分数”等可谓如出一辙。影视剧作品首先是文艺作品,数据可以展示一部分观众的体验感受,但却无法反映所有观众的期待。同样,文艺作品也有很多内在评价尺度,不可能过度迎合资本、市场。不乏有些优秀作品,是在时间沉淀中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有些精益求精的小众文化作品,最初也不是完全以收视率作为创作导向。

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如果文艺创作只想走捷径、求速成、逐虚名,幻想一夜成名,最终只能是如过眼云烟,留不下什么印记。千辛万苦打磨剧作的电视人,决不能被花钱买收视率的乱象绊住脚。只有坚持打破单一僵化的“唯收视率”评价机制,形成开放多元、肯定创新的激励氛围,才能让电视人卸下负担,不再忌惮。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