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电视剧红军东征30集央视播放(湘江之战电视剧40集)

电视剧红军东征30集央视播放(湘江之战电视剧40集)

更新时间:2022-01-13 23:52:14

1937年抗战爆发后,我党为全民族的利益果断抛弃同国民党当局的恩怨;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东渡黄河去山西抗日。

但鲜为人知的是,当时的红军数量事实上远远超过国民政府给予三个师所能容纳的范围。

也就是说在改编八路军之后,红军实际上还超标了3.4万人。

那么改编前的红军如何发展到近8万人,超编的这一部分后来又如何安置呢?

八路军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抗战前实力有所恢复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但是红军在长征中付出的代价也是空前的。比如中央红军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时有8.68万人,过了湘江之后只有不到3万人。

1935年10月到达陕北的红一军团,包括红三军团缩编的红四师在内只有7000人;甚至连红一方面军的番号都取消了。

幸亏红25军先到了陕北,同陕北地方红军红26军和红27军会师后合编为红15军团。

红一军团同红15军团4300人会师之后,才重新恢复了红一方面军的番号。

长征

但如果说中央红军出发时8万多人,只有7千人最后到了陕北也是不准确的。中央红军出发时有五个军团,只有红八军团在湘江战役后被取消番号编入了红五军团。

红五军团后更名为红5军,和更名为红32军的红九军团在“草地分兵”后同红四方面军行动。

红四方面军在1935年3月开始长征时,下辖红4军、红9军、红30军、红31军等共有8万余人。

可红四方面军领导者张国焘非要南下四川,结果到1935年冬被迫退守四川西部山区的红四方面军;连同红5军和红32军在内,仅有不到4万人。

张国焘

相比之下贺龙、萧克他们指挥的红二、六军团1935年11月长征后,一直在8000人上下。

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为了壮大贺龙他们的实力以促成全军北上;中央军委下令由红二、六军团,和红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终于会师,此时红军大约有5.5万人。

但为了打通外援通道,红四方面军下属的红9和红30军;连同红一方面军的红5军又组成了“西路军”,在徐向前等带领下开始向新疆进军。

这支有21800人的队伍大部分都损失在同“马家军”的交战中,这样留在陕北的红军一度只剩下33800人。

贺龙

由于在教科书和很多影视作品中,只明确了红军改编八路军后有三个师的番号;对于八路军改编初期的人数,3万人或4万人的说法都有。

大家可能会认为留在陕北的红军被全部改编为八路军,但事实上到1937年红军已经在陕北发展壮大了。从“西路军”出发到“西安事变”之前,蒋介石仍然调动大批人马,妄图将红军消灭在陕北。

我军为壮大自身首先利用主力红军中相对富余的装备(主要是沿途缴获的地方军阀性能不好的枪),把陕北和周围其它地区的红军游击队、赤卫队、县苏维埃警卫营升级为正规红军。

并给予红27,红28,红29,红30军的番号(有重复之前的);还有陕北独立一师、二师,陕甘宁独立一、二、三、四团,这些地方红军共计8700人。

蒋介石

同时红军东征打了大胜仗,不但获得了大量的钱粮供应红军,而且在山西境内扩充了8000多人。

1936年底“西安事变”发生之后,为应对中央军大举进攻,张学良和杨虎城一度邀请红军到关中地区附近协防。我党则借机大力宣传“联合抗日”,吸收了一大批热血青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东北军和17路军主动给红军让出了部分地盘;比如中共中央就是在1937年1月13日进入延安县城的。这样红军之前严重供给困难得到了缓解,部队扩充规模有了保障。

因此到1937年8月时,陕北红军共有红一方面军24000人,红二方面军11500人,红四方面军14800人。红军总部直属机关和院校人员10000人,未编入三大主力的陕北红军14100人,“西路军”幸存者5600人,共有约80000人。

西安事变报道

蒋介石试图用编制限制我军,双方交锋半年达成协议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终于可以考虑联合抗日。

从1937年2月开始,国共双方就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编制问题而进行了近半年的谈判。

可事实上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把中共的善意看成是“投降”“招安”,根本不把中共看成一个平等的谈判对象;再加上当时日本对国民党当局的威胁还没那么严重。

所以蒋介石妄图把红军规模限制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以便能够借日军之手彻底消灭。

我党提出按照红军8万的人数,应编为一个路军,下辖4军12师36旅;不出所料这个方案被蒋介石一口回绝。

国民革命军

后来我党又做出妥协,提出只编一个路军,直辖四个师12旅24团。但蒋介石仍然认为四个师太多了,只能编两个师4旅8团,人数最多15000人;师以上不设统一指挥,由军委会领导或西安行营领导。

后来又坚持只编三个师,每师三团。按照蒋介石的想法,没让红军缩编到“西安事变”前双方接触时,其坚持的3000人已经是重大让步了。

此外蒋介石还妄图干涉红军的人事问题,妄图改变红军的性质。

双方最开始接触时蒋介石提出红军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毛泽东和朱德等需出国考察半年后再重新安排;这一险恶用心自然不会被我党接受。

蒋介石

双方正式谈判后,蒋介石先提出向我军中加入大量的政训人员。被我党拒绝后,又提出所有团以上的副职和参谋长要由国军军官担任;甚至异想天开到想让大特务康泽,出任政治部副主任。

蒋介石这样做固然出于反共目的,但其靠人事变动来“挖墙脚”也是好手;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后,蒋介石就靠这种手段把众多被重创的军阀部队改编成了中央军。

双方就这么从1937年2月一直争论到1937年7月,勉强达成了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三个师6旅12团的方案。

但何应钦报到蒋介石那里之后,蒋介石再次拒绝。

何应钦

周恩来亲自上庐山同蒋介石面谈,蒋介石还在坚持“3师9团”方案;蒋介石还试图拉拢周恩来,破坏我党对军队的领导。

直到七七事变之后华北局势骤然紧张,蒋介石急需红军改编去抗日。9月22日才最终同意发布,早就敲定好了的3师6旅12团方案。

有人认为蒋介石把被红军消灭的东北军三个师番号给红军,意图把“霉运”转嫁给红军。但事实上115师属67军,120师属57军,129师属53军;被红军消灭的则是105师,109师和110师。

早在“两广事变”时蒋介石就借“整军”来削弱东北军,“西安事变”后更是挟私报复,将当时东北军17个步兵师整编为10个。上面三个师的番号被强行裁掉,一转手就“送”给了红军。

周恩来

为打破蒋介石限制,我军自行创造番号

根据最后的方案红一方面军主力改编成115师,共计15500人;原红一军团中的红2师和红4师改编为343旅685和686团,原红15军团改编为344旅687和688团。

红二方面军主力改编为120师,共计14000人;红二军团和红28军改编为358旅715和716团,红六军团改编为359旅717团,红32军和总部特务团各一部改编为718团。

红四方面军留在陕北的部队改编为129师,共计13000人;红4军改编为385旅769和770团,红31军改编为386旅771和772团。

以上三个师合计约42500人,加上八路军总部直属队约46000人。

八路军

事实上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并没有严格执行12团的编制。

红一军团改编为343旅后作为红军绝对主力的红1师,却单独拿出来变成了115师独立团。

120时在改编时红32军被一分为二;其94师成为359旅一部分,而96师却变身为120师教导团。

相对来说红四方面军基本上是红军一个军变身为八路军一个旅,但是将援西军随营学校和西路军幸存人员组成了129师教导团。

因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连同总部炮兵团在内,一共有16个团。

红军

当然一看到独立团这个番号,大家就会联想到《亮剑》中的386旅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等。这是后来八路军人数翻了几番,蒋介石却拒不批复新番号的情况下被迫而为之。

而在1937年时,这个情况还不是很严重。

不过国民政府从不承认这些“编外武装”,严格按12个团的编制每月发饷63万法币;115师独立团过黄河时被晋绥军军官刁难,后夹在686团内才蒙混过关。

《亮剑》剧照

此外为了尽量在三个师的番号里多编制部队,我军又在师直属队上做文章。

参考国军编制,每个师的直属队编有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和特务营;按说一个营也就几百人。

但是八路军的直属队中各营只是换个名称的地方红军中的军、师,许多人数超过千人。

比如120师工兵营下面还有3个营,一共1400人;120师辎重营和120师特务营也都辖有3个营,实际上是团的编制。

八路军120师

扩充军校学员和遣散编余人员,八路军基本解决了人员安置

通过组建三个“黑户”团和尽量扩充直属队,八路军三个师的人数比编制上的12个团多出10000人。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同文章,提到八路军的人数会有很大出入。

考虑到陕甘宁边区也并不是十分安全的后方,也不能指望国军来拱卫。

中央决定留下115师部分直属队,120师直属队和718团,第129师直属队,第385旅旅部及770团;共计9000人组成了陕甘宁留守兵团。

因此真正东渡黄河的三个师建制都不全,三个师36000人的数字也就出自这里。

陕甘宁边区

事实上剩余的3.4万人当中,有相当多的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还有2000多人是荣军院的伤残人员。这些人本来就不受编制协议限制。

为安置多余人员,中央大幅度扩充抗日军政大学的规模。改编后红军大学和红军教导师(原红军步兵学校)的5000学员,全部成为抗日军政大学的学员。

红军编余干部和战士也可以入抗大学习,到1939年2月已经先后有1.2万人参加了抗大轮训。

事实上从国内战争到对日作战,无论是对我军还是国军都是全新的挑战。

抗大

在惨烈的正面战场,国军百战之师以国内战场的经验和战法,面对火力强大的日军,往往自身损失惨重却未能取得满意的战果。

对这个问题我党高瞻远瞩,让那些红军编余干部尽可能地通过学习提高其素质,作为未来扩军的储备人员。

抗日军政大学一度扩编到了12所分校,办学规模甚至可以堪比当时国民党的中央陆军学校。每个分校学员有2、3千人,其中近一半是编余的红军干部。

在这些能用的办法都用尽之后我军还有最后一个无奈之举,那就是遣散实在是无法安置的多余人员。

抗日军政大学

这一点可能让大家非常困惑,毕竟很快八路军的规模就开始壮大,干部数量是不够用的。

但事实上任何一支军队的实际编制人数,都是动态变化的。即便是从1937年到1949年我军规模一直在增加,具体到某个人也未必会一直留在军队。

所以在1937年时我军也将一些因年龄或身体原因不适合在军队中服役,陕北也实在没有地方可安置的人员派回原籍。

比如红4军副军长刘世模,原军委警卫团团长朱水秋都因伤/病离队,再也没能回到延安。鉴于当时的国共关系,国民党也欢迎我军这样“瘦身”。

刘世模

虽然近8万红军在1937年9月,只有3.6万人投入了抗日战场;但很快就打出了“平型关大捷”,让我党我军在山西站稳了脚。

随着华北抗日战场的变化,我军创建了大量根据地并扩充新部队。

这样在陕北“赋闲”的大批官兵有了发挥才能的地方,八路军进入了全面发展期。


参考文献

[1] 红军为何改变为八路军?其间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人民网

[2] 【抗战史上的今天】1937年8月25日 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国际在线-新闻

[3]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题 三:浴血奋战 保卫黄河.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15年09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