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第一伞兵队36集电视连续剧(第一伞兵队全集)

第一伞兵队36集电视连续剧(第一伞兵队全集)

更新时间:2022-01-12 16:55:10

1942年至1945年的中国云南滇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战场,是亚州抗日战争最早向日寇发起反攻的转折地之一,滇西抗日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场重要战役。滇西抗战从最初的失败到最终的胜利,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作为这么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本应是影视艺术创作的富矿,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反映云南滇西抗战的影视作品很少,成为中国及云南影视作品创作的盲区和空白点。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禁区终于被打开,滇西抗战题材的影视剧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一批纪录片、故事片,特别是电视连续剧如雨后春笋,竞相绽放。作为一个从事了40多年影视剧工作和影视收藏的影视人来说,就滇西抗战的影视剧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介绍。

一、外国篇

1942年随着中印缅战场成为太平洋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场后,大量的外国电影新闻记者纷纷来到云南,拍摄了大量的反映云南抗战内容的纪录电影,有美国拍摄的《史迪威将军》、《史迪威公路》、《飞虎队》和《新十字军东征太平洋》等,有英国拍摄的《日本暴行录》、《战争之路》和《仁安羌大捷》等。同时,一些亚洲参战国如印度、新加坡、朝鲜等国也拍摄和制作了一些涉及到本国参加太平洋战争的一些纪录片,如印度的《重返史迪威公路》,朝鲜的《慰安妇》等。日本是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发动者,也是战败者,他们当时也拍摄了大量的纪录电影,如《二战日本实录》、《日本如何走向战争?》、《昭和的战争》和《太平洋之战》等。这些纪录影片里都有大量当时中印缅战区的真实记录,今天,当我们回看这段历史的影像资料时,往往都是出自当时这些摄影师之手和这些纪录影片。

在拍摄纪录片的同时,外国还派出一些电影艺术工作者来到中印缅战场,拍摄了一批故事影片,如美国1942年拍摄的《轰炸缅甸》、《飞虎队》、1944年拍摄的《反攻缅甸》等,战后他们又拍摄制作了一些反映这个战区的故事影片,如1954年拍摄的《紫色平原》和1958年拍摄的《飞虎娇娃》等。日本战后也拍摄了《缅甸的竖琴》、《野火》和《8月15日》等影片,讲述了中印缅战场上日本军人的命运和抉择。由于中国有严格的审片制度,这些影片是不会出现在公开的银幕上的,有些影片则作为“内部电影”在小范围内以批判和艺术赏析名目放映,观众量较少,知晓度较低。

这里介绍三部美国当年拍摄的故事影片,1941年12月20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首次在昆明上空迎敌,共击落9架日军轰炸机。首战交出了9:0的骄人战绩,打破日机独霸中国空域的局面,飞虎队因此一战成名,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在昆明上空的战绩轰动了全球,昆明人给他起了一个名响亮的名字:“飞虎队”,于是美国好莱坞也抓住了这个机会,于1942年拍摄了一部影片《飞虎队》,由美国当红影星约翰·韦恩主演,再现了当时飞虎队在云南上空与日本侵略者拼杀的故事。1944年盟军在中印缅战场开始反攻,美国华纳兄弟公司立即派出了导演和演员跟随的作战部队一起拍摄了一部故事电影《反攻缅甸》,这部电影实际就是在一边打仗一边拍摄的实战故事片,影片讲述了尼尔森上尉带着一群勇敢的伞兵,降落到敌后的缅甸去破坏日本的一个雷达站,随后他们又跟随史迪威将军的部队反攻,在最后的战斗中,成功的空降到密支那机场,胜利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又如,1957年拍摄的故事影片《飞虎娇娃》,讲述了一个美国飞行员和一个昆明女孩相爱的故事,他俩都在随后的反法西斯作战中英勇牺牲,他们在昆明出生的孩子于1957年来到了美国,溶入到美国家庭社会的故事。

二、中国篇

纪录片是再现一个时代风貌和表现时代精神的最好载体,近几年,中国也拍摄了大量的反映云南滇西抗战的纪录影片,其中不乏有一批高水平的作品,如讲述飞虎队故事的《飞虎队传奇》、《飞虎传奇》,讲述驼峰航线的《揭密驼峰》、《行走驼峰的日子》和介绍战场和战役的《松山》、《腾冲、腾冲》等。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的《南侨机工·被遗忘的卫国者》是一部较有影响的6集电视纪录片,该片表现了来自东南亚华侨突破日军重重封锁,回到国内在炮火连天的滇缅路上,冒死运送国内抗战急需的战略物资的故事。他们中的三分之一长眠在了那条生命线上。这是近百年来海外南洋800多万华侨在民族危亡的时候,采取的直接报孝祖国的行动,可以说,它是中国华侨史上一次最集中、最有组织、最有影响的爱国主义行动。台湾地区也拍摄了不少纪录片,如大型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冲天》中就有很大篇幅反映了滇西抗战的战事。

2005年,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拍摄了一部大型电视纪实片《滇西抗日战争纪实》,该片全方位介绍了滇西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各大战场、战役的情况,系统完整地介绍了滇西抗战的全貌。该片通过电视台播放和制作成VCD碟片在全国出版发行,销售量超过上万盘,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随后,我又制作了《腾冲保卫战》、《寻找53号飞机》和《抗战时期云南机场的建设》等一系列电视纪录片和电视、网络访谈节目,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利用讲故事的方法拍摄的故事影片是深受广大影视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1990年,由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影片《莽女追魂》讲述了在滇西抗战中,我国滇西边疆景颇族、傈僳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利用手中最原始的武器弓弩和长刀与日军展开激烈搏杀,保卫边疆和家圆的故事。1995年,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影片《生死千里》讲述了1942年日军入侵缅甸后,中国为了打通滇缅公路,一批批南洋华侨司机回国组成南洋汽车运输队的故事,运输队一路艰辛万险,不但要克服气候环境和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还要粉碎日军的围追堵截,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顺利的完成了运输任务。2009年,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又拍摄了一部故事影片《腾越殇魂》,讲述了1942年至1944年期间腾冲沦陷于日本的铁蹄之下,62岁的张问德临危受命,出任腾冲县县长,拉起游击队,组织民众配合远征军,发动全民抗战,迎来了腾冲抗战的最后胜利。影片生动刻画了老县长文人报国的情怀和年过花甲上战场用一腔热血报国的胆识,用一封字字铿锵有力的《答岛田书》,驳斥了日本侵略者的挑衅,令人钦佩。近几年来,中国还拍摄的一批反映云南滇西抗战故事影片,如《天菩萨》、《国际大营救》、《畹町桥》、《梦幻高黎贡》等等。

世纪之交是大家重新通过影视作品认识滇西抗战的一个历史时期, 1993年,一部由云南民间出资和集资拍摄了10集的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在云南开拍,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以滇西抗战为背景拍摄的电视连续剧,该剧通过VCD全国销售发行和部分电视台播出后,受到了较大较好的影响。 2010年中国又以此名拍摄一部45集的电视连续剧版本,两剧都以中印缅战场为背景,以中国远征军两次出国为主线,讲述了从1941年12月到1945年初中国远征军的征战经历,描写了同古战役、仁安羌战役、密支那会战和滇西大反攻中各大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2009年,根据中国远征军为题材拍摄的43集电视连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热播,该剧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在滇西抗战中,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苦难历程,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中国抗战军人形象,书写了一曲血肉之躯保家卫国的悲壮战歌。2005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逐日英雄》讲述了一群在日本航空学校留学的云南飞行员,响应中国政府的号召,想方设法冲破日方重重阻挠,回国参加飞虎队报效祖国的故事。 2015年拍摄的43集的电视连续剧《南侨机工英雄传》讲述了日军封锁了我国运输线后,急缺司机和技工,来自海外南洋的3000多名华侨毅然归国,不顾前途艰险,共赴国难,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个历史时期拍摄的电视连续剧还有38集的《远征,远征》、36集的《滇西1944》、36集《国际大营救》、22集《铁血远征军》、36集《逐日英雄》、32集《中国血》、、30集《大马帮》、23集《茶马古道》以及36集《第一伞兵队》和32集《边城》。这些电视剧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滇西抗战各个历史时期的战事和人文变化,让广大观众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

老兵影视博物馆是云南省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国防教育实践基地,收藏有六万多部影视片,其中收有上百部关于中印缅战场及滇西抗战的影视剧和一批当年外国随军记者拍摄的关于滇西抗战历史的原版外文影视资料, 2020年在研究会领导的组织下,与久恩外国语学校合作,对美国英语版纪录片《史迪威公路》进行了细致的编译工作,完成了全片英文翻译和中文字幕的视频编辑工作。该片的首次译制成功,为我省的今后滇西抗战史料整理和翻译工作走出了一条新路。

影视作品从来不是历史的旁观者,它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滇西抗战这段可歌可泣的悲壮惨烈的战争,塑造出一个个血肉丰满的英雄,讲述了一则则感人至深、意味深长的故事,揭开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尘封历史事件。滇西抗战是一个永恒的题材,除了纪念这段艰苦卓绝、英勇不屈的民族抗战历史,唤醒民族的集体记忆,同时它也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创造了一个珍惜当下和平生活的良好契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伟业,是一代有历史责任感的影视人的使命!

撰文:刘辉


《谈巢》视频专栏是一个自制语言脱口秀类节目的窗口。《闲话昆明》单元是对昆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深度的挖掘和全新的探索。该节目力求通过昆明的轶闻趣事、风物传说,完美结合知识与娱乐的故事化讲述,引领观众了解并理解昆明这座充满神奇历史和绚丽未来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