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40集国产电视连续剧(100集国产电视剧)

40集国产电视连续剧(100集国产电视剧)

更新时间:2022-01-05 22:49:17

国产剧里,有个系列堪称神奇:

第一部51集,豆瓣9.3。

第二部43集,豆瓣9.3。

第三部40集,豆瓣8.5。

且不说超过40集还能看的国产剧不多,连口碑都这么高,实属罕见。

距离第一部11年后的今天,第四部终于来了。

不卖关子了,它就是——《大秦赋》

在盘《大秦赋》之前,有必要先捋一捋这个系列之间的关系。

大秦帝国系列,说白了,就是一部秦的发家史。

第一部《裂变》主要讲秦孝公(侯勇 饰)和商鞅(王志飞 饰)变法,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一步步靠近那个理想的大治之世。

第二部《纵横》就是惠文王(富大龙 饰)和张仪(喻恩泰 饰)连横破合纵,还有铁腕女政治家芈八子(宁静 饰)的传奇故事。

第三部《崛起》的演员阵容沿袭第二部,讲的是昭襄王在宣太后、魏冉、白起和范雎等人辅助下弱六国,为统一奠定基础的故事。

而来到终章《大秦赋》,就是讲述了秦始皇(张鲁一 饰)在吕不韦(段奕宏 饰)、李斯(李乃文 饰)等人的辅佐下一统天下的故事。

秦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朝代,相信每个观众都不陌生。

它在我们历史书的古代史里,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选角和海报就能感觉到,完全就是老干部风,是雄赳赳的硬气。

就像第四部的曾用名《大秦帝国之天下》,

从海报到名字,都在向观众宣告:

我跟那种XX传和XX攻略的妖艳贱x不一样。

不是打着历史旗号恋爱、撒狗血的无脑爽剧,而是展现一个历史时代在变局中的激烈碰撞。

这年头,观众不瞎。

质量过硬的口碑之作,是会被看见的。

一部历史正剧,它究竟有什么魅力?

关键着眼于一大一小,一表一里。

什么是大?

沉重的历史画卷,雄厚壮阔的天下,尸横遍野的战场——亦是为表。

要体现这一“大”,靠的就是厚重的历史质感。

经过11年的更替,大秦人肉眼可见地有钱了。

第一仗,秦军发兵攻赵。

烽烟四起,两军对垒,画面壮阔宏大。

这样的宏大用细节来填充。

首先在造型上下功夫。

造型团队为剧中各诸侯国、各阶层不同身份的角色设计和制作服装11000余套、盔甲4000余套。

其中,仅秦国军士盔甲甲片的机械切割,就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了几个月。

一起来看看:

迎面向我们走来的是一群兵马俑......

兵马俑中,还细致分到将军俑。

除了秦国,像西周君和东周君穿的是皮甲款式。

除了服装,还有装备。

像秦国的三棱箭头,三个棱面,有效降低空气阻力和风向,利于穿透对方铠甲,也精准还原。

除了造型,取景也颇为用心。

剧组跨越5000多公里到新疆取景,在雪域高山、戈壁草滩等地方实地取景拍摄。

剧中场景多达1000处有余,拍摄地包括了那拉提、赛里木湖、昌吉、乌尔禾、象山、都匀、横店、仙居等8个地点,辗转上万公里,内外置景及改造面积多达113000平米,甚至在新疆乌尔禾搭建了一座完整城池。

这样大手笔之下,呈现了一个个浩大的战争场面。

作战场面很有看点。

不像有的国产剧,将军一句“冲啊”,所有人都野蛮冲阵,画面混乱,而且难分敌我。

《大秦赋》,乃至整个系列都做到一点:

宏大而不凌乱。

双方如何排兵布阵,又如何进攻防守,都能让观众一目了然。

秦军强弓硬弩,投石冲车,在邯郸城外摆开阵势。

面对秦军结阵,赵人也对应布阵,让秦军折损。

还有昭襄王大丧的场面。

昭襄王死后,作为宗师子弟、王公大臣都身着披麻戴孝,一起吟唱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正是出自先秦《诗经·秦风·无衣》。

雪花纷飞,白幡连天,千百人身着白衣素服。

身份不同,孝服也有差异,站位又暗示亲疏远近。

从大远景切到人物近景,尽显肃穆的气氛。

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追求,是往大处谱写恢弘磅礴的旷古秦风。

那什么是小?

是朝堂中暗流涌动的权力斗争,是历史年轮下渺小的人。

这也是尘封在历史画卷下的“里”。

可以说是整个大秦系列最好看的部分。

而在终章《大秦赋》中最重要的那个人——秦始皇的扮演者张鲁一,一上线就被群嘲。

说他顶着一张老成的脸,演个十几岁的孩子很违和。

更为人诟病的,是觉得鱼蛋叔没有帝王之相的气质,反而有很浓的书生气。

说白了,就是觉得他不够霸气。

鱼蛋叔演十几岁的孩子,这个第一观感确实违和。

但肉叔反而对所谓的“书生气”不能演帝王持保留意见。

姑且不说人性本就复杂。

所谓的气质,免不了观众对演员的主观感觉附加在角色上的印象。

退一步讲,为什么影视剧的秦始皇形象就该霸气,要够狠?

潜意识作怪。

因为大家从小受到的教育影响,不自觉地就觉得秦始皇的特质就是霸气。

但问题是。

影视剧里的历史人物,一定要符合观众想象才算正确吗?

别忘了。

大秦系列从一开始就不是冲着符合观众潜意识里的想象去的。

包括原著作者孙皓晖在《大秦帝国》里的态度,都显得不那么“正确”——带有美化

特别是商鞅这个人。

我们来看看商鞅变法的一些内容: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什么意思?

秦国百姓要是碰到奸人奸事,就有互相告发的义务。

如果你知奸不告,又被人告发了这件事,你也要受到处罚。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喜欢也不想告密,但有人抢在你前面告,你就完蛋了。

这种人人自危的关系,并不利于百姓生活和社会风气。

但在着重刻画商鞅的《裂变》中,他成了一个品节高尚的贤士。

开始他在当时最富强的魏国,谋得中庶子的职位,但却一直淡泊名利,不求升官。

后来,秦公向天下发求贤令,招募有识之士,商鞅被这份诚心感动,就应聘到了秦国,后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推行变法。

在变法中,他继承了秦人的血性,成了赏罚分明,执法如山的人:

不但拿“老世族”杀鸡儆猴,一下子就杀了七百多持械内斗的世族子弟,也不忌讳王族,因太子触犯新法,果断将教唆太子的嬴虔行割鼻之刑。

所以在《裂变》中,商鞅果敢忠义,铁面无私又明察秋毫,是个爱恨分明,有血有肉的人物。

这种看似“洗白”,却又斩获高口碑的原因——说到底,就是能自圆其说

就拿贯穿整个系列的“秦人特质“来举个例子:

公心和血性。

血性很好理解。

公心,为公共利益着想的心意。

正如秦人最爱说的那句口号——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在《裂变》中,第一集就将这种公心和血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商鞅第一次在战场上遇到秦人,他们不管男女老少,还是老弱病残,都拿着一把剑冲在前线。

就连死了,眼睛都是怒瞪的状态。

商鞅见过此情此景,是这么评价的:

眼皮却眨也不眨地前赴后继

不顾一切往战场上冲,是为血性。

为家国宁愿舍弃性命,是为公心。

这样民族的凝聚力能不高吗?

而到了第四部《大秦赋》,这种特质也同样贯穿全剧。

秦庄襄王(辛柏青 饰)与赵国平原君进行和解。

他奉大王之名,和解条件中,需要赵国上缴的城池、土地和人民,一个都不能少,否则拒绝和解。

平原君却用秦庄襄王还留在赵国的妻儿当诱饵,威胁他将条件削减,否则就当众杀死他的妻儿。

秦庄襄王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他远远看着妻儿,心痛万分,但在个人情义和家国大义中,他悲壮地选择了后者。

“在这里为国开疆扩土

洒下了多少人的鲜血

我岂能用千万将士的忠魂换我妻儿的性命

王命不可违,将士不可负

国事,更不可误”

就连此时身体抱恙的秦王嬴稷,都在为国事操心。

他苦口婆心地叮嘱一直牵挂在心的终极目标。

“大秦男儿,勿忘东出。兴我大秦,一统天下”

我们有理由相信。

这样有公心有血性的族人,绝不仅有霸气和残暴可言。

就像作者孙皓晖所说:

我们用文学的作品写历史小说,全方位呈现那个时代血肉生动的过程,因为文学作品允许推理和虚构。

只要推理可靠,历史坚实,表现出来一切自然,符合人们对那个时代的理解,我认为那它就是合理性的。

历史剧,就是允许在不同的立场下,重新定义历史。

就像我们在历史书中学到的秦始皇。

少年嬴政

名副其实的暴君,做尽坏事,焚书坑儒、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这是站在当时的人民立场上,生在始皇时代,无疑是痛苦的。

但如果站在民族乃至未来的立场,是他奠定了后世中国的基本格局。

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修长城等国家工程,都对历史有推进作用。

对待历史,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的存在,那无疑陷入了另一种刻板和绝对之中。

关于选角的讨论,当初《纵横》里秦惠文王的扮演者,富大龙也曾遭遇过质疑,当时骂声一片。

但时间证明,富大龙不仅合适,甚至还让观众产生他就是角色本人的错觉。

无论是年轻时的好学不倦,求贤若渴的君王形象。

还是后期得病后丧失神智,变得疯魔的状态。

都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立体的君王——既能为求才放下身段,又能为了权谋而变得狡猾恶狠。

所以,回到《大秦赋》的张鲁一。

或许以成人面孔饰演少年时代很是违和。

但肉叔依然相当期待中老年时期,张鲁一版不一样的嬴政。

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当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讨论,也就证明《大秦赋》这种被人冷落的历史剧正在重回观众视野。

在开播当天,收视率成功破1,是个可喜的讯号。

这一系列之所以高口碑,正是在于这些战争和人物背后,每一个细节和决定所铸成的时代风貌。

它真正让历史本身成为主角。

但更重要的。

这一表一里所呈现出来的丰满感。

让人感到浩荡的历史长河背后,隐藏着多少复杂和悲怆。

那些在历史中浮浮沉沉的角色,没有一个人不被困在局中。

而当下的我们,不也正在成为他们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