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豆浆机>

九阳豆浆机c7怎么样(九阳豆浆机的型号怎么选择)

九阳豆浆机c7怎么样(九阳豆浆机的型号怎么选择)

更新时间:2022-04-14 18:29:34

编者按:就在日前,美的、九阳、苏泊尔不约而同宣布:终止拼多多旗舰店授权。这事儿发生在618这一年中大促前刻,不免让人去问,拼多多错在哪里?作为一个走量和带货能力不错的平台,为什么拼多多却遭遇了大牌的逃离?

文 / 刘飞

编辑 / 小荼

618是每年年中的电商大促,京东已经将其做了15个年头,而阿里也不甘示弱,跟着做了多年的618,据说今年天猫618还将开足马力,打造史上最大规模的618。而尽管拼多多是后起之秀,但是其也表示要加入618大促。然而,就在618前夕,拼多多却遭遇了一众家电巨头的逃离,苏泊尔、美的、九阳纷纷发函要终止拼多多旗舰店授权。也就是说,这些在京东、天猫上销量不菲的头部大牌,已经意识到了在拼多多上对品牌和体验的负面影响,为了维护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而不得不出此下策。那么,到底是大牌被逼二选一,还是拼多多做错了什么?

“ 病 多 多 ” 的 拼 多 多

从官方发布的通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美的官方称由于其代理商调整,取消了在拼多多平台的“美的生活电器旗舰店”“美的精品电器旗舰店”的授权;取消授权后,也不再向代理商发货,店铺也不再享受美的产品相关服务政策。

不止美的,苏泊尔对拼多多的态度也是“英雄所见略同”:11日,苏泊尔下达《关于终止拼多多旗舰店授权沟通函》:拼多多多次违反与苏泊尔签订的销售合同条款,未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体验,违背品牌形象店初衷。为维持电商渠道的可持续发展,苏泊尔决定:1、即日终止旗舰店类店铺授权;2、停止现有旗舰店销售业务;3、现有旗舰店在6月1日之前关店。

而两天后的13日,九阳也加入进来,下发《九阳有限公司电商BU文件》:于2019年5月13日终止拼多多7家旗舰店授权,现要求7家旗舰店5月15日24时停售九阳产品并并停止发货。

而究其原因,其实苏泊尔的“沟通函”中已经“真相了”:拼多多多次违反与苏泊尔签订的销售合同条款,未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体验,违背品牌形象店初衷。而逃离拼多多正是为了维持电商渠道的可持续发展。

其实,拼多多本身只是一个“社交 低价”的甩货型平台,上述家电品牌当初决定入驻拼多多,一方面是意欲藉此炒作一番,表明自身对新兴电商模式的拥抱。但另一方面,却更具深意,那就是,试图借助拼多多在下沉市场的优势,和社交电商的优势,双重优势下去走量甚至是获得其他电商平台无法实现的下沉红利的博取。

然而,此番三家巨头不约而同逃离拼多多,则不能不让我们发问,拼多多错在哪里?为什么留不住大牌?其实,不止是家电品牌,就连美妆这样的品类上,拼多多上的用户也是吐槽满满。种种迹象表明,拼多多的确“病了”。

低 价 甩 货 对 大 牌 有 弊 无 利

拼多多披着社交的外衣,但实质上做的是低价甩货的事情。在网友和业内人士的眼中,拼多多平台上充斥着山寨货甚至假货,以次充好,以低价卖劣质商品。

而价格的确是低线市场用户最敏感的,所以,他们往往并不关心品牌,而是只图便宜。这种情况下,其实大牌在拼多多上反而是没有竞争优势,尤其是干不过那些山寨货商家。

实际上,自2015年成立至今,"假冒伪劣"、"傍名牌"、"山寨"等具有不良影响的词汇经常与"拼多多"绑定。

还记得去年8月的拼多多上山寨小米的段子吗?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小米新品”山寨电视事件,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注意。而据有关方面调查了解,这个电视产品的山寨方是广州市瑞爵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2017年9月在第九大类,也就是电视机类别,注册了“小米新品”的商标。但此商标的注册申请已经被国家商标局驳回。

其实,这还只是一个商标擦边球的例子。在拼多多上,几乎无处不充斥着山寨货和假货。而更重要的是,拼多多上市前后,其翅膀硬了,也试图采取多年前类似国美逼宫的话语权抽成做法,从最初的"0元入驻"演变为"千分之六的交易抽成"。

当然,只要能销货,这点抽成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伤害到大牌的品牌形象和消费体验,则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像苏泊尔、美的、九阳,每家都是经过了多年的积累才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他们对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体验的重视,是无法与那些山寨货卖家和杂牌相提并论的。

因此,这些大牌逃离拼多多,其实正是因为拼多多的定位实在太过于低端,它的确是通过这种低端低价的方式借助社交流量红利发展起来,但是根基却并不夯实,对大牌的品牌保护和体验提升几无裨益,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不逃离,只能是对品牌形象和体验的持续伤害。

和 拼 多 多 划 清 界 限 ,或 将 是 大 牌 的 一 种 新 常 态

其实,拼多多上大牌并不多,也并不够对拼多多忠诚。他们入驻拼多多之初多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参与,然而,一段时间运营下来,却发现在这样一个低价低质货泛滥的平台环境中,大牌并非低线市场用户的“真爱”。何况,家电等品类的价格足够透明,因此,大牌也不可能为了拼多多而专门降价迎合下沉用户的需要。何况,如苏泊尔的函中所言,拼多多多次违反与苏泊尔签订的销售合同条款,未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体验,违背品牌形象店初衷。因此,大牌逃离拼多多,其实正是为了维持其全网电商渠道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为了讨好拼多多而杀鸡取卵。

而逃离拼多多,更是或将成为一种新常态。但凡注重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的品牌,其迟早会加入逃离拼多多的阵营。

事实上,除了已经进驻拼多多的大牌逃离之外,更多的大牌也是对拼多多呈排斥态度的。不管是家电还是美妆等各种品类,真正的头部品牌都在与拼多多划清距离。尽管针对此番苏泊尔、美的、九阳不约而同逃离拼多多,拼多多的高管将其解释为是被“二选一”了。

这种回应可以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对于家电、美妆这样的品类,大牌真正注重的并仅仅是走量,反而是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当一家平台只能通过低价取悦用户,而且相关的山寨货充斥,这就不是一个好的大牌进入渠道。

此前就曾有网友在微博上吐槽拼多多上的美妆产品:“你在别处买还得猜它是真是假,但在拼多多买就没有这种问题,因为肯定是假的。”

也有网友自嘲:“我都在拼多多上买东西了,还会在乎质量?”

其实,这正是拼多多的“病根”所在。社交电商这个定位并没有错,挖掘下沉市场流量红利也没有错。但是错就错在在产品进场的品控上把关不严,以至于让低劣山寨货充斥其中,这绝非一家上市公司该做的事情。

无论是持续向资本市场讲故事,还是留住忠诚用户和大牌卖家,拼多多的挑战还有很多。而究其根源,便是如若不能对平台上的山寨货甚至假货予以重拳整治,拼多多的未来可以说岌岌可危。

更何况如苏泊尔的函中所言,拼多多多次违反与苏泊尔签订的销售合同条款,未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体验,违背品牌形象店初衷。这样的肆意妄为的拼多多,大牌逃离或只是开始,将拼多多列入大牌黑名单,也并不足为奇。

拼多多,该醒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