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空调>

空调行业什么时候寡头垄断的(空调市场增长迅速吗)

空调行业什么时候寡头垄断的(空调市场增长迅速吗)

更新时间:2022-02-05 21:44:57

一、公司概况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1996年11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依靠组装生产家用空调,现已发展成为覆盖空调、生活电器、高端装备、通信设备四大业务布局、旗下拥有格力、TOSOT、晶弘三个品牌的科技型全球工业集团。公司现有9万多名员工,其中有1.4万名研发人员和3万多名技术工人,在国内外建有14个生产基地,分别坐落于珠海、重庆、合肥、郑州、武汉、石家庄、芜湖、长沙、杭州、洛阳、南京、成都以及巴西、巴基斯坦,覆盖从上游生产到下游回收全产业链。

二、业务结构

家用空调年产能超过5000万台套,商用空调年产能550万台套。格力形成了20个大类、400个系列、12700多个品种规格,其中商用空调有10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格力”自主品牌空调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格力家用空调产销量自1995年起连续22年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自2005年起连续12年领跑全球,自主品牌销售约占海外销售总量的30%。据日经社统计发布,2018年,格力家用空调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0.6%。

2012年以后,在空调行业需求量增速放缓以及格力市场份额稳定的背景下,格力空调年销量逐步企稳,2012年至2018年,内外销合计从3755万台提升至4936万台,6年增幅31%,年化增长率为5.5%。

三、股权结构

截止2019年6月末,格力电器的第一大股东是珠海格力集团(持股18.22%),珠海国资委是格力电器的实际控制人。2019年8月13日,格力集团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其持有的格力电器的15%的股权,并进行公开征集。2019年9月2日,格力集团函告,共有两家意向受让方向格力集团提交了受让申请,分别为: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格物厚德股权投资(珠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GENESIS FINANCIAL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组成的联合体。2019年10月29日,2019年10月29日,评审委员会确定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最终受让方。预计在混改落地后,股权受让方或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公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四、营收情况

2018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000.24亿元,归母净利润262.03亿元,自1996年上市以来,格力收入复合增速20.8%,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25.6%。2019上半年,受到地产周期影响,终端需求下滑,公司销售增速有所放缓,实现营业总收入983.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9%,净利润137.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7%。

2018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0.2%和13.3%,自2006年行业格局逐步企稳以来,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实现大度提升,毛利率从2006年的18.3%提升至2018年的30.2%,净利率从2006年的2.7%提升至2018年的13.3%,年均提升幅度达0.99pct和0.41pct。2018年公司ROE为33.4%,2010年以来较为平稳。

五、市场空间

空调子行业是家电中市场空间最大的品类。受益于“一户多台”的属性,空调比冰箱、洗衣机以及油烟机、燃气灶等“一户一台”的家电品类都有更高的销量天花板,且空调单价高,比小家电在收入与毛利额上更具备规模优势,给于研发与营销等费用投放更多空间。同时,空调普及程度仍远不到饱和,目前城镇保有率为130台/百户,参考日本的保有率250台/百户,空调渗透率仅仅略微超过50%,仍有较大的渗透率提升空间。近五年,空调销量复合增速达9.2%,远高于冰箱(-4.3%)和洗衣机( 4.9%)。

在过去几年随着渗透率的提升,空调内销量大幅增涨,2008年至2018年,空调内销量从2965万台增长至9281万台,年复合增速为12.1%;空调销量受到地产需求的带动,增速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2018年受到地产竣工放缓的影响,空调内销量9281万台,同比增长4.6%。外销量从3564万台增长至5788万台,年复合增速5.0%,增速波动较小,2018年外销量5788万台,同比增长9.3%。

六、竞争格局

空调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内销CR3达到69.1%,CR5为84.4%,其中格力、美的和海尔市场份额分别为37.2%、21.6%和10.3%。空调行业已连续十年维持稳定的行业格局,格力稳居行业第一。

外销市场格局较内销分散,2018年CR3为58.6%,CR5为72.1%,格力在外销中份额位于第二位,为24.2%,美的为28.1%,差距正逐步缩小。

七、核心壁垒-渠道控制力强

1997 年,格力独创了区域性销售公司的销售模式,此后在此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改进,在2014年和2016年分别重启与国美和苏宁的合作,进入KA渠道,同时布局电商渠道。目前,格力电器形成27家区域销售公司、近40000 家专卖店、涵盖专卖店、家电连锁及电商的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体系。

区域销售公司制度绑定厂商与经销商利益,稳定渠道体系与价格体系。在1997年以前,“大户制”是格力的销售模式,各省由几个大经销商作为一级经销商向二、三级经销商销售,但由于1996年经历了凉夏,导致空调滞销,“大户”为尽快回款,以低于厂商规定的批发价、甚至低于进货价出售,但由于销量足够大,厂商给予返利能否覆盖这部分差价,大户不至于亏损。然而,规模较小的经销商,受不住低价的冲击导致亏损,低价货物更是窜到其他区域,导致经销网络受到冲击、价格混乱。于是董明珠提议建立区域销售公司,格力与同省的几个经销商集资成立合资公司,做到统一批发,统一价格,统一渠道,统一管理,统一服务,通过年终分红形式进行利益绑定,解决了经销商互相竞争的问题,稳定了价格体系,保证了各级经销商的盈利,保证了渠道体系的稳定。为进一步加深经销商与厂商的利益绑定,2007年由区域销售公司组成的“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受让9.65%的格力电器的股份,构建了厂商和渠道的产权关系。

空调的销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零售端看,4-8月是全年销售高峰,9月到次年3月是淡季。1995年,为解决淡季生产的资金问题,同时缓解了旺季供货压力,抢先占领市场,格力首创淡季返利。在淡季返利制度下,提货越早、让利越多的政策,按银行利息给淡季打款的经销商返利。同时,由于每年的4-8月是旺季,9月到次年3月是淡季,淡旺季是的提货价差别较大,根据董明珠自传《棋行天下》,3月31日晚到4月1日凌晨,空调出厂价至少有两个百分点的利差。许多厂商想方设法把旺季提到3月,而格力反而把淡季从3月延后到4月。当时经销商经销多个品牌,得知能够获得有两个点的价差,大幅增加了格力的进货量,从而提前占领了渠道。对于经销商来说,淡季进货要解决库存问题,导致资金积压,同时,要是第二年降价,提早进货就会造成亏损,因此淡季出货反映了经销商对品牌销量的信心以及对厂商政策信任。

八、核心壁垒-完整产业链、重视研发

格力在多个基地建有压缩机、电机、电容、漆包线等家电产品上游工厂,并在各基地建有注塑、钣金喷涂、两器管路、控制器等完备的配套车间。压缩机和电器是原材料中占比最高的零部件,在原材料成本中合并占比约40%,而原材料成本在营业成本中占比80%。格力通过控股子公司凌达压缩机与凯邦电机拥有自主生产的压缩机与电机,产能分别达到5000万台和8000万台。

凌达压缩机是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至2018年,凌达压缩机在国内销量从约1000万台提升至约4000万台,市场份额从11%提升至22%,行业排名从第四提升至第二。同期格力空调销量从约1800万台提升至4900万台,格力的压缩机配套率大大提升,从约40%提升至目前基本达自给自足。

格力注重内生式的增长,几乎没有外延并购,公司重视技术与研发,屡屡获得专利与奖项。格力拥有专利数量达5.6万个,遥遥领先于同行。公司现有15个研究院,96个研究所、929个实验室、2个院士工作站(电机与控制、建筑节能),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机器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各1个。公司提出研发经费“按需投入、不设上限”,仅2018年研发投入就达到72.68亿元。目前申请国内专利56028项,其中发明专利26635项,国际专利1862项,在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排行榜中,格力电器排名全国第六,家电行业第一。现拥有24项“国际领先”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奖金奖4项

九、品牌力强,有定价能力

格力终端价格高,从2009年至2018年零售均价从约3200元提升至4500元,零售价均高于行业内主要品牌,提价幅度达1300元,也高于其他品牌;同时,根据中怡康数据,零售量份额在过去几年不断提升,2009年至2018年从23%提升至33%,提升幅度较其他品牌明显。均价与份额的双重提升体现了格力强大的品牌力,格力对消费者有较强的品牌溢价力。

十、超级现金牛,财务稳健

由于行业逐渐步入成熟阶段,销量增速放缓,格力市场份额企稳,2012年至2018年格力空调销量的年化增速较为5.5%,无需大幅进行产能扩张;且格力专注于空调领域,不盲目多元化,对外延并购投资较为谨慎,公司资金开支较少。此期间,公司通过提升均价以及成本降低提获得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自有现金流也开始大幅增长。回顾过去,格力每年资本开支都在50亿以下,仅在2011年和2018年有过两次较大的资本支出,11年主要用于压缩机与空调的产能建设与技术改造,2018年主要由于以12亿元收购晶弘冰箱100%的股权。

资产负债结构健康,现金充沛。2019年6月末,格力总资产2832亿元,近十年以20%的复合增速增长,其中现金类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理财、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达1492亿元,在总资产中占比达51%,近十年的复合增速为39%。依靠现金类资产的不断增厚,使得所有者权益也得到快速增长。总负债为1892亿元,其中有息负债仅186亿元,在总负债中占比仅10%,负债主要由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与其他流动负债(主要是销售返利)贡献,负债结构健康,偿本付息压力低。

格力ROE高达33.4%,高于A股主要家电企业,主要得益于较高的毛利率与净利率,毛利率为30.23%,净利率为13.31%,权益乘数2.71,总资产周转率0.86。

自1996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544亿元,平均分红率38.33%,从2012年以来,每年分红率都在40%以上(除2017年没分红外),在2015年高达72%。公司经营稳健、业绩持续提升、现金流充足,预计未来公司将能够继续赚取稳定现金流,为股东提升丰厚的分红收益。

2015年-2019年,格力估值在8-12倍波动,最高到16倍(2018年2月),最低到6倍(2015年9月),近五年中枢在10倍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