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空调>

格力空调与小米比较(小米和格力空调选谁好)

格力空调与小米比较(小米和格力空调选谁好)

更新时间:2022-02-05 21:01:10

十亿赌约

在2013年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和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定下了一个为期五年的赌约——两者约定五年之后对比格力和小米的营业收入,这在后来也被称为“十亿赌约”。

要知道在2013年的时候小米离2010年正式创立仅仅过去了三年,而当年小米的营业收入也仅仅只有265亿元;格力则是一家建立于1985年已经发展了28年的老牌企业,2013年的营收更是高达1200亿——相当于小米的4倍多。

董明珠更是询问在场的所有观众有几个人使用小米手机,在诺大的典礼上仅有寥寥3个人举起了手。对于小米的互联网模式董明珠更是表达了不屑一顾的态度:小米的模式没有意义,格力如果和马云合作的话“那天下不都是格力了吗?”其实不只是董明珠,当时大部分人也不相信年轻的小米能够超过老辣的格力。

赌局的最终结果大家也都清楚了,五年后的2018年格力营收1981亿元,而小米的营收则为1749亿元。看起来似乎格力赢得了胜利,但实际上真正的胜利者毫无疑问是小米。小米的营收在5年间增长了1484亿,而格力在五年间营收仅仅增长了781亿。仅仅一年后的2019年,小米的营收就以2058亿超过格力的2005亿元;到了2021年两者的差距则越拉越大,小米在2021年营收达到2400亿,而格力则仅为1705亿。

小米为何逐渐拉开和格力的差距?

“核心技术”的缺失

“格力掌握核心技术”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宣传语,但实际上格力的核心技术是什么?是凌达压缩机,是凯邦电机还是1赫兹变频空调?实际上近年来,格力除了大打价格战之外,基本上没有对行业、市场和用户在技术、产品、价值等领域带来更多变化。如今格力的成功,实际上是营销模式的成功,在高价之余并没有真正实现足够的性能提升。

多元化困局

小米营收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多元化发展,依托于小米手机的成功,小米快速推出了诸如小米电视、小米空调等等跨行业产品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相反同样立志于多元化的格力则是举步维艰,推出的格力手机乏人问津,家电产品更是没有使用格力品牌而是选择了一个全新的品牌大松。

多元化的失败董明珠其实要负上很大的责任——既想要拓展其他种类市场,又不想要影响到格力的高端定位,最终的结果就是新推出的家电品牌无人问津。寓意“大于松下”的大松所参照的松下也正陷入消费市场的衰退,更何况想要从零打造新品牌的格力。

研发投入不足

如今的格力实际上已经陷入了营收不足→研发投入不足的恶性循环之中。2020年格力研发投入费用仅为62亿,落后于小米109亿。而在实际的产品种类上,格力的产品种类和范围是远远超过于小米的。产品种类更多研发投入反而更少,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产品竞争力严重不足。

不仅仅是对比小米,格力也落后于美的电器的102亿研发费用和海尔智家的72亿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的问题已经愈发严重。

写在最后

如今格力市值1970亿,而小米的市值已经高达3900亿元,两者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曾经的格力毫无疑问拥有比小米更多的资源,更好的基础,但是在短短6年时间就被反超,如今的差距更是越来越大,也不得不让人反思,究竟是雷军太强还是董明珠太弱了呢?

本文由头条号区块前沿科技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