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空调>

格力空调现在地位不是第一(格力空调真的是世界第一吗)

格力空调现在地位不是第一(格力空调真的是世界第一吗)

更新时间:2022-02-11 12:19:29

2019年开盘空调行业持续承压,整体增长疲软,不论是低价倾销“赚吆喝”还是概念翻新“变戏法”,都没能改善空调市场上半年的疲态。不过,销量整体走低也引发了一些“蠢蠢欲动”:上半年“空调行业霸主宝座易主”的传闻不绝,此前已稳坐全球头把交椅十几年的格力空调上半年表现成为“标尺”。不过,在做出任何定论之前,我们都有必要分析格力本身交出的半年报成绩单。

权威数据揭示霸主归属

从格力电器发布的半年报中看,格力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继续双双保持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总收入983.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7%;基本每股收益2.2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1%。了解家电行业的人都知道,格力电器的上下两个半年营收表现并不均等,一般表现在下半年营收、利润等数据高于上半年数据。因此,在空调行业整体承压的环境下,格力上半年的表现是超出预期的,同时也可以说是为全年的经营表现做出了乐观预告。

我们聚焦到空调品类来看。先看市场份额,据日经社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格力家用空调全球市场占有率20.6%,市场份额第一名,实现连续14年领跑;《暖通空调资讯》发布的《2019上半年度中央空调行业调研报告》显示,格力中央空调2019年上半年以15.23%的市场占有率继续领跑国内中央空调行业,保持了2012年以来蝉联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态势。

而反观上半年关于“行业霸主归属”的传闻,其实主要集中于家用中央空调领域,由于用户多为普通消费者,因此也成为了企业宣传抢占的制高点,也是“格力空调霸主地位受到挑战”的出处。但从目前公布的权威数据及主要企业公布的半年报来看,目前还没有企业能真正在空调赛道上超越格力,而零碎的“传闻”大多来自于局域信息,如某电商网站销售份额,甚至是某购物节的线上数据。毫无疑问,这些数据并不具备权威性和全面性,甚至会因为存在人为操作的可能而成为部分企业为自身造势的工具。

核心实力短期难被超越

其实,要观察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要看其当前的市场表现,更应关注其创新能力和科技“护城河”的构筑能力。因此,除了市场份额,还有一项数据需要我们特别关注,那就是科技成果数量。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内企业中,格力电器以1834件位居第六(较上年同期上升1位),继续蝉联家电行业冠军;而仅在今年上半年,格力获得授权专利数量就高达3923项。平均每天有近22项专利面世。

如今,家电行业正从价格驱动转向科技驱动,空调美观、舒适、节能的特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格力空调在发明专利授权量上不仅稳居空调行业首位,而且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这不仅提升了格力空调的技术层次,实现对空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的把控,同时在未来空调的迭代升级中,让格力具备了以技术与产品深度融合的厚积薄发优势。

此外,一家企业的持续“造血”能力也是其不断巩固加强技术领先优势的基础,更是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空调行业今年上半年整体遇冷、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空调品类整体价位走低导致销售额、行业整体毛利率双双下挫。而格力空调不仅在份额上稳坐行业龙头地位,盈利表现也依旧亮眼,上半年实现主营毛利率35.39%、净利率14.05%,充分体现出格力空调的强大市场竞争力。同时,这些数据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用户对于格力空调品牌及质量的充分认可,愿意为好空调买单。事实上,后者对于我们认知格力电器在空调行业的主导地位更为重要。

一个经济学常识是,当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某些企业为了争抢市场份额而打“价格战”的同时,消费者对于品牌、品质的认知和支持度就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是以年轻人和中高收入群体为主导的主流消费者,对于空调购买更多以质量和品牌为先决条件,不再简单从价格维度出发,这也就是格力空调继续保持营收及净利润增长的市场基础所在。

更值得注意的是,同行大打“以价换量”、低价销货,意味着格力空调不仅掌握定价权,还有非常充足的调整空间,类似于下棋博弈中,对方先招尽出,而格力后手尚在,空调行业今年行至中盘,格力空调一旦发力,就会对后盘大势带来巨大影响。

至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格力的空调霸主地位目前仍十分稳固,且对同行来说,格力多年积累的品牌、技术、品质、口碑优势是短期内难以补足甚至逾越的。在下半年的市场博弈中,我们依然期待格力的表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