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空调扇>

普诗登空调扇是哪个电视台的(普诗登电冷暖空调扇)

普诗登空调扇是哪个电视台的(普诗登电冷暖空调扇)

更新时间:2022-01-22 11:52:03

澎湃讯

【编者按】近日,由清华大学吕舟教授主编的《2019第一届洞天福地研究与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正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有关洞天福地研究的一部专门文集,其中汇集了2019年夏,在素有“第一洞天”之称的宁德蕉城霍童山召开的“第一届洞天福地研究与保护国际研讨会”中,来自中国、日本、德国以及荷兰等国25位学者的跨学科、跨文化对话的学术成果。我们现将其中吕舟教序言,以及部分摘要内容摘录于此,以飨同好。

《2019 年第一届洞天福地研究与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吕舟、崔光海主编,科学出版社,2021年11月版

《序》(吕舟)

“洞天福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从独特的角度反映人与自然、人与想象中的理想世界关系的概念和相关的实践活动。这一概念和实践活动也影响到东亚地区文化观念和自然观的发展。从当代文化遗产辨识和保护的角度,“洞天福地”呈现了典型的文化景观特征。在被视为“洞天福地”的空间范围内,自然的山水环境被赋予了具有神秘色彩的文化意义,这种意义反映了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及超自然世界的关系的认知,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传统宗教义理。“洞天福地”作为当代文化研究和遗产保护的对象,促进了把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保护视为一个整体,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认识遗产保护的意义,消融文化与自然,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之间由于专业的划分而形成的区隔,这也是当代遗产(包括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相关方面)保护,并将这种保护融入到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趋向。对“洞天福地”的研究和保护也必然是一项复杂的、跨多个相关学科的工作。

2019 年夏,在推动“洞天福地”申报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的工作背景下,由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政府、宁德市文化和旅游局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联合主办了“洞天福地研究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建立针对“洞天福地”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对话与研究,将历史学、人类学、哲学、宗教学等学术成果充分体现在对这一独特的遗产对象的辨识、价值认知和保护中当中。在6 月22 日、23 日的两天间,来自中国以及日本、德国、荷兰的25 位学者在福建宁德市蕉城区,也是被称为“第一洞天”的霍童山所在地,围绕着洞天福地的内涵、文化渊源及作为文化景观的保护等主题,展开了跨学科、跨文化的对话。

在本集中,汇编了与会学者所发表的论文19 篇,依照其具体的研讨题目,大致可分为“洞天福地的历史与发展”“洞天福地个案研究”“文学与物质文化中的洞天福地”“洞天福地文化遗产保护”等四个专题,此外又有会议节束时的“总结”两篇,作为结尾以及展望。

一、“洞天福地的历史与发展”

葛思康(Lennert Gesterkamp)博士的《〈山海经〉与洞天福地的原型》一文,运用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从独特的角度对《山海经》进行考察。并将《山海经》与《黄帝内经》、《禹贡》等文献对比研究,提出《山海经》中体现的宇宙观与洞天福地制度具有相似性,《山海经》中的政治观又与儒家经典《禹贡》相对。由此,洞天福地制度是对《山海经》中圣地观念的继承和发展,而道教圣地所呈现的政治观又与儒家思想相关联。这一研究成果展现了“洞天福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关系。

大形彻教授在他的《从洞天福地看〈列仙传〉的仙人与山》一文中,运用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方法考察《列仙传》,从所记叙的仙人、洞窟、石室入手,在不同时期道教经典描述的洞天福地之间进行比较,提出六朝道教文献中描写的洞天福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列仙传》中所记叙的仙山的影响,换言之,《列仙传》中已有道教洞天福地思想的雏形,为道教洞天福地理论的形成提供思想来源。这与庄蕙芷教授通过考古材料分析所得的历史发展脉络不谋而合。

陶金的《“洞天福地”原型及其经典阐释》以《真诰》中对于茅山的文字描述作为出发点,在时间点上承续了大形教授的研究。他对其中茅山各处天然圣所的叙述做了归类与梳理,进而尝试理清其中“神异特质”背后的思想,及其与地下洞天的关联。由此,他对各处圣所的空间构成形式及宗教义理逻辑进行了归纳,并总结出了六种“天然圣所”类型。

在哲学的层面上,蔡林波教授在《洞与道:道教“洞”概念的思想意涵》一文中,从“洞”字的文字义、本体义、认知义、境域义四个方面揭示出“洞”的丰富内涵。提出“洞”是对“道”的生命精神的具体表达和实践。古代道士以“洞”为中介,“道”才得以落实于宗教实践之中。

在《唐玄宗的洞天思想与道教对外传教》一文中,土屋昌明教授通过广泛运用官修史书、《藏》内道书、金石碑刻等文献,以“洞天”这一概念为索引,分析了唐代运用朝贡体系向周边诸国进行的道教传播,通过共同参与道教斋醮仪式,强化唐朝在政治上和神学上的影响。

李丰楙教授的论文《游观洞天:故宫名画与明人游道》,从绘画史与文化史的角度,以洞天纪游画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图像和文本分析,对“游仙”与“仙游”等主题进行解读,提出原本处于世外的洞天秘境在宋元之间渐趋开放,从窥秘转变为游观、游道,洞天绘画的创意兼综道教洞天图与山水画于一体。洞天画从原创到仿作,铭刻着当时人的文化记忆,其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正是介于道教图谱与当代摄影录像之间,其纪实性特点在洞天福地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神仙通鉴〉所见的明清期洞天福地》一文中,二阶堂善弘先生以《历代神仙通鉴》为基础,探讨洞天福地的特点,兼论其内容和宗教思想根源。通过与明代小说、传统道经中所记载的洞天福地及神仙信仰进行比对,提出《神仙通鉴》中的相关记载受到明清民间信仰的影响,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神仙信仰内容。

二、“洞天福地个案研究”

洞天福地是真实存在的人间胜境,针对“洞天福地”的个案研究又可细分为个案的历史研究与的实地考察两类。宁德本地学者林立志、林立气两位先生撰写的《霍山论道——霍童洞天的渊源与修炼体系考》一文,运用考据和文献分析的方法,考证了古之“霍山”即今日的霍童山。通过考察历代高道在霍童山的行迹,揭示了霍童山重要而独特的“灵应感对”和修道成仙的优势,根据相关记载推演了霍童洞天的修炼体系,揭示了霍童洞天卓越不凡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

谢丁宁、陈玉海两位先生撰写的《霍童洞天文化溯源、内涵与传承》一文,从六个方面对霍童山进行文化溯源,指出霍童洞天福地的形成不仅有其宗教背景,还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霍童山的地理方位优势、药丹资源优势和道境形态优势是其成为三教名山的重要条件。

《二许和洞天》以江苏茅山作为个案,广濑直记先生以茅君信仰、洞天说的形成和二许的修道实践为重点,分析洞天说在“上清启示”以及道教团体中的特点。他认为,虽然洞天说和茅君信仰在“上清启示”中存在着被降级的现象,但通过许翙、许谧在茅山华阳洞的修道实践来看,洞天对于修道者仍未失去其魅力。

在《宋代游记中所见的洞天福地与道观--以周必大的游记为中心》中,酒井规史教授通过宋代文人的游记,运用文献分析和地图研究的方法,勾勒出洞天福地与道观的时代面貌。酒井规史教授利用南宋文人周必大的游记,指出宋代文人游记对道教洞天福地研究的价值。结合地图,本文介绍了与周必大有关张公洞、大涤洞、麻姑山、茅山、庐山等名山宫观的游记。通过分析文人游记中所见的洞天福地与其附近的道观,强调了游记在洞天福地研究中的价值。

王岗教授的《明代茅山上清宗师的谱系》,以茅山作为个案,关注了道派的历史传承。以明代茅山上清宗师谱系文献稽考为中心,广泛运用传世文献、金石碑刻和出土文物,证实明代设立的华阳洞灵官制度即等同于前代上清宗师制度。王岗教授还依据大量文献补全了明代上清宗师的传承谱系,填补了档案的空白,并指出明太祖巧妙地将道教内部传承机制和朝廷委任制度结合起来管理洞天福地,是历史上的一次创新。

大西和彦教授的论文《越南北部东潮地域的抱福岩及其周边》兼具历史研究与田野调查,以当代中国境外的一处洞天福地为个案,细致考证了道教福地抱福岩由广东移至南海交州,再移至越南东北部的史实,对抱福岩所在地变更的原因做了分析。结合道教在越南的传播的历史背景,提出抱福岩福地由广东移至越南的原因主要在于地区的发展和移民,以及该地区盛产道教修炼药物朱砂。早期道教在

四川地区的“二十四治”是洞天福地的直接原型,欧福克(Volker Olles)博士的研究《从早期道教到三教并存的神圣空间:天师道二十四治—以蒲江主簿山治为例》,以四川蒲江主簿山治为案例,通过道教文献的回溯和田野考察,尝试勾勒这一处天师古治在历史中及当代宗教生态中的图景。他认为,主簿山治所坐落的长秋山,其作为神圣空间的权威地位主要来自于仙佛圣贤的传说及遗迹,早期以道教为主,后世随着佛教文人士在此的活动,逐渐成为三教并存的神圣空间。

鞠熙教授的研究《峡口的宇宙—四川省清平乡的山水环、境与口传神话》以二十四治中上三治之一的“鹿堂治”为个案,用民俗学的理论和田野调查的方法,借助地图和相关历史文献,对四川省清平乡进行参与式体验、思考、研究,记录下当地的流传的神话。通过梳理清平的山川传说和人群传说,她认为当地人心目中独特的“世界图景”,即其空间不是世界的边缘,而是中心,这一类的口传叙事与道教洞天福地观念有着深刻的联系。

三、“文学与物质文化中的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不仅是现实的胜地,也是广泛传播的文化符号,以洞天福地为视角,许多文学与物质文化命题得以拓展出新的发现与成果。由庄蕙芷教授与陶金先生撰写的《虚实之间:石室、洞天与汉晋墓室空间》,结合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宗教观念,通过文献、考古等研究方法,以符号学、诠释学的角度解读汉晋时期墓葬制度与洞天思想的关联。他们认为,汉晋时期的部分墓室空间,不仅具有升仙的宗教思想,更还有近乎洞天的墓室空间结构,其与六朝道经中所描述的洞天概念存在着极强的关联性。仙传文学中的天然岩穴与同时期的墓室空间不断相互影响与转变,这正是道教洞天概念的产生背景。

“观棋”洞天文学中著名的主题之一,汤沁娴女士的《升仙之路:从图解博局纹试探六博棋行棋路线》运用图像学、符号学、历算学深入探究博局镜和六博图之间的关联性,挖掘出隐含的古代宇宙模式乃至升仙思想。她认为,对弈的路线和博局纹通过模拟天道创造一个自成一体的独立时空,即“洞天”,并以此企求升仙,因为其对应的升仙等级较高所以在后世中经常被作为某种“升仙法器”、陈设于墓室与礼仪空间之中。

在《日本室町时代的救济观与洞天思想―关于“诹访缘起”》一文中,森瑞枝教授以道教洞天福地思想为依据,对日本室町时代宗教神话《诹访缘起》中价值观、思维方式、空间概念等日本土宗教文化受到道教观念影响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森教授认为,《诹访缘起》中各个地下王国互相联通的思想应受到洞天福地思想的影响,不仅影响了之后日本人的世界观,也为其带去新的思维模式,这也证明了洞天福地思想在东亚文化圈的重要地位。

傅舒兰教授以朝鲜园林为研究对象,在她的《朝鲜园林的用石意指与仙境构建》一文中,通过了古代朝鲜的历史文献、人物事迹以及文物遗存等材料,讨论了朝鲜时期园林对于用石有着相对特殊的做法和鲜明的意象所指。朝鲜园林中被用以表征和指向神圣所在和理想居所的“丹丘”“仇池”“三峰”“玉流”“洞”等意象符号,反映了与中国古典神话以及洞天福地圣地学的紧密关联。“洞天福地文化遗产保护”

清华团队的《度世桃花源:“洞天福地”申报世界遗产初探》从“洞天福地”作为系列遗产以文化景观的类型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角度,通过对“洞天福地”的遗产类型、比较研究和潜在的突出普遍价值探讨了可能的申报策略和方法,对“洞天福地”申遗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

四、会议总结

李丰楙教授与刘曙光先生做了会议总结。李丰楙教授着重于“洞天福地”学科群的未来建设,提出要建立完备且常态化的对话与积累机制,加深高校学者与地方学者之间的互动,深化业已成型的相关历史研究的同时加强田野考察。由于洞天福地呈现多面性,跨学科的研究势在必行,且要拓宽视野进行夸文化的比较研究。李教授还特别强调了学者要思考洞天福地对于当代的启示与意义,即如何进行符合洞天福地本身特质的保护与利用。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刘曙光先生指出洞天福地的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期待更多的学者参与洞天福地的研究,他指出洞天福地是最具有中国气象的文化遗产,需要特别的符合中国文化自身特质的解释,用以诠释其文化遗产的真实性,而这实际也就是构建符合中国文化遗产特质的话语体系的过程。他建议选择若干实例,深入研究,并由此形成一定的范式,这不仅是未来与国际学界交流的重要基础,更是夯实遗产研究工作的必由之路。

本次会议的举办以及本册论文集的出版,承蒙中共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委、蕉城区政府、蕉城区政协及蕉城区文旅局的大力支持,以及与会各位学者的赞襄。在编辑过程中,土屋昌明教授、林灼芳小姐及曲爽先生、余丹丹女士亦助力颇多,在此一并致谢。“积跬步而至千里”,这些研究成果将会促进以“洞天福地”为核心的多学科研究的发展,使洞天福地这一古老的文化主题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展现出独特而灿烂的人文光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吕舟

2021年10月于北京

目录

洞天福地的历史与发展

〔荷〕葛思康(Lennert Gesterkamp):《〈山海经〉与洞天福地的原型》

〔日〕大形彻,董 涛(译):《从洞天福地看〈列仙传〉的仙人与山》

陶 金:《“洞天福地”原型及其经典阐释——〈真诰·稽神枢〉中的圣地茅山》

蔡林波:《洞与道:道教“洞”概念的思想意涵》

〔日〕土屋昌明:《唐玄宗的洞天思想与道教对外传教》

李丰楙:游观洞天:《故宫名画与明人游道》

〔日〕二阶堂善弘:《〈神仙通鉴〉所见的明清期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个案研究

林立志,林立气:《霍山论道—霍童洞天的渊源与修炼体系考》

谢丁宁,陈玉海:《霍童洞天文化溯源、内涵与传承》

〔日〕广濑直记 :《二许与洞天》

〔日〕酒井规史 :《宋代游记中所见的洞天福地与道观——以周必大的游记为中心》

〔美〕王 岗(Richard G. Wang):《明代茅山上清宗师的谱系》

〔日〕大西和彦,〔日〕土屋昌明(译):《越南东北部东潮地域的福地(抱福岩)及其周边》

〔德〕欧福克(Volker Olles):《从早期道教到三教并存的神圣空间:天师道二十四治——以蒲江主簿山治为例》

鞠 熙:《峡口的宇宙——四川省清平乡的山水环境与口传神话》

文学与物质文化中的洞天福地

庄蕙芷,陶 金:《虚实之间:石室、洞天与汉晋墓室》

汤沁娴:《升仙之路——从图解博局纹试探六博行棋路线》

〔日〕森瑞枝,胡佳菁(译):《日本室町时代的救济观与洞天思想——关于〈诹访缘起〉》(论文概要)

傅舒兰:《朝鲜园林的用石意指与仙境构建》

洞天福地文化遗产保护

徐知兰:《度世桃花源:“洞天福地”申报世界遗产初探》

会议总结

李丰楙:总结发言1 《“洞天福地”研究的展望》

刘曙光:总结发言2《“洞天福地”申遗: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

摘要选编

《山海经》与洞天福地的原型

〔荷〕葛思康(Lennert Gesterkamp)

摘要:《山海经》是描写古代中国圣地学的一本古书。本文认为后来的道教洞天福地制度把《山海经》的圣地学延续并扩大了。在介绍道教洞天福地制度的历史和特征之后,本文主要讨论《山海经》的结构和内容、年代与编辑过程、计划和本意、与《黄帝内经》的关系,并最后做一个《山海经》与道教洞天福地制度的对比。因此可以推论,《山海经》的原意应该作为秦汉时期的治理疆土的资源和外交的一种指南或手册。并且,《山海经》的宇宙观与早期道教经文基本一致,可以推论属于同样的文化脉络。《山海经》中所提倡的宇宙观与《禹贡》中所提倡的宇宙观几乎完全相对。汉代之后,道教洞天福地制度主要延续《山海经》的宇宙观,但虽然减少了其原来政治权利,经过各圣地仪式活动,委托皇室并受到其保护和支持,因而间接维持治理疆土的重要角色,变成中国社会的纲纪。

关键词:洞天福地、《山海经》、圣地学、《禹贡》、地理学、道教、儒教、宇宙观

洞与道:道教“洞”概念的思想意涵

蔡林波

摘要:道教“洞”概念是一个具有深刻意涵的思想范畴。“洞”的文字义并非“洞穴”,而是“疾流”、“合流”或“众水汇流成大湖”。道教以之为意象原型,把“洞”规定为“阴阳合气”,用以展呈“道”的丰盈性内涵:就其本体义,“洞”是对“道”之浑沌存在的喻象性揭示—“混洞”或“混气”;就其认知义,“洞”是指趋向于“道”的生命认知实践—“洞观”或“洞照”;就其境域义,“洞”是对“道”的仪式空间设置,呈展为一种合气之域—“洞境”与“洞天”。总体言之,“洞”概念是对“道”之思想的仪式具体化表达,是对其精神本质的宗教实践性贯彻。

关键词:道教、洞、道、阴阳合气、思想内蕴

游观洞天:故宫名画与明人游道

李丰楙

摘要:在洞天福地的晚近研究中,前后两阶段已累积一定的成果,既针对道经谱录的天地宫府图,而后实地勘察当前的地形地貌,但中间还存在一个关键阶段,就是宋元到明清时期的游观文化,在西方摄影技术输入前,这种对洞天的纪实方式,从诗、文纪游的文学文本,衍变为兼顾绘画与文学的新型态,宋元至明清时期洞天图的创意,乃兼道教洞天图与山水画于一,从而赋予新的文化活力。这种洞天纪游画包括游仙与仙游两个主题,在中国艺术史上自成艺术门类。最近台北“故宫博物院”策划的特展:“何处是蓬莱—仙山图特展”,从珍藏中挑选了明清藏品,其中宋人之作存世较少,而清代则多仿作,且扩及缂丝工艺,故可视为明代名家的一次洞天图展。这种借图画表现洞天的方式,在摄影技术出现前,乃最接近实景的艺术媒介,故如实记录了这一阶段的洞天观。由于明代文人讲究生活美学,其旅游活动从卧游、神游而实地之游,乃将休闲文化赋予一种精神境界:“游道”。此一游文化异于道教文化的传统精神,就是脱离洞天福地的神秘性,在时代思潮下衍变为开放性,原属道教中人的圣地传统,诸如洞窟采药、道观修真,却被融入山水游观的生活经验中;也为山水画注入仙道元素,成为体现风景的一体。明清文化圈讲究生活品位,诗歌、散文与书画被结合为一后,纪游画既有绘画的主文本,也有题跋等副文本,即可据以核实名迹的创作、仿作原委,即可视为跨领域的文化议题。从道经、诗文的文字叙述到绘画、工艺的图像表现,艺术媒介屡迁,而洞天图的实体化乃合真实与想象于一,故可视为洞天世界的“再发现”。既可视为资本主义萌芽期的世俗化,而文人、画家既参与登涉而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优雅行动,从而激发“游道”的自觉意识。在时代风尚下出现一种“名题”效应,从创作而仿作,物质文化也呈现多样化,从图画到缂丝工艺俱有,成为不断翻新的艺术媒介。可见洞天/ 仙山既是名题也形成系谱,故在绘画史、洞天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当代照相或录像出现前,既已预示新艺术媒体将临的巨变。

关键词:洞天福地、仙山、道人、纪游画、院画

越南东北部东潮地域的福地(抱福岩)及其周边

〔日〕大西和彦 〔日〕土屋昌明(译)

摘要:在编著于北宋皇祐二年(1050)的《洞渊集》中,作者道士李思聪将广东的福地抱福山的位置记录在了南海交州。这个南迁的抱福山,从14 世纪开始,在越南就被认作为洞天福地“抱福岩”。同一个“抱福岩”也被认定在屹立于现在越南东北部广宁省汪秘市芳南社内红河东流段北岸的硃谷山中。中国与越南将福地认定在相同的地域是因为中国宋代前后,中国人在越南的北部及中部沿海地域移居开拓,且这个地域盛产朱砂。

关键词:《洞渊集》、抱福山、抱福岩、越南北、中部沿海地域开拓、华侨、朱砂

日本室町时代的救济观与洞天思想——关于《诹访缘起》

〔日〕森瑞枝 胡佳菁(译)

摘要:《诹访缘起》属于《神道集》的一篇。《神道集》是根据日本中世时期的“神佛习合”(日本神道教与印度佛教融合起来的思想)的故事集。其基本想法在于印度的神明出现于日本这种思想融合状态(叫作“本地垂迹”),以此思想来宣扬佛教(有点像中国的宝卷的功能)。可是,《诹访缘起》内容有些不同。主人公为了探索失踪的恋人,巡游日本全国的名山,之后进去洞窟才发现恋人。救出恋人之后,主人公自己无法回到地上,只能走进洞窟里面,巡游了72 个国家,并在地下世界盘桓了很久,可见其道教洞天福地思想的影响。这种想法给日本人导致了新的思维方式,就是说,本地垂迹思想吸收道教洞天思想之后,日本人的世界观有所变化,神道教为的是生者的世界,佛教为的是死者的世界(地狱),神佛习合是这两者的融合,现在再加上源于道教洞天思想的世界观,这个世界既不是地上世界,又不是死后地狱。笔者认为,这种世界观对此后日本文化,尤其江户时期文化之影响很大,几乎做成江户时期他界观和救济观的基础。

关键词:《神道集》、甲贺三郎、唱道、神佛习合、他界、异国、三国世界观、世俗化

朝鲜园林的用石意指与仙境构建

傅舒兰

摘要:通过风景赏析、皇家造园、文士玩石三个层次的考察,论证了朝鲜时期的园林对于用石有着相对特殊的做法和鲜明的意象所指。这些特殊做法和意象所指,不仅与朝鲜地方风土的形态特征、崇尚朱熹学习苏轼的文化传统的直接关联,而且被用以表征和指向神圣所在和理想居所的“丹丘、仇池、三峰、玉流、洞”等意象符号,也反映了其来源于中国古典神话、并逐渐为道教吸收的神圣地理系统。

关键词:风景园林、朝鲜时期、道教仙境、丹阳、玉流川、泉石供

度世桃花源:“洞天福地”申报世界遗产初探

徐知兰

摘要:“洞天福地”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特有的神圣空间观念,始于战国以来人们对天地中心昆仑山以及中土以外海上仙岛的神仙居所的想象,经过历代名士和统治政权的推动,最终成为中国古人对理想彼岸“度世桃花源”意象的寄托对象,并成为艺术创作的经典主题,成为形成东亚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其中大部分仍然能找到其符合文献记载历史信息的文化遗迹,并亟待进行系统研究和保护。论文从“洞天福地”系列遗产作为文化景观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角度,通过对“洞天福地”可能符合的遗产类型、比较研究主题框架和潜在的突出普遍价值进行初步探索,初步探讨了可行的申报策略,并对“洞天福地”申遗的多方面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洞天福地、世界遗产申报、文化景观

责任编辑:黄晓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