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热水器>

美的热水器80升是多少千瓦的(美的热水器80升一个小时几度电)

美的热水器80升是多少千瓦的(美的热水器80升一个小时几度电)

更新时间:2022-03-09 07:35:57

【文/观察者网 齐倩】按照国际惯例,国际重大赛事基本都采用人工造雪以保障用雪质量。可在疯狂“挑刺”的美媒眼中,温哥华、索契和平昌冬奥会可以用,北京冬奥会用了就是不行。一时间,“人造雪糟糕”、“人造雪危险”、“假雪”等词语频频出现在各大美媒的标题中。

在美媒借此抹黑北京冬奥会之际,多名运动员和相关专家开始回击。其中,澳大利亚单板滑雪运动员马特·考克斯盛赞北京的人造雪“很美妙”,“抓地性”非常强。

意大利天冰(TechnoAlpin) 造雪系统公司高管指出,造雪机可以根据运动员的需要产生不同类型的雪,这一点天然雪做不到。国际滑雪联合会也对所谓“人造雪危险性”提出异议,称人造雪不仅可以保证安全,还可以确保所有参赛者的条件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更公平。

观察者网注意到,美国《时代周刊》8日发表的文章已撤下了原标题《为什么北京的人造雪对冬奥会是不利的?》,如今已经换成了《2022冬奥会的人造雪对冬奥会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换标题前:为什么北京的人造雪对冬奥会是不利的?

换标题后:2022冬奥会的人造雪对冬奥会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国际惯例的人造雪成美媒“挑刺”对象

《北京2022年冬奥会“假雪”对人类和环境都很危险》、

《北京的雪是人造的——随着地球变暖,这是一种消耗资源、“危险”的趋势》、

《为什么北京的人造雪对冬奥会是不利的?》……

美媒抹黑北京冬奥会人造雪

近一段时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部分政客和媒体对北京冬奥会疯狂“挑刺”,就连人造雪成为了他们试图抹黑中方的工具。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时代周刊》在内的主流美媒援引所谓生态学家和个别运动员的观点,在行文中用“假雪”、“危险”、“破坏环境”等词语形容人造雪。

美媒纷纷“挑刺”后,美国舆论逐渐被“带歪”了。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CBS)在9日的报道中称,最近,以往属于国际惯例的人工造雪,在北京冬奥会举办之际演变成为了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其实,人工造雪在冬季奥运会历史上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公开资料显示,人造雪在1980年纽约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会上首次使用,此后逐渐成为冬季赛事的国际惯例。温哥华、索契以及平昌等冬奥会同样大量采用了人造雪,其中2014年索契冬奥会人造雪的比例为80%,2018 年平昌冬奥会的比例为98%。

河北省张家口市副市长、冬奥办副主任刘海峰曾表示,人工造雪是使赛道状态稳定、确保运动员无论出发顺序如何都能享受到公平比赛条件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按照国际惯例,无论赛事举办地的气象状况怎么样,都需要通过人工造雪让雪道符合竞技比赛场地的技术规范要求。

图自IC Photo

多国运动员和专家出面回击

CNN、《时代周刊》等美媒“鸡蛋里挑骨头”的行径,实在让人看不过去。近日,多名运动员和相关专家站出来为北京冬奥会说公道话,开始回击。

据路透社报道,开赛前,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单板滑雪者便对张家口滑雪场地的人工雪赞不绝口。

“这些人造雪很了不起,”新西兰单板滑雪名将萨多夫斯基·辛诺特(Zoi Sadowski Synnott)评价道。辛诺特2月6日赢得单板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赛金牌,为新西兰夺得该国历史上首枚冬奥会金牌。

23岁的澳大利亚单板滑雪运动员马特·考克斯(Matt Cox)盛赞北京的人造雪“抓地性”非常强。他说:“这里的寒冷温度,场地的雪很美妙(dreamy snow)。”

在9日的报道中,CBS特别提及了在两场资格赛中落败的美国滑雪名将米凯拉·希夫林(Mikaela Shiffrin)。即使成绩不佳,希夫林拒绝将此归咎于场地的人造雪,反而称赞场地的雪“了不起”(incredible)。

针对人造雪破坏环境的说法,意大利天冰(TechnoAlpin) 造雪系统公司亚洲区经理迈克尔·迈尔(Michael Mayr)也告诉《时代周刊》,机制雪的成分只是空气和水,与天然雪没有太大区别。他继续表示,造雪机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运动员的需要产生不同类型的雪,这一点天然雪做不到。

国际滑雪联合会(FIS)对所谓“人造雪危险性”提出异议。FIS男子高山滑雪世界杯首席赛事总监瓦尔德内尔(Markus Waldner)表示,不仅可以保证安全,使用人造雪还可以确保所有参赛者的条件统一。

在中国做市场研究、战略管理咨询已经20多年的美国人雷小山(Shaun Rein)2月5日在推特发文直言,美媒每篇关于北京冬奥会的文章都要“妖魔化”人造雪,太双标了。他写道:“我还记得播音员吹捧奥斯陆奥运会的人造雪有多棒。我对大多数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感到反感。”

绿色低碳高效:冬奥冰雪的“中国方案”

据《科技日报》此前报道,雪上项目对气候和场地的要求十分严格,为了保证雪上项目的顺利进行,本届冬奥会80%—90%的比赛场地用雪都采用人造雪。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张海洋介绍,自然条件下产生的新降雪、融化后重新凝结的雪、长期堆积的雪等物理特性各不相同,而这会影响其性状。相比物理特性更为多变的天然雪,人工造雪可控性更高。人造雪经过挤压、平整、注水后,更容易被制成可供比赛的雪道。

北京冬奥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在正式比赛中实施了很多环保措施。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称,北京冬奥会的人工造雪系统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效节水设备和智能化造雪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动态保持最佳造雪效率,有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总体来看,人工造雪需水量有限,不会对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严家蓉还强调,从全球范围雪上项目举办情况看,为了保障比赛用雪质量,国际上的重大赛事基本上都采用人工造雪。因为和自然雪相比,人造雪可以改变粒径、含水量和硬度,这样有利于满足不同比赛场地的需求,而且人造雪比自然雪的性状更稳定,在被压雪、平整、注水之后,更容易整备成状态一致的雪道。从比赛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状态一致的雪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更公平。

“造雪约耗电2万度,赛时维护和补雪保养约耗电10万度。这些电力100%由绿色电能供应,放在过去,意味着要烧32吨以上的标准煤。”国网北京电力石景山供电公司经理张庆接受采访时曾表示。

图自IC Photo

值得一提的,除人造雪外,首钢滑雪大跳台也被一些海外网民“挑刺”诋毁。前不久,美国知名企业家宣称北京冬奥跳台的照片令他“生气”,并将首钢滑雪大跳台背后冷却塔称作“核反应堆”。

对此,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赵卫东10日回应称,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荒谬之极。“我也注意到了,有许多国家的热心的网民已经在(社交媒体)评论区进行了充分的科普,对此我们也表示感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