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微波炉>

格兰仕微波炉官方客服(格兰仕微波炉联系方式)

格兰仕微波炉官方客服(格兰仕微波炉联系方式)

更新时间:2022-03-30 23:33:08

本报记者 段楚婷 赵毅 深圳报道

2022年开工,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兰仕”)的生产线又恢复了往日满负荷生产的景象。排列整齐的微波炉在生产线上依次经过格兰仕员工的“火眼金睛”,待它们被仔细检查、认真擦拭后,将带着制作美食的“任务”漂洋过海。

作为第一批“走出去”的中国家电企业,格兰仕的“出海”故事以微波炉、电饭煲开端。在创始人梁氏家族的带领下,格兰仕外贸业务从最早期的代工生产到近年来推广自主品牌,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

不过,外贸业务稳步增长并非故事的终章。2021年,格兰仕通过成员企业控股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600983.SH,以下简称“惠而浦”),成为巨轮的“掌舵手”。从产品远销多国到携手海外品牌,格兰仕将如何书写“出海”新篇章?

抢抓“窗口期”机遇

疫情暴发以来,居家生活令“宅经济”之风席卷多国,不仅催生了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为相关产业带来“窗口期”与增长动能。这其中就包括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小家电产品。

从宏观数据来看,根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1月14日的发布会上介绍,在上年高增长的基础上,2021年我国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家用电器等“宅经济”相关产品出口合计又增长了13.2%。

反映在企业层面,据格兰仕方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企业自2020年以来迎来海外市场“爆单”,格兰仕微波炉、冰箱、面包机、洗碗机等健康家电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德国等国家旺销。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格兰仕外贸方面的订单增长在30%以上,其中深耕多年的自主品牌出货量持续上升,成为拉动业务增长的主力。在内销和外贸业务的拉动下,当前格兰仕不仅手握充足订单,还面临全年产能不足的考验。

基于此,继2020年上半年建成年产1100万台健康家电的智能制造基地后,格兰仕预计将在2022年按照15万台/天微波炉的产能进行配套,全面推动增资扩产。

在产品销量持续增长背后,格兰仕也如众多外贸企业一样,面临着复杂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从疫情初期的复工复产,到2021年前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快速升值、大宗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再到延续至今的海运价格上涨,无一不考验着经营者的智慧。

回顾疫情初期,格兰仕北美业务负责人庄女士告诉记者,格兰仕是广东省较早一批恢复生产的企业,也正是抓住了这个窗口期,对海外订单做了调整。“我们首先将高附加值的产品优先生产和交货,满足海外消费者在一段时间内的产品需求;其次与海外客户及时沟通,了解他们的顾虑,进一步调整我们的策略、库存和交货渠道等。”

适应了疫情初期的“变奏”,接踵而至的还有海运价格上涨和货柜“一柜难求”。据庄女士介绍,格兰仕的应对策略为调整海运条款。“原来由客户负责找货柜,后来更多的是我们在中国帮忙找货柜。我们根据多年来与船公司建立的合作关系,提前锁定了一些货柜,才将产品及时运送给客户。”

主动出击谋发展

随着产品和服务远销至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格兰仕深耕多年的自主品牌与核心技术正在全球放大“声量”。

纵观小家电行业,不少企业的出口业务以OEM/ODM模式展开,表现在国际小家电产业链中,海外品牌方主要负责品牌渠道的销售服务,而研发、设计、制造等产品实现过程环节,则主要交由中国企业去完成。

与OEM/ODM模式有所不同,在海外销售自主品牌产品则意味着中国企业需要在品牌推广、渠道建设、物流仓储、售后服务等环节倾注更多心血。资料显示,在自主品牌国际化的进程中,格兰仕基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市场特征,通过属地化团队、本土化经营的模式推进。

其中,面对较难攻克的北美市场,格兰仕在美国成立子公司,组建本土经营团队,加大自主品牌在整个北美的推广,将美国打造成为企业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而在东盟地区、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国家沿线市场,格兰仕自主品牌产品也正加快当地全渠道市场布局。

“在过去三年,格兰仕自主品牌产品在海外上架成为常规产品。尤其在北美一些主力市场、主力渠道,格兰仕自主品牌产品现在占据了货架的1/3,甚至更多。” 庄女士告诉记者。

据其介绍,在北美市场,格兰仕自主品牌在出口产品中的占比在30%以上。其中,格兰仕自主研制的复古冰箱在北美市场销量表现亮眼,在格兰仕出口冰箱中的占比达到70%以上。

记者也在亚马逊网站搜索了格兰仕品牌产品,发现格兰仕复古微波炉已积累上万条消费者评价,而两款格兰仕复古冰箱、带有空气炸功能的微波炉等产品也获得八百余条至上千条不等的消费者评价。

除了产品“漂洋过海”,格兰仕的“目光”也放置于更高层次的全球开放合作,寻求产品与资本的协作融合。在2021年的“3·28”中国市场年会上,格兰仕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官宣”了两个“朋友”——惠而浦与象印魔法瓶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日本象印”)。

资料显示,惠而浦的股东之一为美国白色家电巨头惠而浦集团,其洗衣机、冰箱等产品在全球市场颇具影响力。而日本象印则以电饭煲、保温杯等为主打产品,在日本、中国等市场销售。

在梁昭贤“官宣”之后,2021年5月,广东格兰仕家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成为惠而浦控股股东,后者实控人也变更为梁昭贤和格兰仕副董事长梁惠强。另一边厢,截至2021年10月,格兰仕对日本象印的持股增持至约15.5%,系日本象印最大的单一股东。

大胆改革补短板

虽然以资本形式“牵手”两大海外品牌,但影响两艘“巨轮”的行驶轨迹却并不容易。

从近几年的业绩表现来看,惠而浦的“包袱”颇为沉重。2021年7月底,接任惠而浦总裁一职80余天后,梁惠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过去的80多天里,我们对惠而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组织架构、日常管理和整个业务运作模式,最重要的是从整个企业的节奏和思想上,注入格兰仕的高效奋斗元素。”

记者注意到,新的管理团队不仅为惠而浦带来了格兰仕式的速度、节奏和灵活性,在经营层面上也刷新了惠而浦旗下“惠而浦”及“帝度”的品牌形象,前者打造高品质家电产品,后者则作为中高端民族品牌,满足升级型消费需求。

除了企业经营与内部管理的变革,格兰仕与惠而浦的相互赋能主要体现在全球化和全产业链上。梁惠强告诉记者,“惠而浦集团在全球多地设有研发中心,我们能比友商更先一步了解不同市场的用户需求。而格兰仕的最大优势在于全产业链,我们在惠而浦的改革方向就包括将以前社会化的第三方合作模式转为自身产业链为主,提高制造效率。”

从采访中不难看出,通过成员企业持有惠而浦控股权的格兰仕,正在进行颇为大胆的改革,力图扭转颓势。反观日本象印,作为最大单一股东的格兰仕试图推动这一百年品牌“再次回到成长轨道”的难度并不小。

近日,格兰仕再次向日本象印提名两位外部董事候选人,希望于2022年2月17日举行的定期股东大会上通过格兰仕的董事提案,并反对实施日本象印方面提出的“防收购预案”。

资料显示,近年来日本象印的销售额、利润出现下降趋势,其收入及收益更连续5年减少。与之相反的是,日本象印给股东的分红却在此期间居高不下。

梁惠强也在近期对外界表示,“如果连续5年收入及收益为减少倾向,就需要把获得大部分的利润放入投资中,成为将来成长的种子。另外,为了维持、获得优秀的人才,也需要把利润用在员工的薪资增长方面。”

不过,根据日本媒体报道,在日本象印2月17日举行的定期股东大会上,格兰仕提出的股东人事方案被否决,而日本象印方面提出的更新反收购措施等议案获得通过。

虽然格兰仕与日本象印在股东人事、经营方向上存在分歧,但根据梁惠强在1月底透露的信息,格兰仕与日本象印共同开发的商品预计在2022年三季度左右推出,首先会面向日本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