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消毒柜>

消毒柜的碗可以横着放吗(碗怎么合理的放入消毒柜)

消毒柜的碗可以横着放吗(碗怎么合理的放入消毒柜)

更新时间:2022-04-30 23:24:10

民以食为天,食以筷为先。“筷”是“竹”字头,表明制作筷子的原材料通常选“竹子”。我们每天吃饭,都要用到筷子,中国人早已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但是今天,如果我说竹筷里隐藏着惊天的奥秘!大家也许不以为然。“百姓日用而不知”(摘自《周易 · 系辞传》),大意是说我们天天在用,只是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奥秘罢了。大道至简,竹筷,不仅仅是餐具,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凝聚着古圣先贤的大智慧!

图1

一、道法自然:内方外圆,七寸六分。

40年前,老百姓普遍使用竹筷。为什么?因为竹子哪里都有,不难找。竹筷有韧性、不易折又便宜,经久耐用,富人、穷人都用得起。

图2

如【图2】所示,竹筷有三种几何图形组合而成:圆形、方形、三角形,无三不成礼。其中,圆形的部分,比方形的部分略长。三角形的部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又不可或缺。请大家千万不要轻视这个“小尖尖”,它的作用关系到竹筷的摆放,竹筷分“平放”和“竖放”两种。用餐的时候,竹筷“平放”,“小尖尖”指向用餐的人。吃完饭,竹筷洗干净以后,“竖放”。如【图2】所示,竹筷放在筷笼里,“小尖尖”在最下方,竹筷圆形的部分在上,方形的部分在下,上圆下方。竹子的纹路是竖直方向的,竹筷的“竖放”顺应自然规律,这就是“道法自然”。我妈妈至今仍然保持这一传统,我相信,不少家庭也是这样做的,尤其生活在农村的。当然,生活在城市的人,竖着放筷子的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家里有消毒柜的,一般都是横着放筷子。竹筷本身是有灵性的,具备自我净化的功能,可是,一旦放进消毒柜,超过100度以上的高温,就会干枯、变脆、易断,丧失原有的韧性。

竹筷告知我们做人做事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内方外圆。竹筷为什么要“竖放”?“理”在何方?我们可以用《周易》的思维来解读这一现象。《周易》64卦都是由上、下两个单卦组合而成的,下卦代表“地象”,上卦代表“天象”。

图3

如【图3】所示,颐卦是《周易》第27卦,下卦是震卦,代表“地象”;上卦是艮卦,代表“天象”。天在上,地在下。在古人的意识里,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因此,“竖放”的竹筷,上部必须是圆的,下部必须是方的,寓意“天圆地方”。我们发现,竹筷圆的部分,比方的部分略长,这是寓意“天长地久”。下卦又称“内卦”,上卦又称“外卦”,于是乎“下方上圆”就变成了“内方外圆”。

竹筷“方”的部分,提醒我们做人做事要有底线;“圆”的部分,提醒我们做人做事要圆融通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竹筷的内方外圆,启示我们:做人做事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如【图3】所示,竹筷的长度“七寸六分”(约25.4厘米),一般认为源于颐卦,寓意“七情六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摘自《三字经》)只要是人,只要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一定有七情六欲。圣贤伟人都有七情六欲,何况我们普通人呢?七情六欲,无好坏之分,但是,竹筷提醒我们: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忌讳放纵情色贪欲,修身的最高境界:无过无不及。比如,大功告成之时,庆功酒嘛!当然要开怀畅饮,无可厚非,但也不宜贪杯。颐卦在这一方面讲的非常究竟,而且只用了六个字:“慎言语,节饮食。”言外之意,吃饭七八分饱即可,就算都是自己很喜欢吃的菜,也要适可而止,加以节制。句中的“饮食”,可引申为“七情六欲”。

二、大道至简:阴阳合德,一动一静。

所谓的大道,都是用极其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图3】所示,有人把颐卦的卦象,看成人的嘴巴,下卦的震卦好似我们的“下排牙齿”,上卦的艮卦就似“上排牙齿”。我们不妨先按住自己的下排牙齿,尽量不让下排牙齿动,看看上排牙齿可否动?一定动不了。为什么动不了?因为上排牙齿代表艮卦,艮卦是山,山是动不了的。我们再按住上排牙齿,看一看下排牙齿能不能动?一定能动!为什么能动?因为下排牙齿代表震卦,震卦是雷,雷当然能“动”。

诗无达诂,也有人把颐卦看成是一双筷子夹菜的象。如【图3】所示,颐卦最下面的阳爻(初九)与最上面的阳爻(上九),象一双筷子夹住中间的菜(四个阴爻)。当我们夹菜的时候,一根筷子是动的,一根筷子是不动的。为什么?对照颐卦,动的那根筷子对应震卦,震卦是雷,雷是动的;不动的那根筷子对应艮卦,艮卦是山,山是不动的。我们再夹菜的时候,不妨留意一下,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一定是这样的,因为这一类的生活常识出自《周易》,一双筷子,一动一静,动静合一。据此,《周易》源于自然,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这种说法绝非空穴来风。

我们中国人习惯说“一双筷子”,而不讲“两根筷子”,这也是我们的传统。一双筷子就好比一对夫妻,亲密无间,阴阳合德,白头偕老,天长地久,这是“合”的意识。同时,夫妇有别,合中有分,谁主外?谁主内?教育子女,谁扮演白脸?谁扮演黑脸?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方能事半功倍。所以,说“一双筷子”,意味着我们重视整体,合中有分,分中有合。该分的时候分,该合的时候合。

三、文化载体:中餐标识,家风传承。

我们去饭店聚餐,如果餐桌上摆的是刀叉,“西餐”;如果餐桌上摆着筷子,“中餐”。刀叉是西餐标识,而筷子则是中餐标识。竹筷有两大功能:一是餐具,这是最基本的功能;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关系到家教家风的传承。何谓“载体”?即“媒介”。比如,月饼是中秋节的载体,粽子是端午节的载体。假如一个人中秋节居然不吃月饼,端午节也不吃粽子,那么,这两大传统节日对此人就没有任何意义,这个人还是中国人吗?十有八九不是。

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家教、家风,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而竹筷是“不言之教”,直接走进千家万户,关系到如何形成和谐的家庭、合理的家教、优良的家风。

竹筷的“不言之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勤俭齐家。

竹筷与木筷、不锈钢筷、银筷、象牙筷相比,竹筷取材更容易、制作更简单,价廉物美,方便适用,功能齐全。俭以养德,当用不省,当省不用,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淋漓尽致地凸显在竹筷上,日日告诫我们炎黄子孙。

(二)内方外圆。

竖放的竹筷,寓意“内方外圆”,是我们做人做事的规范,警示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去生活和工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的早餐,当我们去拿“竖放”的竹筷,你要联想到“内方外圆”,这是在“提醒”我们:出去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变通。晚餐的时候,当我们去拿“竖放”的竹筷,我们有必要“反省”一下当天的工作:坚持原则的同时,有没有灵活变通?灵活变通的同时,有没有坚持原则?假如答案是否定的,赶紧设法补救,消除后遗症。

(三)惩忿窒欲。

竹筷的长度:七寸六分,寓意“七情六欲”。应该如何面对自身的“七情六欲”?损卦给出的答案只有四个字:惩忿窒欲。这四个字的大意是说:要把我们的情欲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道日损,无欲则刚。换句话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每天减损自己的贪欲,增大自身的心量,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与人合作共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华民族的先祖,仁慈智慧,道济天下,他们担心子孙后代可能会忘记道统。于是,千思万虑、煞费苦心地发明了筷子。众所周知,竹筷早于古代的“四大发明”,大道至简。圣贤伟人、先祖先宗赋予了竹筷深厚的文化底蕴。

竹筷,传统文化的载体!

竹筷,家教家风的传承!

竹筷,做人做事的规范!

人,每天都要吃饭,只要吃饭,就会看到筷子、用到筷子,天天看,天天用,总不会忘记传统了吧?先祖先宗的理想,何其美好!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在种花家。

可叹可悲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理想与现实的比拼中,现实往往占据上风。最近100多年,我们的传统文化几乎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好在还藕断丝连。

亲爱的读者朋友,请您扪心自问:你们家里用的是“竹筷”吗?你们家的竹筷是“竖放”的吗?你们家竹筷的长度是“七寸六分”吗?假如三个答案都是否定的,何谈传统文化?谈何家教家风?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国学热”兴起,至今快30年了,成果如何?为什么今天仍然举步维艰?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不妨去超市调查一下竹筷的现状,大家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木筷竟然占据主导地位,竹筷的市场份额不足10%。无论是木筷,还是竹筷,都变成了“餐具”,跟传统文化渐行渐远,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为什么会这样?没有人重视。筷子厂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长短不一,没有丝毫“规矩”(方圆)可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谓的“弘扬传统文化”,成了一句若有若无的时髦口号,注重形式的多,重视实质的少。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摘自《大学》)怎么办?弘扬传统文化,请从“竹筷”开始。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普及竹筷,刻不容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