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消毒柜>

消毒柜有保质期的吗(消毒柜使用10年还安全吗)

消毒柜有保质期的吗(消毒柜使用10年还安全吗)

更新时间:2022-05-25 01:13:44

1986年,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火车上开始使用后,短短时间迅速火遍全球。

一次性餐具有卫生、方便、价格低廉的优势,但是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觉醒,渐渐有人怀疑其究竟是否有健康隐患,用多了会不会对身体有害?

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12批次一次性筷子、65批次一次性纸餐饮具以及70批次一次性塑料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结果显示:一次性筷子产品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25.0%,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标签标识和感官指标。一次性纸餐饮具产品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4.6%,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标签标识和感官指标。一次性塑料杯产品共51批次产品不合格,总体不合格率为72.9%,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标签标识和负重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产品不合格发现率较高,但涉及食品安全的生化指标,所有产品未发现不合格。

01一次性餐具保质期标注不合格?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王女士曾经向《中国食品安全网》咨询,其家里一直有留存一次性筷子的习惯,不想洗碗筷的时候用用还是很便捷的。但是当她拆开一套一次性筷子准备用的时候,在筷子上发现了黑点,隐隐还能闻到酸味。

“已经出现黑点的一次性筷子还能使用吗?会有安全隐患吗?”王女士担忧。

经过沟通后发现,王女士购买的一次性筷子已经超过保质期。“一次性筷子也有保质期吗?”王女士惊讶。

其实,和王女士一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一次性筷子也是有保质期的,而很多消费者都不清楚。

有的时候在外吃饭发现一次性碗筷发酸有黑点,以为是碗筷本身夹杂的杂质或者出现质量问题,没想到有可能根本就是过期产品。

上海市本次针对一次性餐具、筷子、塑料杯的检测里也发现了此类问题,更甚者连生产日期都没有标注。

此次抽查发现共有53批次一次性餐具的标签标识不合格,其中一次性塑料杯48批次,一次性筷子3批次,一次性纸餐饮具2批次。

标签标识不合格原因为未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成分名称不全、未标注“食品用”等关键信息。

02一次性餐具过期可滋生细菌,导致发霉变质

由于一次性餐具的特性,使用场景多在电商外卖及餐馆。

在一次性筷子的销售市场上, 一位批发商向媒体介绍,有包装的筷子比裸筷贵一倍左右,要是想要单独设计的包装价格会更高一些。

现在的餐饮外卖比拼的不止是价格和品质,还有自己店铺的个人风格,换上了印有店铺名和宣传语的“二次包装”一次性餐具往往是没有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等信息的。

事实上,早在2005年6月,我国就制定了与一次性筷子相关的强制性规范,共分两部分,分别针对一次性木筷和一次性竹筷,规定它们的保质期一般不应超过半年。

针对一次性筷子为何会发霉?环保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董金狮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筷子里含水,时间一长容易发霉,所以必须限定一个保质期。”正规的一次性木筷生产过程很严格,先选料再打坯成型,经过蒸煮后再做化学处理,然后烘干磨光才能进入包装、物流过程。相关质量标准要求一次性木筷的含水率必须在7%以下,一次性竹筷含水率必须在10%以下。

03使用不合格一次性餐具将导致消化系统疾病

有的消费者有留存一次性碗筷的习惯,或者一些餐馆为了节省成本大量批发一次性碗筷。

一次性餐具放置时间久了,又查不到具体保质期,就有可能导致消费者误使用过期一次性碗筷。

此前,大连凌水地区医院全科副主任医师朱丽莉接受采访时表示所谓“病从口入”,一定不要轻视一次性餐具的卫生和使用期限问题。

“一旦一次性筷子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会滋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抵抗力弱的人使用后可能导致腹泻和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发霉的筷子会滋生黄曲霉素,该物质已经被广泛认定可诱发肝癌。”朱丽莉说。

专家建议,条件允许的话,市民外出就餐时尽可能自带餐具。如果要在外就餐,食用一次性碗筷的话,需要看一次性筷子的外包装上是否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商标及联系方式,最好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一次性筷子受潮后可能发生弯曲变形,甚至出现非竹子或木头本色的斑点,比如小黑斑,那表示可能发霉变质,千万不要继续使用。

有些人外出吃饭有开饭前用开水烫一次性餐具的习惯,这个举动对于消毒杀菌其实微乎其微,起到最大的还是“心理安慰”作用。筷子只有在100℃的沸水里煮5分钟以上才能达到理想的杀菌效果,较理想的杀菌方式是使用高温消毒柜。

编辑:刘洪美

中国食品安全网新闻线索E-mail:wwwcfsncn@163.com

新闻热线:010-63703068

为更多人的健康安全,请关注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