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洗碗机>

阳江大型全自动洗碗机多少钱(泰州大型全自动洗碗机价格如何)

阳江大型全自动洗碗机多少钱(泰州大型全自动洗碗机价格如何)

更新时间:2022-04-12 09:56:36

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江市加快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实施方案的通知(阳府函〔2022〕7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阳江市加快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阳江市人民政府

2022年3月7日

阳江市加快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工作部署,做好我市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工作,促进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推动我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 20”政策体系要求,落实“两个定位”战略目标,围绕市委“123 N”工作安排,坚持向海发展、工业立市,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主线,大力实施“3 6”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我市工业产业加速壮大、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显著提升,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为我市全力对接融入“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确保省“1 20”战略性产业集群系列政策文件在我市落地实施。坚持现有产业提质增效和新产业引进培育并举,持续优化制造业结构和完善产业载体布局,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水平、发展水平和竞争水平。到2026年,形成一批“链主型”“生态主导型”企业和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

  三、发展重点

  对标省培育的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结合市第八次党代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要求,打造合金材料、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三大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新型建材、五金刀剪、生物医药、智能家电、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六大百亿优势产业,培育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激光增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现有产业提质增效,拓展培育发展新产业,推动我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三大千亿支柱产业集群。

  1. 合金材料。在巩固合金材料产业链优势基础上,加快推动产业往高端装备、新能源、医疗器械用特种钢方向发展,积极降低行业能耗排放水平,拓展铝合金、钛合金、铜合金、镁合金等高端合金产业,培育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前沿新材料领域。力争2026年产业规模达到1800亿元。

  2. 装备制造。对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大力推进国际风电城建设,打造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同时,加速集聚壮大高端数控、机械制造、紧固件等相关产业,积极拓展经济型、紧凑型海工装备等新兴领域,形成以海上风电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力争2026年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3. 绿色能源。对接国家和省能源发展战略,优化能源产业规划布局,推动能源产业集群式发展。重点推进风电、核电、抽水蓄能、太阳能、氢能等优势产业,加快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建设,谋划推动阳江核电7-8号机组前期工作,推动核电产业链延伸拓展。积极推动抽水蓄能、陆上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LNG调峰储气库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到2026年,力争全市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600万千瓦,产业规模达到530亿元。2030年,力争全市能源装机容量突破3600万千瓦,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二)六大百亿优势产业集群。

  1. 新型建材。加快推动水泥、建筑用钢、节能玻璃、新型陶瓷等产业向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拓展光伏玻璃、多元化特种陶瓷、装配式建材和机制砂等领域,打造现代家居装修“一站式”特色产业链。力争2026年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2. 五金刀剪。巩固五金刀剪产业行业领军地位,加快应用新型装备和技术,开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提升五金刀剪、不锈钢深加工产品品质及附加值,拓展耐菌、耐腐蚀等新型功能及特色工艺制品领域。力争2026年产业规模超500亿元。

  3. 生物医药。做大做强南药全产业链,打造化学原材料药、道地药材和岭南特色中药材原材料生产基地。培育壮大海洋医药。积极拓展口腔器材、医用导管等医疗器械产业。力争2026年产业规模达百亿元。

  4. 智能家电。重点发展高端化、成套化、嵌入式、智能化灶具—烟机—烤箱—微波—洗碗机等厨房电器。推动小家电、空调、冰箱等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推动新型涂料、核心零部件、五金模具等配套产业集聚。巩固壮大照明灯饰等产业。谋划引进电子信息产业。力争2026年产业规模达百亿。

  5. 食品加工。不断壮大现有食品调味品、农副食品、水产品深加工、饲料加工、粮食深加工等产业规模,聚力发展凉果、糖果、腊味、特殊膳食用等特色食品,加快向高端调味品、特色及功能性食品领域延伸,加快发展中央厨房、即食食品、速冻快消食品等潜力新兴食品。力争产业规模2026年达到500亿元。

  6. 轻工纺织。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大纺织服装研发和市场拓展力度,推动阳江服装品牌“走出去”。大力发展高端造纸、塑料、皮革、家具等日用消费品行业,加快与新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时尚等融合,发展智能、健康、绿色、个性化等中高端产品,探索C2M(用户直连制造)、协同生产等个性定制和柔性制造模式,提升现代轻工纺织产业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力争2026年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三)重点培育新兴产业。

  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对标全省新兴产业培育方向,立足我市资源禀赋、产业配套等因素,未来五年积极谋划培育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激光增材等一批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绿色低碳新兴产业,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为我市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力争2026年新培育产业规模超100亿元。

  四、重点任务

  (一)建立产业集群协调服务机制。建立实施战略性产业集群协调服务机制,各产业集群由一名市领导担任负责人、并明确部门、负责县(市、区)。根据省市对建设战略性产业集群的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牵头部门制定各产业集群的行动方案,组建工作专班,明确发展目标、时间节点,细化任务措施,确保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各项任务落实。2022年3月31日前,各产业集群建立本产业集群协调服务机制,并制定本集群行动方案,抄送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实施产业集群“五个一”工作体系。各产业集群根据本集群发展现状,制订实施产业集群“五个一”工作体系(一张产业集群重点企业表、一份产业集群重点项目清单、一套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一个产业集群政策工具包、一家产业集群战略咨询支撑机构)。市发展改革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各产业集群建立“五个一”工作体系指导。2022年4月29日前,各产业集群将构建本集群“五个一”工作体系情况,报送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加强政策配套。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聚焦产业集群强链、补链、延链、稳链工作,制定落实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相关配套政策。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金融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牵头出台支持战略性产业集群招商引资、提质升级、人才引育、科研投入、融资贷款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全面支持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工作。2022年5月31日前,上述部门完成制定各项配套政策,抄送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备案。

  (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高标准规划建设阳江科学城。围绕产业链提升创新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打通研发、工业设计、销售等环节。依托两大省实验室在全省重大科技专项中的引领作用,深入开展重大科技专项开展技术攻关,力争每年研究重大专项课题项目超6个以上。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以及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建设一批创新创业与孵化育成相结合、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突出链主、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产业链中的创新主体作用,推动规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引导其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全面提升产业集群、产业链创新发展能力。

  (五)推进产业提质增效。深入实施《阳江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科技和绿色方向转型,至2026年力争推动900家以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积极承接大湾区生产性服务业溢出,引进一批制造效能高、服务能力强的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力促企业将工业设计、科技发明等与阳江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我市品牌效益。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挥比较优势,主动融入“双区”产业链,聚焦各大产业链关键节点,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各产业集群结合实际加快招引一批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加强招商人员力量配备和组织保障,成立若干支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招商队伍,产业集群负责人要亲抓实管,做好目标企业的盯引工作。每个产业集群每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

  (七)强化项目建设。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按照“储备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要求,建立完善我市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库,对项目实施分类管理,完善制造业项目定期报告机制、项目会商协调机制、项目定期走访机制。加大对重点项目管理力度,严格控制“两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上马。各产业集群负责人亲自挂帅,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用海、用林、用能、资金等要素需求,一对一为投资5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重大项目个性化解决土地、融资、用工等方面的问题,推动一批重点企业和工业项目加快落地,力争形成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的良性循环,形成滚动发展格局。

  (八)培育壮大企业。培育和壮大行业领军企业、大型骨干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培育一批产业集群链主龙头企业,对企业给予认定、项目引荐等方面的奖励,充分发挥链主龙头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坚持抓大扶小并重,推动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引导中小企业大力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引导链主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联盟(协会),带动中小微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向链主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落实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对链主企业和核心配套企业建立常态化“暖企”服务机制,持续优化对重点企业的服务。

  (九)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按照省实施园区产值倍增计划要求,争取将我市5大省级工业园区纳入省“倍增培育库”,力争5年内实现产值翻番。持续推动园区提标提档,提升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标准厂房建设,推动实现项目“零等待”、企业“拎包入驻”。完善园区到高速公路、港口、铁路的快速通道。培育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集中度较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园”,力争1—2个特色园区纳入省重点培育园区。规范工业用地管理,推动产业园区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红线和产业保护区块,加快开展工业园区闲置土地清理工作,着力解决园区土地碎片化问题,确保我市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发展空间,加速重点产业集聚。

  五、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面实施战略性产业集群协调服务机制,各产业集群在市领导的领导下,统筹协调各产业集群牵头部门、负责县(市、区)和参与部门做好集群培育发展工作,形成上下一盘棋,合力推进产业集群各项工作。

  (二)强化联动推进。落实贯彻省、市、县三级共同协调推进产业集群联动协调服务工作要求,定期开展上级和本级、本级和本级产业集群之间的定期沟通协调,统筹各方资源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切实落实政策、优化服务配置,高效解决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加快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三)强化要素保障。各产业集群牵头部门加强与对应的省产业集群的工作沟通,积极争取资金、土地、环评、能耗等资源要素支持。积极落实省“重大制造业项目政策”和“制造业投资十条”等政策,推动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快落地。

  (四)落实信息报送机制。各参与部门、责任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每月25日前向产业集群牵头部门报送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工作经验。各牵头部门建立本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在建拟建项目、重大平台建设的工作台账,每月28日前汇总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和各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报送至本产业集群负责人,抄送至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五)强化工作督查考核。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强化日常督导,每月底调度各产业集群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最后一个星期将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落实情况报送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并进行工作通报,推动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附件:1. 产业集群工作任务表

   2. 阳江市战略性产业集群“五个一”工作体系

《阳江市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实施方案》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2020年5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提出在全省培育发展十大战略性支柱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年10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等5个部门配套出台了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形成广东省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1 20”政策体系。为推动“1 20”政策体系落实,今年4月,省“制造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联动协调推进机制》,在全省正式实施“链长制”,并要求各地市相应健全市级联动协调推进机制。

  为加快“1 20”政策体系在我市贯彻实施,进一步做好省和市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工作,我市有必要制定《阳江市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我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实施方案》制定依据

  (一)《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粤府函〔2020〕82号)

  (二)《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粤府〔2021〕53号)

  (三)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联动协调推进机制的通知(粤工信规划政策函〔2021〕15号)

  (四)阳江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

  (五)阳江市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三、主要内容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 20”政策体系要求,围绕市委“123 N”工作安排,大力实施“3 6”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二)工作目标

  提出至2026年,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总目标。

  (三)发展重点

  重点打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六大百亿优势产业、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了各产业的发展方向和2023年、2026年的发展目标。

  (四)重点任务

  提出了九个重点任务推进集群培育发展工作。一是建立产业集群协调服务机制;二是实施产业集群“五个一”工作体系,作为集群发展重要抓手;三是加强招商引资、人才培育等政策配套;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研究重大课题和建设研发机构;五是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加快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六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招引一批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七是强化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取得实效;八是培育壮大企业,形成一批链主龙头企业;九是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

  (五)工作要求

  提出要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联动推进、强化要素保障、落实信息报送机制、强化工作督查考核等5点要求,推动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各项工作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