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洗碗机>

洗碗机消毒国家标准(洗碗机70度消毒与80度消毒的区别)

洗碗机消毒国家标准(洗碗机70度消毒与80度消毒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2-04-28 17:41:33
​ 消毒和微生物

我们常说消毒,那消毒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消毒(disinfection)在《消毒技术规范》中的定义为:杀灭或消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消毒的作用对象就是病原微生物。对表面进行消毒有两种基本方法:高温和化学消毒剂。

微生物是一群体型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对于微生物的杀灭或消除实质上是使微生物细胞相关的生理反应、生化反应和代谢活动受到干扰、破坏最终导致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被抑制甚至死亡。因此如果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基础(营养物质)和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空气、pH)不适宜,就可以对微生物的生长进行控制。不同的微生物对于这些生长因素需求是不同的,比如温度需求上细菌的生长温度为5~70℃,霉菌在低于5℃时也能生长。

洗碗机洗后的餐具是否达到消毒标准

1.餐具达到消毒标准的要求-----GB 14934《消毒餐(饮)具》,其中对于标准范围中的餐饮具消毒的微生物标准规定如下:

a)感官要求:餐饮具应表面光洁,不得有附着物,不得有油渍、泡沫、异味。

b)理化指标【洗消剂残留量(仅限于化学消毒法)】:

游离性余氯/(mg/100cm2)≤0.03。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mg/100cm2)不得检出。

c)微生物限量:不得检出大肠菌群/(/50cm2)和沙门氏菌/(/50cm2)。

也就是说餐饮具只要这两项微生物检验结果符合上述标准即为消毒合格的餐饮具。

2.洗碗机洗后的餐具能达到消毒要求吗?----《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餐饮服务业 餐饮具清洗消毒评价规程》我们来看一下官方文件对于洗碗机洗涤餐具是如何描述的。

第一个文件:2011年8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附件J《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中指出餐用具消毒方法有二,分别为:

| 采用物理消毒,具体方法如下:

1)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

2)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以上,保持10分钟以上。

3)采用洗碗机消毒的,消毒温度、时间等应确保消毒效果满足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 采用化学消毒。主要为使用各种含氯消毒药物消毒(编者注:使用含氯消毒剂要注意氯的残留,GB 14934《消毒餐饮具》中游离性余氯的残留是要小于等于0.03mg/100cm2的)。

第二个文件:由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牵头、中万恩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编制的团体标准《餐饮服务业 餐饮具清洗消毒评价规程》中指出对于采用洗碗机设备清洗餐饮具达到消毒要求的设备要求及洗消后餐具评价效果要求:采用洗碗机热水消毒的,一般控制水温不低于85℃接触时间不少于7s(仅适用于台下式与提拉式洗碗机);对于需要可采用热敏测试方法消毒的各种洗碗机设备,如台下式、罩式(门式/提拉式)洗碗机、通道式和长龙式洗碗机,测量餐具的表面温度应达到71℃或以上。

所以洗碗机消毒是官方推荐方法, 按照要求操作就好啦~

3.实测结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最后再用实践来验证一下情况。下面两个报告是客户为了放心进行的实测结果,测定结果全部显示合格!

结 论

当温度低于0℃时,绝大多数微生物代谢会停止,当温度升至70℃以上时,微生物会死亡。洗碗机在运行过程中将洗涤和消毒过程合理进行,即是利用了环境对于微生物的生长的影响来达到消毒的目的,经济且有效。上述检测结果也证明了洗碗机可以达到最终消毒的效果。实际上有调研指出,餐具检测细菌不合格大多是因为在洗涤流程上被二次交叉污染了,因此在餐具洗涤的流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流程操作,注意个人卫生及存储条件,尽量避免交叉污染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