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榨汁机>

榨汁机刀头分离式的好不好(榨汁机的刀头越多越好吗)

榨汁机刀头分离式的好不好(榨汁机的刀头越多越好吗)

更新时间:2022-04-18 23:58:26

用户的钱是有限的,他们只会购买自己非常想要的东西。

因此文案的第一步是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

这并不容易。

看看你手上的都有什么?一些产品样品、几分产品资料或一些往期的文案稿件。你还有一些简单的产品卖点,比如:好吃、营养、省电、新鲜、时尚、耐用、实惠等。

市面上的文案大多是把这些资料做简单的加工,比如这样:科学的精工配置、舒适的使用体验、呵护家人健康或优惠打折等。

这样写没什么错,但是也没什么用。

它们就像一盘速冻菜,只不过是半成品,不够鲜活、不够诱人、不够精彩。

我们要像三星米其林大厨一样,对“源料”深加工,煎炒烹炸,做出一份“文案佛跳墙”!一出场,就香飘十里,让人目不转睛,欲罢不能。

这里介绍6种激发购买欲望的方法,都是实战中验证过的好用方法,让你写出和以前不一样的文案。

1 感观占领

几乎人类所有的体验感受,都来自他的感官,比如眼睛、鼻子、耳朵等。当你告诉别人“美味可口“或者“惊险刺激”时,他的感官没有被调动,所以他不会被打动。

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个清晰、简单、一看就懂的方法,让你轻松打动你的读者。

假设读者正在使用一款产品,描述他的眼睛、鼻子、耳朵、舌头、身体和心里的直接感受:

•眼睛:你看到了什么?好比一款特别浓稠的酸奶,写“浓稠可口”是不够的,我们要写“像乳白色的奶油冰激凌一样,只能用勺子挖着吃。”

•鼻子:你闻到了什么?好比香薰蜡烛,不要写“香味浓郁”,而是写“北非百合花的高雅花束,混着刚割下的青草香气与高山上清新空气的味道。

•耳朵:你听到了什么?好比音响系统,不要写“震撼音效”,而是写“当电影里一辆摩托车呼啸而过时,马达的轰鸣声从左耳冲到右耳。”

•舌头:你尝到什么?好比甜酒,不要写“酸甜可口”,而是写“鲜活的桃汁,轻快的柠檬酸,混合着绵密的微气泡在口腔中跳跃。”

•身体:你感受到什么?你触摸到什么?好比凉席,不要写“清爽透气”,而是写“躺在这款凉席上,你会感受到清爽透气,像是凉席底下轻轻吹过田野的清风,躺上半小时后,你会惊讶地发现:背上居然不出一滴汗!”

•心里:你的内心感受到什么?好比卡丁车体验,不要写“惊险刺激”,而要写“急转弯的时候,心砰砰跳,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你感受到差别了吗?当你描述这些感受时,你已经占领了读者的联想,让他在脑海里调动自己的感官跟随着你的文字,去看、去听、去闻、去触碰,去深入的体会你描述的那些美妙。

2 恐惧诉求

你是不是在这样卖产品:

省事型:扫地机器人,省得你扫地;洗碗机:省得你洗碗….

预防型:防甲醛空气净化器、防盗指纹锁、防牙病电动牙刷….

治疗型:肩周炎贴、祛痘产品、减肥产品…..

简方之,它们能避免麻烦!卖他们时,你有两种方法刺购买欲:

正面说你的产品有多好,往往让人怀疑、抗拒,于是我们反过来说没有这个产品,你的生活会有多糟糕,这样更容易让人接受,这就是鼎鼎大名的“恐惧诉求”!

恐惧诉求并不是单纯的吓唬人,如果没有挖掘到用户真正恐惧的点,反而容易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案例:

一款电动牙刷震动频率高,有时间提醒功能,强迫人刷足一定时间,帮我们预防牙病。

如何利用恐惧诉求的方法来写文案呢?

心里都知道刷牙的重要,但还是常常应付了事,不认真刷牙。稍不注意,就容易牙龈发炎,不止刷牙的时候经常流血,严重的时候,咬口白馒头都能看到一排血印。发作时,牙齿闷闷阵痛,根本没法工作,只能请假看病,不但耽误工作,还花钱受罪。

这种先描述痛苦场景和严重后果,让用户充分重视牙病,然后再介绍产品的优势,是不是更容易让用户接受产品呢!

这种以”痛苦场景 严重后果“为结构的写作手法对于省事型、预防型和治疗型产品有很好的效果。

3认知对比

很多时候,我们的产品卖点是“更好”。

毕竟一款成熟的产品,要创新出颠覆性的功能,是很难的,但是在某些功能上进行改进提升,这就相对容易。那么当我们在某些方面更好的时候,我们要怎么表达这种优势呢?

《影响力》中提到:人类认知原理有一条对比原理,如果两件东西很不一样,我们往往会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比实际的更大

这一原理也可以用于于文案中:我们先指出竞品的差,再展示我们产品的好,我们的产品就会显得格外好!

案例:

我们这款榨汁机,采用分离式刀头,易拆易洗。轻轻地拿着搅拌刀头盖,只需一冲,即可冲走果汁残渣。

如果一位没有用过榨汁机的用户,他们很疑惑:什么是分离式刀头?真的“易拆易洗”吗?因为心里没有概念,自然没有心动的感觉。

换一种说法:

大部分买榨汁机就图个方便省事,想喝就榨。但榨汁机的原理是果汁和果渣分离这一步需要滤网,清洗滤网简直是噩梦啊,有没有?用完还得马上用刷子刷干净,洗完还要组装,实在是麻烦。

而这台机器,容器本身就是杯子,所以,清洗时,只需要用水冲一冲杯子和搅拌刀头就行,1分钟搞定,简直不要太方便!

这样介绍,用户是不是更容易了解这款榨汁机的优势,这比单纯自夸更让人产生兴趣。

4 使用场景

当你的产品有多种用途时,文案写“随时随地,想用就用”是个糟糕的想法

因为当你说“随时都可以用”的时候,实际是把这个问题踢给了用户,用户才懒得认真想呢!

想想吧,谁看广告时愿意费脑深入思考呢?绝大多数人都是慵懒、休闲的浏览着,如果一个产品让他们有疑惑,很简单,关闭广告就好了。

那正确的写法是什么样的呢?

案例:

我们有一款轻便易用的榨汁机,针对女性白领用户,我们可以这样说:

明天起床后:你可以剥开一根菲律宾帝王香蕉,切开橙黄色的软糯果肉,把它丢进榨汁机里,加入鲜牛奶,旋转杯体,10秒之后就能喝到冰鲜爽口的香蕉牛奶,香蕉的甜蜜和温柔的奶香在嘴里碰撞,用好心情开启新的一天!

明天以后就不用再去楼下买豆浆了,你未来的早餐是菠萝黄瓜汁、胡萝卜美颜汁、柚子葡萄汁以及特别来宾——黄金海岸蔬果汁!

我要提醒你:下次去瑜伽房时,记得带上一杯淡紫色的蓝莓雪梨汁,提前警告你,你的同伴看到后肯定会围过来,好奇的问东问西,没办法,引领潮流的人难免会有这些小烦恼!

你看,我们把使用产品的场景一、场景二、场景三….设计好,让用户想象到拥有这个产品后的日子里,他可以一次又一次的使用产品,不断获得幸福和快感,这样打动他的概率才会大大增加!

5 畅销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即便答案错得离谱,74%的人也会从众随大流

所以,当我们明示或暗示产品很畅销时,用户就会情不自禁地更想购买

畅销的使用方法

如果你的产品属于热销产品,那么直接列出自己的销量、好评量等数据,比如“连续X年除湿器销量领导者”“全网热销10万台”,就能让用户更想买。

如果你的产品是新品或小众产品,那么描述产品热销的细节现象,比如卖得快、回头客多或产品被同行模仿,营造出一种火爆销售的氛围,同样可以让用户更想买!

案例:

某家政品牌的文案

《七色保洁布》

地板清洁布、浴室清洁布、护膝布……

这一点我们很骄傲,

我们特色的七色保洁布,

分区使用、干湿分离,有效避免交叉污染。

虽然一直被模仿,但,我们很乐意因为自己的贡献而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表面上只是在描述抹布,实质是想让用户“悟”出品牌的强大,一直被同行模仿,半死不活的品牌,谁模仿?

接着并没有强调“认准正品、谨防假冒”这样老调的说词,而是“乐意提高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暗示“我们是市场领导者”,让用户感受到这家企业气度不凡,印象分拉满,购买欲望自然更强了。

6 顾客证言

当我们想要购买一款产品,又不知道产品符不符合自己心意时,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看看用过的人怎么说。

如果发现用过的人都说好,并且说得真实可信,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下单。

顾客证言这个方法同样是利用了从众心理,同样威力强大!

收集证言不难,重要的是:挑选的证言,必须能击中顾客的核心需求。

核心需求,是指顾客花钱最想满足的需求,不满足他干脆不会买。比如充电宝的核心需求:电量充足;洗碗机的核心需求:洗得干净,我们选的证言要能击中这些核心需求。

举个反面案例:

有一台以色列脱毛仪,售价2600元,在推广文案里引用了这些顾客证言:

@张三:包装精致,目前用了两次,才使用3000多发,30万灯次感觉会用到天荒地老。

@李四:灯头完全贴合皮肤,已使用两个月,效果显著,好用性价比高,相信这个品牌。

@王五:操作简单,能感到热热的但不痛,也不会影响皮肤状态这点很满意。

一个顾客会考虑花2600元买脱毛仪,他的核心需求必须是脱毛效果好,在她付款前,她心里最想确认的是:多久能脱毛?能不能脱干净?脱完几个月会不会反弹?然后,作者选用的证言是寿命长、操作简单等,看完这些还是一头问号,自然打动不了用户。

总结一下,精选几条生动的顾客留言,用人们真实的使用感受证明产品好。

顾客证言即能激发顾客购买欲望,又能增强顾客对产品的信任感,威力强大。

顾客证言成功的关键:挑选的证言,必须能击中顾客的核心需求。

所以作用于人身上的产品,我们都很难对效果打包票,但我们可以用顾客证言来表达。

理性的说服是后天的学习成果,而感性的诱惑是先天的本能。要打动用户,先要激发用户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