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管道疏通>

管道疏通师傅介绍(附近正规管道疏通师傅电话)

管道疏通师傅介绍(附近正规管道疏通师傅电话)

更新时间:2022-03-13 11:30:29

在秦皇岛工务段,有这样一位职工——他自掏腰包买来管道疏通机,谁家下水道堵了,只要他有空不管什么时间,一个电话随叫随到,一通忙活儿后满脸汗水满身脏污……义务修理却分文不取,接受过他帮助的人尊称他“三哥”,家人却称他为“傻子”,搭钱搭物搭工时,他仍会乐此不疲,电话接通依然是那句话“有事儿您说话!”

大家经常说“有难事儿找三哥”,那么“三哥”到底是何人呢?

“三哥”大名叫郭俊奎,是秦皇岛工务段古冶线路车间唐林路道口的一名道口工,因为在家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再加上不管是在居住的小区还是单位他都是个热心肠,所以“三哥”成了老幼妇孺的通用称呼。

“三哥,我家下水道又堵了,您有时间吗?”“不要着急,在家等着,我一会儿就到。”2020年6月3日,刚下后夜的“三哥”就接到求助电话,立即发动摩托车向求助地点赶去。

今年53岁的郭俊奎家住唐山市古冶区西新楼小区,这个小区是八十年代初建设的单位家属楼,30多年的老房子问题百出,特别是下水管道堵塞成为郭俊奎和居民们的“心腹之患”。2010年大年三十,郭俊奎刚下夜班就接到妻子的电话,说家里的下水道堵了让他赶紧回家处理。当他心急火燎地赶回家,从下水道漫上来的臭水已经覆盖室内地面足有半尺深,妻子和女儿光着脚丫满头大汗正在淘水,近80岁的老母亲坐在床上抹眼泪……

“喂,我家下水道堵了,有空来吗?”郭俊奎一连拨通了几个维修师傅的电话,但因为从事下水道疏通的都是外地人大都回老家过年了。大过年的去哪找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本地的维修师傅上门,鼓捣了将近一个多小时,堵塞的下水道终于疏通了,漫上来的臭水也逐渐降了下去。还未来得及高兴,结算维修费时那个师傅将平时百八十元的费用一下子提高到三百,还说工人们春节期间有加班费,自己的维修费也要翻倍。下水道通了,郭俊奎心里又堵了块石头。

能不能自己修?之后不久家里接连几次的下水道堵塞让他下定了决心。他花了近600元买来一台管道疏通机,开始研究着疏通下水道,从小就爱钻研而且特别执着的郭俊奎很快掌握了下水道疏通技巧,自从有了这台疏通机,家里下水道从来没有堵塞过。

“三哥”会通下水道!消息不胫而走。同楼层住户、楼上楼下甚至整个小区纷纷找上门来,“三哥”的手机号成了“管道疏通救助热线”,被人们存在手机里、记在家里的醒目位置。而每次接到求助电话,只要自己不当班,不管寒冬酷暑,不管白天夜里、不管刮风下雨,郭俊奎都是第一时间赶到。修理完毕,顾不上擦洗脸和手,就匆匆离开。受助家庭心里不忍,按照市场价格给予他维修费,但他都是坚决的拒绝,分文不取。

从接到第一个救助电话到现在,十年里郭俊奎已经记不清为多少家疏通过下水道了,但他记得仅疏通用的钢丝已经用了9捆,疏通机也是焊焊补补。为了不给受助者家庭带来任何一丝的麻烦,郭俊奎还学着其他行业上门服务者,买了鞋套,努力把每一次的义务修理当作一次完美的热心服务。

从自己家再也不用求人疏通下水道,到他六年里风里来雨里去义务为不沾亲带故的住户服务,妻子刘会彩从佩服他到心疼他,甚至对他产生了埋怨。每次为他洗因疏通下水道而弄脏衣服都劝他:“老三,咱能不能不去修了?搭钱搭物搭时间不说,也不是个体面活儿,咱图个啥?”每当此时,郭俊奎总是憨厚地笑笑,“下水道堵了不仅给家里带来不便,脏了吧唧更堵心啊。咱啥也不图,图的就是受咱帮助的人舒心。”

2020年的大年三十11点左右,郭俊奎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一个陌生的求助电话打了进来。他赶紧拿上家具,立即赶往求助者家。求助者是80多岁的吴姓老两口,家住三楼,正忙活着年夜饭忽然下水道堵塞,臭水、粪便随即涌了上来,厨房、客厅、卧室一片狼藉。二话不说,郭俊奎立马开始疏通,不到半小时下水道就疏通开了,他又帮着老两口处理积水、清擦地板,直到干净为止。老两口眼含热泪,把二百元钱楞往他手中塞。郭俊奎婉言谢绝后说:“你们的子女不在跟前,大过年又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时期,遇到难事,我帮一把也是应该的。”

看到记者跟随郭俊奎入户采访,在小区遛弯的一帮大爷、大娘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三哥’忒仁义啊,不仅仅是义务通下水道,而且小区里哪家红白事儿他都帮忙……好人啊。”

车间党支部书记侯福利介绍,这几年车间所属的6个班组的下水道疏通的活儿都是郭俊奎义务来干,同时,紧邻的几个车间下水道堵塞了也纷纷给他打电话求助。郭俊奎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唐林路道口工长李庆江说,郭俊奎不仅工作上干得出色,而且多年来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在道口房附近开辟小菜园,不仅解决了道口工们吃菜不方便的问题,而且扮靓了道口这个社会窗口,他就是个“闲不住的人儿。”

叮铃铃,求助电话又响起来,“三哥”带上疏通家具、骑上摩托车再一次踏上了义务疏通下水道的救助之路。

(燕都融媒体记者呼延世聪 通讯员马勇、刘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