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办公设备>传真机>

传真机中发的文件在哪里(传真机文件可以用手机收吗)

传真机中发的文件在哪里(传真机文件可以用手机收吗)

更新时间:2022-02-15 22:51:39
01

你有没有发现,自从有了微信朋友圈,做事都很难专心了?

自从养成了“朋友圈先吃”的坏习惯后,我们的打卡和作息基本都以朋友圈为准了。 从起床到入睡,从蹲坑到吃饭,手机从不离身。手机就好像被一副“隐形胶水”紧紧地黏着我们的手,甩都甩不掉!

甩不掉的根源是什么呢?上瘾。

就像小时候你爱吃棒棒冰,1根不够,非要吃3根,如果不是那天的零花钱没了,你还可以吃下去。

以手机和朋友圈“准绳”的生活,让我们的圈子越来越广,朋友越来越多,精神却越来越疲惫。有的时候,明明下了班,却有种疲于应付朋友圈交际的感觉。

仔细想想,朋友圈的这些“点赞之交”大都属于“无效社交”:

扔掉手机,断开网络,还有几个朋友会记得你,会在你消失的一周之内,给你打来一通关切的电话?

曾经有求于你的朋友、同事或家长可能因为你换了个工作就把你拉黑了,而只想让你从她那里买点什么的微商或代购,也可能你半年内没有跟她咨询过产品,而把你删除了。比你厉害的大咖可能因为看了你一条言辞激烈、观点偏颇的朋友圈而屏蔽你,从此只发他的广告,毕竟大咖都很忙,圈层都很高,不会给你第二次在朋友圈骚扰他的机会。 如果不做一次“清粉”检测,可能你自己也还蒙在鼓里。

你看这个冷酷的世界,刨除职业啊、专长啊、潜在客户啊这些外在因素,还会来关心你的人,屈指可数。

打个电话就能约出来吃烧烤喝啤酒的人,能借你两千块钱度过难关的人,无论你做什么行业都默默支持你的人……还有那种约你出来只为聊聊天气,甚至还要“手贱”从你这里顺走几本书、几包零食的人,才值得你付出时间和真心。

其他的那些人,场面上过得去就行,没必要一丁点鸡毛蒜皮小事情,你都发个朋友圈找点“存在感”,就算找到了又如何呢?

如果自身没有进步,你能感动的始终只是这一小拨人罢了。

02

美国加州大学的神经学教授拉里 罗斯(Larry Rosen)认为:由于对手机等智能设备的高频次使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日益表现出一种混合了强迫症、自恋症、多动症、社恐症、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自我凌乱(iDisorder)病症。

根据18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美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为77%,中国为66%,略逊色于美国。不过我们能够观察到,这种“病态”的凌乱,在我们的生活中愈发普遍了。

为了避免这些“病症”的产生,有些聪明人选择了远离“社交网络”,从真实的生活中汲取心灵和情感的滋养。

“只要翻一翻朋友圈,我就好像全世界走了一遭!也用不着费时费力了, 我觉得挺好~”

今天,有个朋友圈半年可见,别人却只能看到一条转发文章的男性朋友,如此回答了我“中秋节如何度过”的疑问。

中秋佳节,他没有任何外出度假的打算,只是准备那天晚上陪父母到公园赏赏月,边散步边拉着他们的手,搂着他们的肩,听听平时没耐心听的家长里短“车轱辘话”。

他觉得,这不管是对于他自己或是父母,都是最好的放松方式。

“家门口也挺好,到时候记得发点花好月圆的景色,还有中秋大餐和月饼什么的,也让我欣赏欣赏。”我接茬道。“手机又没有30倍变焦,拍出来的月亮不如肉眼见到的好看,可能也没有朋友圈其他摄影师的好看,还会打断我陪伴父母的时间,不如不拍。”

看到这些话,我不准备再说什么了,我瞬间明白他就是传说中那种……不靠他人评价活着的人

自由随性、真实肆意,也很少被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或粗暴片面的社交言论所绑架,这是多少“社畜”和“朋友圈上瘾者”的终极愿望啊!

他这样的人,就像只能用传真机联系到的信乐团主唱信,也像微信好友始终严控在100个以下,并喜欢随时拉黑别人的新裤子乐队主唱彭磊,他们都是淡然而真实的人。

这年代,他们那样的人,就像钻石一般珍贵。

他们的生活方式,也让我思考,也许适当地“戒断网络”才是我们这个信息过载、虚拟社交成瘾的时代,获取幸福最靠谱的方式。

03

发朋友圈求“存在感”这种事,只对即将相互消费的群体有效,而对于专注成长,认清了只有弱者才拼命寻求“认同感”的蛰伏者来说,实在是可有可无。

每次拿起手机发一条朋友圈,就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期待好友、同事、男(女)神的点赞和评论,在这些“形式”大于内容的Social(社交)中,不小心10分钟过去了,30分钟又过去了……一个晚上过去了。

你又离死神近了4个小时,不过这个世界依然没有留下你的痕迹。

如果你真的理解了“强者逻辑”,就会明白:与其在这样惴惴不安的心情中消磨一个晚上,还不如沉下心来,潜心研究一些能实打实地助力自己未来发展的职业技能或者“斜杠技能”上。

朋友圈的“逢场作戏”、“虚情假意”,并不比职场和平常生活中的少。

于是在众人面前扮演“岁月静好”和“力争上游”状,就成了每个“圈内人”的自我修养。只是“面具”戴久了,任谁都会觉得疲惫,行为也会随之变形。“粉饰美好”的行为,不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反而会使我们的心灵蒙尘,压力倍增。

毕竟现在的朋友圈,并不像刚开始那样,可以容得下你的感伤和忧愁了。

每当情人节、七夕、国庆、春节等假期来临,朋友圈俨然变成了“名利圈”,处处都是炫耀我老公(男朋友)多有钱、我父母多有钱、我多有钱的“炫富秀场”。 在“朋友圈谁更有钱&有闲大赛”中,欧美日韩游、豪华酒店套房、西式甜点下午茶、神秘男友(备胎)的礼物、塑料同事闺蜜的KTV聚会,闪闪发光的精修靓照,彰显B格的定位,无疑成了北上广深的小资和白富美们彰显“生活格调”的武器。

与很多喜欢白天晒吃喝、美景、旅游的白富美不同,晚上的朋友圈才是属于苦苦挣扎的搬砖狗的,特别到了深夜,当代青年的百态才像雨后蘑菇一般在朋友圈里冒出头来。

有的人在加班时发一条正能量的摆拍图,在第二天依然理直气壮地“所有人可见”。有的人在约会中发几张和男友的自拍照,在发送前就小心地屏蔽了“亲人和同事”。有的人在睡觉前发一条矫情至极的小美文,在醒来后满腹不甘地划为“仅自己可见”。有的人在醉酒后发几条模糊不清的小视频,在醒来后追悔不已地选择了“彻底删除”。

朋友圈的百态,其实就是人性的百态。

为了保持与世界和朋友的连通,为了在深夜里释放我们压抑已久的情绪,也许我们不该完全抵制朋友圈的互动,但也不应将我们的全部宝贵生活都寄望于它的身上。

每一个你浪费的今天,都是你曾无比期待的明天。

不要让朋友圈的社交,占用你太多自我成长的时间,更不要让这种隐没的“发声”,成为你生活中与他人唯一的交流方式。

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千万不要成为一座“圈地自嗨”的孤岛。

04

其实,无论是手机解锁“成瘾”,分分钟都忍不住关注点赞、评论的毛病,还是某音某手成瘾,一下班就完全失去“控制力”,在无尽的信息流中轻松耗掉数个小时的行为,都是《上瘾》一书中典型的“成瘾”症状。

我们知道,在药物、赌博、色情、毒品的成瘾习惯中,“心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这本书里,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设计者,就是运用了四大上瘾阶段(触发、动机、多变的酬赏、投入),像训犬师一样利用“即时酬赏”巩固“行为回路”的办法,让用户逐步失去自控力,养成使用习惯,最终成为某种互联网产品的深度、高频消费者的。

听起来似乎很恐怖,但我们作为用户和消费者,也因此有了学习这本书的强烈动机——

如果想在信息时代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被产品经理熟知的心理模式所操控,就十分有必要先了解别人是如何操控我们的。

首先介绍这个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实验之一:斯金纳的电箱子,这个在箱子里电击小鼠的实验,可以跟巴普洛夫的狗、薛定谔的猫相提并论,在科学界非常著名。

他在小鼠的脑部“伏隔核”里安装电极,每次触碰拉杆都会电击这个部位,产生快感,后来,他又设置了不是每次杠杆都会产生电击,不产生电击时,有时会掉下小鼠饲料,有时则什么都没有。

实验结果:

小鼠会忍受不吃不喝的煎熬和电击的疼痛,发狂似地按动这个按钮。因为小鼠被电击的这个部分,会引发“多巴胺”的分泌,产生的快感胜过了它的口腹之欲。我们常听说有些人“不吃不喝”,顶着黑眼圈也要去赌博,就是因为这种“不确定的酬赏”给人的精神造成的巨大刺激。

书中的实验中测到,赌徒在期待获得奖赏期间和实际得到奖赏之后,大脑获得的兴奋感觉是不同的,前者的多巴胺分泌量更大,脑神经受到刺激而亮起的区域更广。

所以说,人们在期待得到一件事物期间,总是比得到后感觉更幸福。

也可以类比一下:爱情最美丽的时候,莫过于还没在一起前那段暧昧的时光。

最近巨妖发现,很多心理学理论,在使用爱情的例子进行“类比”时,会让他人更容易理解。因为心理学多是关于“人际关系”的,而人际关系最强烈、最有表现力的,就是爱情这种两性关系。

实验者斯金纳,先后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和哈佛大学,是美国著名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通过这个实验,他得出的结论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对于塑造人或动物的“新行为”十分有效,特别适合运用在认知和学习上。不过在现代商业社会里,这一实验结果还是更多地被运用在商业推广和训练用户习惯上了。

05

从1938年打造出这个箱子开始,斯金纳不仅在小鼠,还在猫、鸽子,甚至自己不到2岁的女儿身上重复了这个实验,产生的结果完全一致!

1953年,两位蒙特利尔大学的科学家詹姆斯·奥尔兹(James Olds)和彼得·米尔纳(Peter Milner)也做了类似的实验。

他们给可怜的小白鼠2个选择,结果小白鼠宁愿放弃100%确定能得到食物的杠杆,也要去辛苦地按动那个也许只有3%的可能,才发生一次电击的杠杆!

怎么样……看到这里,脑海里是不是会想起一些痴男怨女们为了等心上人一条短信而熬夜盯着手机,所遭受到的精神煎熬?所谓的“间歇性强化”是最容易调教出“斯德哥尔摩”式受虐狂的方法。

为了测试小白鼠为了获得“奖赏”而愿意承受折磨的程度,两位科学家将受到电击的权利完全交给了它。只是它不能通过连续按动同一个控制杆,以受到连续的电击“奖赏”,它需要两头跑动才能维持这种“快感”。

猜猜它最后怎样了?——

小白鼠就这样两端来回跑,直到最后它的四肢烧焦,完全不能移动,才奄奄一息地停了下来。 多么残忍的一幕,让我们在谴责动物实验的同时,好好检视我们的许多沉迷和上瘾行为,是不是跟可怜的小白鼠如出一辙?

因为“爽”而上瘾,因为“期待”所以煎熬,因为“女(男)神”的一句玩笑而劳心费力地东奔西走,甚至放弃了自己成长的机会,这真的值得吗?

像小白鼠一样摒弃理性,纯粹让动物般的“本能”驱使我们的行为,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哪?我们作为智慧生物的尊严何在?

其实,恋爱和生活,不必非要像工作那样,事事都有反馈,件件都有着落,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我们才能容许自己产生“满足感”。

虽然我们的天性总是期待看到完满的“闭环”,可那是一种“非理性”的产物,强迫症患者一定明白。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抵御“蔡加尼克效应”施加于我们的巨大效用,让理性掌舵:

一段关系,经过我们的努力还是毫无回应、乏善可陈,不如就让它放在那里,反正也不会发霉;下一次,除非对方朝我们释放了明确的“积极信号”,我们再考虑是否继续跟进,这才是正确的博弈方式。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句古话告诉我们:有来有往,才叫做“人际交往”。

而那些从不回你信息的人,不值得你体谅;那些对你的善意保持冷漠的人,就是在对你施加暴力;请不要过度关注那些没有回应的人和事,也不要无底线地容忍对方的“非礼”行为。

06

也许聪明的你已经看出来了,本文重点讲解的其实是“上瘾模型”中的第三阶段——“多变的酬赏”,它还可以细分为“社交酬赏”、“猎物酬赏”和“自我酬赏”3个大类。

那么, “多变的酬赏”究竟是如何引诱我们成瘾的呢?

● 首先,所谓“社交酬赏”:就是人们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而(期待)在平台或产品上获得的人际关系的奖赏。

朋友圈的“人来疯”,就是社交酬赏带给人的激励作用;在很多专业平台上,大神们只是为了小白们的一句“牛叉”,就不遗余力地分享许多知识、经验和建议,评论和转发越多,大神们的分享激情往往越澎湃。 没有一个演说家愿意在反应平淡的地方进行分享,任何一个歌手、相声演员都希望台下有无尽的鲜花、掌声和喝彩声,所以网络社区的设计者,也希望打造一个所有人能够自由交流,甚至不时引发大范围争议的平台,纵观现今的互联网生态:互动越频繁、越开放的平台,生命力才越强。

● 其次,“猎物酬赏”:指的是人们在难以穷尽的信息流中,想要获得更优质、具体的资源或信息的奖赏。

人类自古以来就养成了在无尽的原野、森林或大山中搜寻猎物的习惯,因为出来打一次猎很不容易,有时候需要十天半个月,而寄予了族人厚望的“冲锋狩猎小组”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自然不能空手而归。于是打了10只野兔不算什么,摘了10筐浆果也不算什么,为了回到部落的领地能受到众人的羡慕和崇拜,必须要不断地搜寻,要是能成功找到并猎杀3头鹿,2只野猪,甚至1只野狼或棕熊,才算是这个部落的“英雄”,才能被众人簇拥着“凯旋而归”。

● 最后,“自我酬赏”:指的是人们从产品中体验到的操控感、成就感和终结感。

部落人类的“猎杀游戏”,其实就是现代“电子游戏”的雏形,在电子游戏里,通过克服一个个难关而掉落的装备、金币,获得的经验值和随之而来的特权,完全模拟了部落战争中的权力争夺,沉迷其中的玩家,也能在每一次的欢呼、振臂中,体验那失落已久的对于野性和个人实力的肯定。

猎物追不到,继续追;关卡打不过,继续打。

大多数人在工作的时候才没有这种韧性,只有在打游戏的时候,他们才会“越挫越勇”。电子游戏和社交APP中的签到有礼、好友排名和其他奖赏机制,就是通过如此简单的逻辑挑战你的“征服欲”的。

其实,“多变的酬赏”这个百试不爽的“上瘾利器”还可以迁徙运用在职场、恋爱、家庭等其他领域。

因为期待“不同的酬赏”,所以我们会像小白鼠一样,即使已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也会怀着本能的、动物性的对于多巴胺的渴求,不停地踩到脚踏板上,永远期待着“下一颗巧克力”的诱人味道,至死方休。

另外,“上瘾”的第四步“投入”也告诉我们,我们对一件事的投入越大,我们就越容易离不开它。这跟经济学的“沉没成本”是相通的:

我们越是绞尽脑汁想要得到一个东西、一个人,他(它)在我们潜意识里占据的比重就会越大,同时也会不断说服“显意识”,用一些看似理性的理由强迫自己不要放弃这个东西(人)。 也许我们本没有多爱一个人,却因为在他(她)身上注入了太多心血和时间,变得难以抽身,最后落得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多巴胺”这个神奇的化学物质,是人和动物快感的源泉,也是一切成瘾行为的前提。

它会在我们抽烟、喝酒、运动,恋爱时被大脑释放出来,让我们飘飘欲仙,并想要重复上述行为,以期获得更大剂量、更长时间的多巴胺刺激。

如果我们总是依赖于采用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来刺激多巴胺的产生,而不用人类的理性来克制自己的动物本能,对某些目标采取“延迟满足”的策略,我们将永远受制于“酬赏”的提供者——

在抽烟、酗酒、王者、吃鸡、情感骗子、药物成瘾的操控中永无翻身之日。

总而言之,为了保持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平和,我们需要对所有“即时满足”的东西保持高度警戒,而通过健身、冥想、面对面交流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获取适量的多巴胺分泌,保持我们正常的、愉悦的情绪水平。

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社交方式构筑起来的高自尊水平,能让我们的大脑能反过来对负面情绪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产生一定的“抵抗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稳步驶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也许你可以从这个中秋假期开始,逐步调整自己对于朋友圈等社交媒体的态度,适当抽离的同时,用多出来的时间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也许这些“好习惯”并不总是立刻见效的,在达成目标之前,我们有许多的“难关”需要克服,就像你我曾经沉溺的游戏一样。

但只要你已决心开始改变,从那个软弱无力的自己蜕变成一个拥有强力意志的人,你这场夺回人生“掌控权”的战争已经吹响了号角——

那么,祝你成功!

那么努力的你,一定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