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办公设备>考勤机>

指纹考勤机系统软件下载(中控科技指纹考勤机软件下载)

指纹考勤机系统软件下载(中控科技指纹考勤机软件下载)

更新时间:2021-12-10 20:30:09

目前做人脸核验的厂家有很多,但是网络上关于它的产品设计分析却很少,所以本文将结合笔者的行业认知与积累,和我们一起分享人证核验设备软件产品的相关知识。

我涉及的行业是安防行业,细化的领域是做身份证阅读器的这一块的,网上能看到针对该产品设计的软件内容是比较少的,今天想先简单谈一下在这个行业中的设备软件以及我的一些思考和工作。

01 竞品不易调研

现在人证核验的厂家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就像是雨后春笋一般,各家的功能也就大同小异,但是,却很难在网上找到相应的一些竞品内容,原因是,产品是偏向于B端的,我们做的产品就比较偏向于软硬件结合的。所谓的竞品调研,就是买些竞品的硬件产品回来研究(软件一般是搭载在里面的),但这样做无非于两个后果:

  • 一是,成本太高,硬件设备几千到上万不等,而且不同厂家公司有多种不同的设备型号,很难全部能研究下来。
  • 二是,现在对于硬件设备的授权都做了严格的把控,对方非常容易就获取到你的信息,当然也有可能了解到你的目的,想获得更多的信息就不是太容易了。

最常见的获取途径的方式:官网查看资料;联系客户(商务)进行咨询。

比较大的公司会将不同的产品资料文档放在官网上让客户自行下载,如海康官网,有集中的下载中心供用户下载对应的设备的产品资料、使用说明(比较详细)等,部分也有固件安装包或软件。

当然也有很多公司,一般在官网上展示的只有产品外型、参数、具体功能。但如果具体到界面、交互、信息结构、产品逻辑这些就不能轻易获取到了。

第2种方式是联系对应不同地区的商务要资料。

但是在联系之前客服会先将咨询人的单位、联系方式等了解清楚后,再分配对应的商务接待。

但是对于软硬件一体的厂家来说,他们手里的资料也是更倾向于硬件产品参数,拿到的资料往往是没有特别的有价值性,只能大概的知道有哪些功能、哪些技术点等,这是B端产品和C端产品不同的地方之一。

还有一种方式是,展会。

前两年的热点趋势大都围绕5G,AI智能(人脸识别)、大数据等方面应用,这些应用结合到安防行业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身份证号的可追溯、视频AI人脸的大数据比对分析、社区安全可疑人员的拦截等,都是安防行业通过结合生物识别技术落地应用非常成功的实例。企业们也会纷纷在这些相应展会展出自家的产品,现场可以操作,可以咨询,可以实测,这确实是研究竞品的很好的一种方式。

但是有一点,很多展会上展示的不一定就是真实存在或已经在售的产品,非常有可能展示的是一种概念、一种解决方案以及一个演示的demo。如果有需求真正对接的时候,是可能基于基础版本上延伸出来的产品,一切都是以项目型需求为主,所以这需要深入询问或了解,才能更好把握竞品信息。

02 产品定位于应用场景

C端产品几乎都有自己明确的产品定位、使用范围或目标人群,不管是在红海中厮杀还是在蓝海中探索,都会有自己初期的摸索方式。但是B端产品更多的是跟着客户需求(项目)在走,跟着应用场景在走。

如人证核验设备产品,我可以把它用在社区、政府、景区、监狱等,它的核心是验证个人身份的真实性(通过读取实体居民身份证二代证和证件照片进行比对,实现人证合一),围绕这个身份的真实性,可以衍生出很多的应用场景,如,访客预约,它面向的对象可以是外来访客登记和内部员工考勤。如,会议签到,使用场景是在不同大中型会议中进行签到的与会人员,还有学校、社区等等。

但如果仅把它的核心(身份认证)作为定位,那么这个定位就会显得太泛了,它更倾向于作为前端采集的一个入口,获取个人身份信息及真实性(比对结果)。

真正的定位中,标准产品可以面向的是中小型企业或简单的应用场景,如果是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如项目型产品一般是基于标准产品之上进行改造和升级的产品,虽然核心功能不变,但是会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进行调整。

例如面向酒店核验业务,单设备核验有限制,我们经常使用的是将数据推送到第三方酒店管理平台中去,前端只做核验采集和人脸比对。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是面向酒店推出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我们首先需要对软件界面进行重新设计,标准产品是使用在普通场景中的。到了酒店应用,就需要更改界面风格,使整个产品更加贴合酒店核验的专业。

其次,考虑到如果客人忘记携带身份证,那么,我们可以在基础功能上嵌入我们其他平台的功能,增加无证核验模式,通过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的实人两项或者网证扫码功能代替线下实体身份证的临时使用,另外还有巡检上报公安后台等硬性要求等功能。

另外,基于设备软硬件一体化功能,还需要考虑是否可以在设备上增加自助取号、退房、预约等一系列功能,都是可以在产品专项定制时思考并加入的。

不同的酒店的有不同的具体需求,连锁酒店可能会有自己统一的后台,大可不必搞如此多的功能。一些初建的民宿、旅馆等,简单的场景和入住设计就可以满足酒店管理业务,还有一种是政府安排的,达到标的要求的,必须要求各个酒店按规定实行的特殊场景。

所以身份证核验不仅仅只做前端,目前很多有资源的厂家逐步的在摸索后向一体化功能和探求资源的整合解决方案了。

03 SDK集成如何商业变现

对于我们的核验软件来说,其实也是不同的SDK集成到我们的软件中进行调用不同的算法,但其实SDK也会单独出售,提供给第三方集成,他们嵌入自己软件中,可以外接我们的模块,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做法。

当然,SDK有限制的:

(1)硬件必须使用指定硬件模块。很多SDK是不收费的,所有软件开发的成本均摊在了硬件产品上。

(2)例如人脸算法SDK或OCR算法,会通过授权的方式进行限制,通过购买许可才能使用的,这种就是授权变现,授权模式包括在线授权也有离线授权,会根据不同用户要求提供许可。

还有一种是,我们可以做好集成的产品,如人脸比对服务器,开放第三方API接口由客户自行接入,这时候卖的是服务器,这和第1种模式有些类似,但又加入了第2种模式许可授权,但其实购买了集成产品后,所有的许可授权都是出厂自配好的。

B端产品面向更多的是企业,不是最终用户,而第三方企业有开发能力的也很多,往往他们需要购买我们的算法SDK进行二次集成,不会自行开发,除了技术上的核心内容外,单独开发的时间成本和稳定风险成本都比较高,如果满足了基本需求,二次集成会更快速、便捷和减少成本。

(这边有可能走进误区,会以为出售了自家的核心算法,岂不是没有优势了。但其实很多企业都是会免费出售SDK给用户进行集成的,就像微信提供的平台开放各个小程序,小程序谁来实现,不需要管,但是是通过我的平台进行服务的,我可能就其他的地方就获得了收益)

04 核验软件产品设计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现在核验设备产品随处可见,从工地实名制、景区实名制到现在的疫情防疫实名制,我们都可以看到他的基本要求:人证合一。除去硬件功能和参数要求不说,设备APP如果在设计上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也是对产品经理的一种思考。

安防行业,已经逐渐的从传统的行业慢慢向新科技、互联网式体验靠近。越来越多的厂家会将产品外观设计的更加的轻巧,符合人体工艺结构(操作),其中有好几家也曾获得过德国的红点奖等,我们随之看见的不再是动车站生硬的机器、笨重的一体机和触摸失灵的屏幕。

如果说硬件设备是载体,那么,软件产品就是它的灵魂。

在设计身份证核验软件产品时,功能实现肯定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对于标配的功能(人证核验、指纹考勤、近红外或可见光人脸比对、韦根门禁等),就需要调用系统的闪光灯、指纹模块、身份证模块、算法等,功能OK才能继续对产品进行下一步设计。

不同于移动端的产品,此软件是装到特定的设备中的,所以需要开发者对不同的设备类型进行适配,也就要求了UI设计者要给出不同尺寸的切图。

其次,对于原型交互设计中,对交互的功能其实要求并不高,不需要搞个中继器增删改查数据,但是要讲每个功能的逻辑和需求罗列清楚。核验产品功能的不断丰富,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人证核验,混合的生物识别技术和多种签到模式,流程之间是否独立或关联,后台上传下发等数据及并发量的考虑,都是需要基于客户需求中逐渐挖掘和个人经验中做出判断。

假如,我们获取到了一张身份证信息,我们是否需要将他的信息内容全部显示出来,我们通过这些信息要给予出什么样的判断或审核。

信息的显示也是可以根据具体场景,如果标准产品,日常可以给客户演示的,那么我们可以将全部内容显示出来再通过判断有效期判定是不是已过期,如应用在网吧,未满18周岁的便可以进行拦截。如果已经列入了黑名单,可以实现预警功能。这些等等,在设定场景和标准应用时,需要更加详细的将其列举出来,然后针对特定的某一场景将必要的逻辑进行筛选。

这便是软硬件产品结合时,软件产品经理需要考虑的东西。

现有模式下,硬件作为一种承载体,出货量不断的在增加,原因是在对个人身份真实性核验的的场景在逐步的扩大,更多的企业和社区都注意到了安保的重要性。但硬件设备在实际中扮演的角色逐渐减少,出现的是面向整体解决方案、面向物联网IOT的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家出现和技术的共享,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如果都把软件成本摊到硬件上,加上硬件自身的仓储成本,利润有可能会减少。

目前,搭建云服务算是一种新的形势,通过云管理和智能场景化,把握住核心客户,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靠平台和服务收费的盈利模式才更具有前景,对于传统安防行业的厂家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任重道远。

本文由 @漂浮柠檬核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