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内常有少量的酵母菌,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时便会迅速生长繁殖,分解蜂蜜中的一部分糖分,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这种现象称之为蜂蜜的发酵。室温在10摄氏度以下时蜂蜜不易发酵,但在较高的温度下会加速蜂蜜的发酵,当气温在14-20摄氏度时蜂蜜最易发酵。而气温在4摄氏度以下,30摄氏度以上时蜂蜜则不易发酵。
发酵的蜂蜜在液体表面产生许多泡沫,甚至可溢出容器。发酵后的蜂蜜甜味变酸,品质遭到破坏,营养价值降低。含水量在20%以上的不成熟蜂蜜,容易发酵变质。另外,蜂蜜中的果糖吸湿性很强,空气湿度超过60%时,蜂蜜的含水量也会增加。因此,我们在储存蜂蜜时,适宜的保存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用封闭的容器,且置于干燥阴凉处保存,防止发酵变质。
蜂蜜本身是不会发酵的。
这是因为蜂蜜中含有非常少量的水分,通常在17-18%左右,而发酵需要较高的水分含量。
如果蜂蜜中的水分比较高,当接触到空气中的自然酵母或其他有机物时,蜂蜜可能开始发酵。
这种情况下,蜂蜜中的天然酵母会分解蜂蜜中的糖分成酒精与二氧化碳。
但要注意,蜂蜜的发酵过程非常缓慢,且最终品质可能不如其他酿酒所用原料(如葡萄、大米)制作的发酵产品。
如果你是想了解关于酿造蜂蜜酒的过程,可以延伸酿造蜂蜜酒是将蜂蜜与水混合,添加酵母,进行发酵过程。
发酵过程中,酵母会将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通常会让酿造时间较长,以使得蜂蜜酒的风味更加浓郁。